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文化构造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文化构造研究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在世界造园史上有极其重要的
地位,它起源于商周,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在明清两代更是达到了历史的
顶峰。本文通过考证,谈论了中国古代园林在设计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和文化理念。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文化内涵
1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与传统文化
1.1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它体现了人文思想与生态自然的
结合和统一,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
前11世纪的商、周时期已出现“囿”,且出现有关于观赏植物的文字记载。在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沧桑后,中国古典园林终于形成一个成熟的、独立的体系,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主张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崇尚自然美、讲求意境、追求创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使其
名噪中外。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情趣是其他西方古典园林不能比拟的,尤其是在当代的审美情趣逐
渐在园林的景观美中进行渗透,使得植物景观的美的境界变得主观性和随意性很强。虽然不
同的时代对植物的情感和意境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人,都希望从古典园林植物
景观中获得审美和愉悦,这是相同的追求。经过长期的沉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拥有了深厚
的文化始源,能够在审美情趣和直觉体验中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无论是郁郁葱葱,还是繁花似锦、生机盎然,都不足以完全表达园林景观的观赏主题。
这是由于植物景观本身的风景资源已经成为园林体系的一部分,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的美[1]。
1.2 传统文化
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虽三家学说在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借鉴、融合,但他们各自的文化特征又非常明确。中国古典园林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深厚
积淀,其在各方面,如植物配置、布局和审美上一定程度的反映了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园林基本分为三大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不同的园林建筑类型,
其建筑特征和配置的植物也不同。
1.2.1 皇家园林
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三纲”说讲长幼尊卑、讲群臣纲领,它所表现出的等级秩序论深深的
影响着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它也影响着当时手握大权的帝王家。皇家园林所表现的乃是一
种至高无上的尊贵与神圣不可侵犯。其布局注重仪典,建筑雄伟、磅礴,无不显示庄重气质,而其植物景观配置就多用常绿的高大树种,对称种植。如松柏,体态高大挺拔且四季常青,
足匹配皇家气势。
1.2.2 私家园林
《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崇尚自然,,强调天地之美,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虚静之心,俗说“儒在钟鼎,道在山林”正是如此。文人雅士
们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更是将私家园打造为自我修习与升华的仙境,所以私家园林往往充满
闲情逸致、淡素脱俗。在植物配置上以自然式栽植为主,形成一种刚柔并济的风格,多以绿
竹配其白墙灰瓦,以兰衬其木质亭台,体现江南园林的清高风雅。
1.2.3 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指的是寺庙、道观等的配套园林。寺观园林区别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它是
宗教发展的产物,服务于宗教。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对神秘虚空产生的敬畏和崇拜。
寺观园林与信仰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道、儒、佛三家文化都注重自然和
人为的统一,只是方式不同。道家文化追求逍遥神游,儒家文化追求道德感应,佛家文化追
求净根顿悟。因此,四周院墙、中轴对称、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建筑组群及其审美观赏,
更多地与儒家文化联系在一起,在园林风格上,主要体现为皇家园林与文人园林。而风景名
胜追求自然天成及其审美欣赏,更多的与道教文化联系在一起,在园林风格上体现于道教园
林与自然园林。建筑组群显然与儒家文化相联系,园林部分恰好与道教文化相联系。
从寺观园林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寺观园林同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相比较,有一些特点:①寺观园林是面向广大的香客、游人,除了传播宗教以外,带有公共游览性质。②一些著
名寺观的大型园林往往历经若干世纪的持续开发,扩充规模,美化景观,积累着宗教古迹,
题刻下历代的吟颂、品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织,使寺观园林包含着历史和文化的价值。③在选址上,则可以散布在广阔的区域,往往位于郊野或名山之中,给寺观园林提供了
不同特征的构景素材和环境意蕴。寺庙总体组群一般包括宗教活动部分、生活供应部分、前
导部分和园林游览部分。位处城镇的寺观祠庙,如苏州的寒山寺、西园,成都的武侯祠等,
多是圈围在院墙内部、模仿自然的山水园。位处山林环境的寺观,如杭州的灵隐寺,乐山的
凌云寺,灌县青城山的天师洞,峨眉山的清音阁等,则突破模仿自然的山水园的格局,通过
少量景观建筑、宗教景物的穿插、点缀和游览路线的剪辑、连接,构成环绕寺院周围、贯连
寺院内外的风景园式的格局。由于寺庙多位处山林,因此这类的格局是寺观园林布局的主流。寺观质朴于奢华、细致处讲究,配以落叶类植物,更契合其禅意的体现。
2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与诗情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源于殷商时代的圃、囿、台。时间追随着园林的发展,到最后的成熟。三
千多年历史的积淀,精致,美观,和谐,同时给予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要的仅是叹为观
止的震撼。同时,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一个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虽由人作,却有宛若天成的韵味。更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曲折之水、错落之山、迂回之径、参差之石、幽奇之洞。它的确能使人足不出户还可以领略
多种风情,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
“诗情画意”可谓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讲究“情”与“景”交融。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曾
写“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此句“情”表现作息间的悠闲自得,“景”描述了东篱之菊,南
山之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远离世俗尘嚣、淡泊超脱、热爱自然的情趣。
3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与吉祥寓意
根据植物的习性、气味、名字的谐音等,从古至今它们都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寓意。“松、竹、梅”被成为岁寒三友,因各自的习性而被赋予更深的寓意;“桂、柳”等也因其名字谐音而
被世人所喜爱。
(1)松柏:《荀子》有言:“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其‘贞’矣”。所以
松柏象征着坚贞不渝。
(2)竹:古人常说“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竹挺拔秀丽,岁寒不凋
所以常以竹来象征气节。又因竹节节向上延伸,用来比喻步步高升。
(3)梅花:梅花凌寒而开,留香清新,被赋予高洁、坚强的象征意义;又因梅花包含
五瓣花瓣,被称为“梅开五福”,寓意吉祥。
(4)桂花:谐音“贵”,寓意为富贵或有贵人相助。
(5)柳树:谐音“留”,有挽留和惜别之意。
由于花木植物被赋予了各种丰富的寓意内涵,在园林景观的建造中,
下转第370页
园主便可选择富有寓意的植物品种,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表达。或取一花木,将其
名作为景观景点的名名字,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不仅能体现出
园主的思想情操,更衬托出景点的极致之美。
4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与风水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易学分支,是祖先留下的遗产瑰宝。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只有
通过合理、恰当、巧妙的配植植物,园中的山、水、建筑才有灵韵。植物作为唯一具有生命
的造园要素,其自身以及所营造的植物景观与风水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颐和园
(清漪园)亦是通过改良各个园林要素来使得该园风水独好。
4.1 园林植物景观用阴阳论的风水
“阴阳”萌发于古代先民观察天文地理的经验理知,只作为太阳日光向背的意义而出现,向日的为阳,背日的为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并非是随意安排的,而是处处体现着
一种阴阳平衡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