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12-05T11:27:31.69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作者:李巧云张俭业[导读] 中医学认为肥胖形成的原因与过食肥甘厚味以及与先天禀赋有关。

其病机无外胃强脾弱,痰湿壅盛。

李巧云张俭业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广西南宁532600)第一作者简介:李巧云,女,1980年12月出生,壮族,籍贯:广西鹿寨县。

2008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毕业后一直在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在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手段防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及低减,骨质疏松症,肥胖症、痛风等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

主持及参与多项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二陈汤加味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予穴位埋线联合二陈汤加味治疗,埋线组30例予穴位埋线治疗,针灸组30例予普通针刺治疗。

3组均配合适当饮食控制,比较3组治疗后的效果。

对治疗前后腰臀比、BMI 指数比较。

结果:3组的临床减肥疗效均显著,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

治疗组与其他两组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腰臀比、BMI 指数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

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二陈汤加味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穴位埋线及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针灸疗法;穴位埋线;二陈汤加味【中图分类号】R3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70-03笔者自2009年以来,用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来自我院门诊的患者,9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埋线组30例,针灸组30例。

其中治疗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30~42岁,平均(36.4±5.6)岁;病程3.5~6年;埋线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32~43岁,平均(37.6±4.2)岁;病程4~6.5年。

针灸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31~45岁,平均(36.2±6.2)岁;病程3~5.5年。

3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WHO制订的亚洲成年人肥胖指征:排除继发性肥胖,体质指数(BMI)在18.5~2
2.9为适宜范围,2
3.0~2
4.9为肥胖前期,BMI 2
5.0~29.9为Ⅰ°肥胖,BMI≥30.0为Ⅱ°肥胖。

腰臀比(WHR):腰臀围比值(WHR)男>1,女>0.85。

BMI=体重(kg) /身高(m2)。

1.3疗效标准:参照1987年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学术研讨会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标准。

显效:体重下降5kg以上,腰围减少6cm以上或BMI下降3个指数以上;有效:体重下降2~5kg,腰围减少2~6cm或BMI下降0.5~3个指数;无效:体重无变化或体重下降不足2kg,腰围未见减少或小于2cm者或BMI下降小于0.5个指数。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包,所有计量数值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 等级资料疗效分析用 Ridit检验。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方法联合二陈汤加味治疗。

(1)给予中药二陈汤加味治疗。

药物组成:陈皮、半夏、茯苓各15g,佩兰、白术、苍术各10g,草决明20g,葛根、黄芪各30g,炙甘草、香附、大黄(后下)各6g。

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早晚空腹服用,30天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1星期,2个疗程之后评定疗效;(2)穴位埋线:取穴: 足三里、天枢、丰隆、梁丘、阴陵泉、三阴交、关元、水分、中脘、曲池、带脉、滑肉门等。

操作方法:于所选穴位旁用龙胆紫作进针点标记,将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B40无菌可吸收外科缝线剪成1 cm长线段,浸于75%酒精中备用,患者采用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将已准备好的羊肠线放在6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的前端,后接针芯(针芯为1.5寸针灸针,前端磨平),将针快速刺入穴位深达肌层,当有针感后将针芯向前推进,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植入穴位的肌肉层,出针后,紧压针孔,查无线头外露,无出血即可。

每10天1次,30天为1疗程。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2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

取穴:同治疗组。

疗程:针刺治疗时间为每天1次,30天为1疗程,两个疗程间间隔1周,2个疗程之后评定疗效。

操作方法:按常规针刺操作,75%酒精棉球消毒后,用1.5寸毫针刺入,多以深刺为主,运用提插捻转的补泻手法,每10min行针1次。

每次治疗留针40 min后出针。

2.3埋线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及操作同治疗组。

2.4饮食控制及运动:3组患者均配合适当饮食控制及运动。

饮食偏清淡,多吃富含水分、纤维素、有助于排便的食物;减少糖类、脂肪、盐、淀粉类的摄入;不吃零食,不暴饮暴食。

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

3结果
3.1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 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1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由表2可见,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照,腰臀比、体质指数均有明显降低(P<0.05);3组指标的降幅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灸组和埋线组比校,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4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肥胖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的发生密切相关[1]。

肥胖不仅容易发生并发症,而且还导致死亡率的增加,肥胖症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2]。

由于肥胖不仅有损外貌美观,而且也不利体质的健康,所以开展减肥治疗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

据国内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常用的减肥药有中枢食欲抑制药(如西布曲明)、脂肪酶抑制药(如奥利司他)等,近期疗效好,而1年后的反弹率几近100%。

中医学认为肥胖形成的原因与过食肥甘厚味以及与先天禀赋有关。

其病机无外胃强脾弱,痰湿壅盛。

正如《素问·奇病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

”宋代杨仁斋著《仁斋直指方·火湿分治论》提出:“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

”是对肥胖人体质特点多气虚、多寒湿的最早阐述。

治疗当以健脾利湿、化痰和中、升清降浊为大法。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主治痰湿之证。

本研究将此方加味后用于治疗痰湿壅盛的肥胖症,取得满意疗效。

方中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共为君药。

茯苓、苍术、佩兰健脾祛湿,助半夏、陈皮祛痰湿。

香附行气解郁,使气畅痰消;用葛根升脾阳、助脾运,生津止渴,又可减少痰湿的生成;草决明可化湿浊,清肝明目,现代研究,其有降血脂的作用[3],共为臣药。

方中用黄芪、白术,取其升发之性可助脾胃之升清降浊,如明末清初傅青主之遗著《石室秘录》有“肥治法论”,认为“肥人乃痰,乃气虚也。

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

…盖火能生土,而土自生也,气足则痰自消,不治痰正所以治痰也。

”二者共为佐使之药;大黄与诸药同煎一取其活血利水作用,二取其通便使水湿之邪从大便而出,现代研究也证明,大黄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及促进胃肠蠕动功能[4]。

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诸药相伍相协共奏健脾益气,化湿除痰之功。

大量临床观察发现针刺及穴位埋线减肥无任何副作用,减肥过程中人体健康和精力旺盛,且反弹率极低;同时能兼治伴随肥胖出现的一些疾病,如痤疮、疲劳综合征、便秘、月经失调(月经周期过长、月经量过少或闭经)、性功能减退(女性性冷淡,男性阳萎、早泄)、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

临床证实,我国传统医学针灸对肥胖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既安全又方便、适用[5],针灸治疗可以疏通经络,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减少食量;抑制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能量代谢,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脂分解。

穴位埋线减肥是一种具有综合效应的穴位刺激疗法,它利用蛋白线在体内长期刺激腧穴的功能,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而肠线在体内特殊的留针和埋针效应,又可起到长期续效作用。

其配穴还可以形成一种远近、上下、前后、左右的相互呼应的阵势,以达到“通其精脉,调其气血”的目的,起到疏通经络、使内脏功能趋于平衡,体内余浊消散、体重减轻,体质指数及体脂百分率测定下降的作用[6]。

根据肥胖症患者“胃强脾弱,痰湿壅盛”的病理机制,针灸及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以脾胃经、大肠经的穴位为主,通过健脾和胃、化痰利湿、通腑泻热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另外,肥胖症往往表现为腹部脂肪瘀积,腰围增粗,故在腹部选取关元、水分、中脘等任脉穴位,利湿化瘀降浊力宏效捷,对缩小腹围有直接作用。

本研究穴取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足三里、天枢、丰隆、梁丘、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具有较强的补益脾胃、助运消滞功效;天枢为大肠的募穴,具有健脾和胃、化痰利湿、通调肠胃、疏导阳阴经气之功;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起着沟通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作用,具有通腑化痰浊的功能;天枢、足三里等引胃经之气上达于脾,行枢纽之升降作用,配以丰隆使热者清之,湿者利之,滞者通之,清中有化、虚实皆宜;梁丘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具有良好的抑制胃肠蠕动和胃酸分泌作用;阴陵泉为脾之下合穴,能健脾利水、抗衰老,治脾虚湿盛肥胖;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利湿、调肝益肾的功能,曲池为大肠合穴,可抑制食欲亢进,燃烧和消除脂肪;关元、水分、中脘均属任脉,分别位于脐上和脐下,关元为小肠的募穴,具有调理下焦、助气化而利水湿的用,配以任脉水分以分清泌浊,温运水湿,正如《针灸聚英》所云“水分,至是而泌别清浊”;中脘为胃之募穴,能调脾胃,抑制食欲亢进,燃烧脂肪,消除脂肪;诸穴合用共奏健脾利湿、化痰和中、升清降浊之功,从而达到减肥强身的目的。

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食欲下降、食量减少,代谢增强(如小便、大便次数增多),得到减肥效果,且精力及体力皆可维持较好的状态。

本研究表明3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后各项肥胖指标(腰臀比、体质指数) 均有明显改善,说明3种治疗方案对单纯性肥胖均有满意的
疗效,其中又以穴位埋线加中药内服法疗效最优。

参考文献
[1]杨年红,周韫珍,毛丽梅,等.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血糖及血脂变化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186. [2]傅祖植. 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新医学,2003,9(35):9.
[3]张雪红.加减二陈汤治疗Ⅱ糖尿病32例.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9.
[4]康小明.茯神补虚汤合单行鬼箭汤加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66例.陕西中医,2007,28(10):1336-1337. [5]旷秋和.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00例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4):24-25. [6]杨福霞.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2005,4(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