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 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一
8.《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
考点分布
1.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2.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
3.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4.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5.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6.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7.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8.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堂练习
1.(考点:准确识记常见的词语读音。

难度:容易)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相当(dānɡ) 云霄(xiāo)苛(kē)刻朝阳辉(huī)映
B.透露(lù)烈焰(yàn)诞(dàn)生扭转乾坤(kūn)
C.尘(chén)封泄露(lù)横亘(ɡèn)飞船着(zháo)陆
D.借鉴(jiàn)酝酿(niàng)翌(yì)年耸(sǒnɡ)入云天
答案:C
解析:“着”应读“zhuó”。

2.(考点:准确识记常见汉字书写。

难度:一般)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运载摘星揽月橘红四战四捷
B.沉闷拨地而起竖立直刺九宵
C.震动惊天动地跨进大漠深处
D.落伍举国关注响彻发源地
答案:B
解析:“拨”应为“拔”,“宵”应为“霄”。

3.(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难度:容易)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论证,多次讨论,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B.仅仅一年零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C.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在短短7年时间,通过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

D.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答案:B
解析:A.逻辑顺序不对,应为“多次讨论,反复论证”; C.缺少主语,应为“中国航天人通过努力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D.缺少必要的指代,应在“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前加上“这”。

4.(考点: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语。

难度:容易)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_____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②飞天路上的_________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③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_________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④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_________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A.振动重重制定竖立
B.震动重重制定竖立
C.震动重重制订竖立
D.震动重重制定树立
答案:B
解析: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

震动,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如“消息震动全国”。

重重:突出程度重种种:突出种类多。

制订:创制拟订。

制定:创制拟订的工作完成,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树立: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

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

5.(考点:理解成语含义。

难度:容易)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VR体验馆内的电子墙上,刚刚还是太空邀游的壮阔画面,转眼变成了深潜海底的美丽图景,令参观者目不暇接。

②针对不同形式的补习班乱收费的怪象,市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强调,务必维护学生的利益,对无资质的培训机构坚决予以取缔。

③针对目无全牛式的碎片化阅读现象,新课标倡导整本书阅读,鼓励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④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11日在海南召开,各国记者严阵以待,他们积极报名参会,向外界传递中国声音。

⑤曾经甚嚣尘上的“中国崩溃论”早沦为国际笑柄,而“中国威胁论”在中国友好外交的事实面前也不攻自破。

⑥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栏目《国家宝藏》备受瞩目,单院长对故宫的各种藏品如数家珍,被大家誉为有智慧、金句多的“段子手”。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目不暇接”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来不及观看。

用在此处正确。

“三令五申”指再三地命令告诫,与后面的“强调”语意重复。

“目无全牛” 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不合语境。

“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此处对象错误。

“甚嚣尘上”甚:很;嚣:喧嚷。

人声喧嚷,尘土飞扬。

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此处正确。

“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

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此处正确
6.(考点:结合语境,辨析关联词;难度:一般)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是( )
2001年1月10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
对人类_____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______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_____进了一大步。


A.又不但而且
B.不仅仅虽然又
C.又不仅仅又
D.对于尽管但是
答案:C
解析:相对于“神舟” 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发射成功是“又-次”,第一空应填“又' “神舟”二号发射成功将使中国的飞天梦“不仅仅”是传说,使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戈步。

故选C项。

7.(考点:语言连贯。

难度:容易)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事实上,任何技术的发明和创造,都离不开人的想象力。

①现代航天事业有坚实的科技支撑,但探索外太空和发展航天技术,还要靠科技人员的想象力。

②电脑的发明最初只是为了完成数学运算,后来却与互联网结合,构成了一个信息空间。

③信息空间有严格的逻辑基础,同时也是现代人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天地。

④莱特兄弟年幼时就有“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的异想,后来发明了飞机。

⑤同样,航天事业的起点便是飞天的神话。

⑥人类的想象力不但推进了科学的前沿,也引领技术的发明和创造。

A.①③⑤②④⑥
B.⑥⑤③①④②
C.④①⑥③②⑤
D.⑥④⑤①②③
答案:C
★一星作业
1.(考点:准确识记常见的词语读音。

难度:容易)
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辉映朝晖挥舞浑蛋诨号
B.翌年翠绿淬火憔悴精粹
C.漫步漫骂藤蔓烂漫帐幔
D.响彻清澈坼裂撤走掣肘
答案D
解析:A.huīhuīhuīhún hùn
B.yìcuìcuìcuìcuì
C.màn màn wàn màn man
D均为chè
2.(考点:准确识记常见的词语读音。

难度:容易)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假jiǎ暑假假嗓子假以辞色假模假式
B.供gòng 口供供销社供认不讳供不应求
C.角jiǎo 角膜唱主角钩心斗角凤毛麟角
D.冠guàn 皇冠冠心病衣冠楚楚冠盖相望
答案D
解析A暑假jià;B供gōng销社;C唱主角jué
3.(考点:准确识记常见汉字书写。

难度:一般)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耸入云天静侯直刺九宵扭转乾坤
B.慢慢征途酝酿经济实力反复论证
C.连名上报苛克借签经验摘星览月
D.最高致意配置预订轨道辉煌时刻
答案:C
解析:A候,霄;B漫;C联,刻,鉴,揽;D定
4.(考点:准确识记常见汉字书写。

难度:一般)
选出错别字最少的一项()
A.趁心如意行踪鬼秘鬼鬼崇崇弱不禁风
B.奋发图强言简意该英雄气慨羽扇纶巾
C.动辄得究莫不关心毛骨悚然刚愎自用
D.事过景迁前倨后恭书写潦草浏览一遍
答案:D
解析: A行踪诡秘,鬼鬼祟祟;B言简意赅,英雄气概;
C动辄得咎,漠不关心;D事过境迁
5.(考点: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

难度:容易)
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①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只能________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②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________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③在万户的飞天________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A.密封强大尝试B.尘封雄厚尝试
C.尘封雄厚试验D.密封强大试验
答案:D
6.(考点: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

难度:容易)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________都捐给了灾区和希望工程。

(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________一下。

(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________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

A.结余捉摸度过 B.节余捉摸渡过
C.节余琢磨渡过 D.结余琢磨度过
答案:D
解析:结余:结算后的剩余。

节余:因节省而剩下的钱或东西。

捉摸:摸索,揣测。

琢磨:思考,研究。

渡:本义为“渡过,过水”。

引申为“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度过:“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或指“生活了一段时间”
7.(考点:理解成语含义。

难度:容易)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答案:B
解析:“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8.(考点: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难度:较难)
给下面的新闻添加标题(不超过15字)。

北京时间11月7日8时34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即将开始绕月探测活动。

自10月24日成功发射以来,“嫦娥一号”卫星在长达326个小时的飞行中,顺利实施了4次加速、1次中途轨道修正、3次近月制动,共8次变轨,经历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3个阶段,总飞行距离约180万公里。

有关专家认为,“嫦娥一号”运行状况表明,卫星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卫星测量和控制精度达到新的水平,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多项突破。

按照预定计划,“嫦娥一号”卫星经过一段时间的在轨测试,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将相继打开,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答案:“嫦娥一号”顺利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抓住新闻“标题—导语—主体”的金字塔形特点,紧扣导语来添加标题。

新闻对象是“嫦娥一号”卫星,事件是进入环月轨道。

主体部分的第一段具体说明顺利进入轨道的情况,第二、三段则主要体现“顺利”。

9.(考点:语言连贯。

难度:一般)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航天食品与地面普通食品一样,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但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特点,①。

航天食品都是从地球携带到太空的,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载荷,②;在长期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食欲容易下降,③,以确保航天员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还应最大可能地考虑到每名航天员的口味。

答案:①决定了航天食品的特殊性②航天食品应该体积小、重量轻③航天食品应有较多的种类和花样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

从第①处所在的位置看,应强调航天食品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②处从“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载荷”看,航天食品要体积小、重量轻。

第③处从后面的语句看,要填入表示种类多、花样多、口味多等含义的语句。

★★二星作业
1.( 考点:结合语境,成语辨析。

难度:容易)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满足观众诉求,把好质量关口,让电影制作回归高品质,国产电影产业必能在改头换面中绽放芳华。

②为了丰富文体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话剧,班级组织演出《雷雨》,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玩比较省钱?去哪里舒适又好玩?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

④“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什么,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在错误中看清自己的不足。

”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她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

⑤我认真阅读了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有令人莫名激动的文字,以至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⑥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①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

此处褒贬不当。

②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不合语境。

③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④电光石火:比喻瞬息即逝的事物,也形容速度非常快。

此处望文生义。

⑤拍案叫绝:拍桌子大为赞赏地叫好,形容赞赏至极。

⑥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东西。

2.(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难度:容易)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B.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C.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 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答案:D
解析:第二、三、四处的冒号改为逗号。

3.(考点:修改病句。

难度:一般)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提升中国学派的影响力,不仅中国学者要学会在中西方理论之间穿行,更要搭建起中西方理论沟通的桥梁,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B.在新媒体时代,“去中心化”成了信息发布和传播范式的显著特征,人们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开始主动地交换信息、核验信息、发布信息。

C.斯坦福大学儿科系副主任表示,脉冲发展不仅深受环境影响并反过来改造基因,还基于个体基因表达。

因此,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

D.为何不愿租房呢?除了根深蒂固的“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传统观念,除了买房目前可以保值增值的“经济功能”外,租房市场的混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中国学者”应在“不仅”前面。

B项,并列不当,应为“发布消息、交换信息、核验信息”。

C项,关联词“不仅”和“还”后的内容调整语序。

4.(考点:语言连贯。

难度:一般)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机一旦报废被丢弃后,①。

卫星亦是如此,当其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后,就成了无用的太空垃圾。

当然,②,太空垃圾还包括发射火箭时脱落的碎片、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外出作业时丢弃的工具以及卫星肢解或相撞产生的太空碎片等,其潜在危害主要表现为碎片撞击损坏航天器及坠落地面伤人两种情况。

③,已成为当今世界各航天大国颇感棘手的挑战。

答案:①就成了生活垃圾②除了报废的卫星之外③如何消除太空垃圾这一公害
解析:由“卫星亦是如此”中“如此”及“成了无用的太空垃圾”推断第①处,应填手机报废被丢弃后的状况。

由后文“太空垃圾还包括……”可知,②处应指出前文所提及的卫星这一太空垃圾。

由危害引发消除危害,而且最后一句“……的挑战”即针对消除危害,③处应填对太空垃圾的处理。

5.(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难度:一般)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很多有“超前意识”的家长从小就对孩子加大英语学习的投入,少儿英语学校和培训班门庭若市、财源滚滚,中文反遭冷落。

B.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我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D.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答案:D
解析:A项,“家长从小就对孩子……”语序不当,应是“家长对孩子从小……”。

B项,“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速度”与“扩大”搭配不当;C项,“受……等因素的影响”与“……造成的”杂糅。

6.(考点:结合文本,把握新闻标题的含义。

难度:一般)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你觉得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答案:(1)显性含义: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2)隐性含义: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航天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了这一探索过程。

7.(考点:分析内容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难度:较难)
本文的导语包含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案:(1)内容:第1~3段是本文的导语。

点明了“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结果是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特点:本文的导语运用了描述式和评论式两种写作方式。

①描述式: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的”,“神舟”五号是“乳白色的”,发射时,“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些细致的描绘,给人形象化的立体感和近距离接触的现场感,并激发读者满怀热情地进入到那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

这是描述式导语的优点。

②评论式:作者在描绘这一壮举的同时对其意义做了评论:“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两种写法的运用,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三星作业
考点分布
1.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2.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
3.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4.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5.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6.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7.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8.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

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

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今天,已经可以透露的一个秘密是,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只有8 000米!但正是这8 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

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1.(考点: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难度:一般)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的“朝阳”“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飞船”等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幅热闹的场面,渲染了发射前紧张而激动的气氛。

B.第一段文字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凸显了新闻的主要人物和新闻的意义。

C.第二段描写了火箭发射的瞬间,“喷射”“托举”“拔地而起”“直刺九霄”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神舟”五号发射时惊心动魄的瞬间。

D.开头三段是本文的导语部分,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A
解析;A项,理解错误,应为“勾勒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2. (考点: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难度:一般)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前两段采用了描写的手法,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细致地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B.第三段文字阐释了发射的意义,这样,文章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到了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C.第四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表明下文是插叙,要叙写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努力探索的过程。

D.中国是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真正的航天始祖”的国度,苏联在中国之前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让中国十分吃惊。

E.节选部分的最后两段,写苏联人造卫星给中国的“震动”,交代了中国航天事业诞生的背景,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的志气。

答案CD
解析:C项,应为“承上启下,说明下文要写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努力探索的过程”。

D项,应为“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让中国明白,航天时代,中国不能落伍”。

3.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

难度:较难)
请以节选部分的文字为例,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答案:作者的语言饱含激情,在描写景物时有一种必胜的信心。

升空刹那,“惊天动地的巨响”“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是飞船发射的特写镜头。

作者怀着崇敬和必胜的信心写出了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语言优美,极有力量。

解析:新闻的语言相对于散文来说,不易抒情,但是本文的语言却饱含激情。

理解时要注意结合“神舟”五号在中国航天史上的意义来体会。

4.(考点:品味赏析语言,理解词语含义。

难度:一般)
文中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不同凡响”在什么地方?
答案:因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解析:解答此题要理解“不同凡响”的含义,“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不平凡。

理解这一层意思,然后结合文章,可以找出“不同凡响”的地方。

另外还要注意这一句的位置,是上一段与下一段的过渡句,是对上一段“发射”的总评,后面又是对“不同凡响”的解析,概括几点即可得出答案。

5.(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难度:一般)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引起下文对中国航天人近半个世纪艰苦努力的记叙。

解析:此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

解答此题应考虑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句子的内容及在主题方面的作用;②句子的位置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该句子写为了实现飞天梦想,中国航天人做出了巨大努力,引起后文对努力过程的回忆。

6.(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难度:一般)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为什么震动了中国人?
答案: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嫦娥奔月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百年,然而最早实现这个梦想的却是苏联。

这反映了中国人期盼实现飞天梦的心理。

解析:读本节选部分第5段可知中国是最早拥有飞天梦的民族,从远古到明代的万户,这个梦想一直持续了几百年,而最早实现这个梦想的国家竟然是苏联,这对中国人来说势必是一个巨大震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