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第课包身工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包身工
夏衍精神激励着我
夏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我不曾见过他。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心声,那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作家在用他的笔,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走近夏衍,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夏衍作为一个大作家和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的奠基人,知名于世,但他自己却总是一笑掠过,说“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的确,夏衍从1937年奉命办《救亡日报》开始,当了12年的新闻记者。从写几千字的论文到几十个字的补白,他大约写了500万个字!而在他的创作人生中,他总共创作了三十多本书籍,其中包括传记、话剧、杂文、小说、电影剧本及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等等。而所有创作的字数没法统计,就连他用过的笔名也有一千多!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夏衍那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他那独特的创作思维火花。这就是夏衍,伫立于创作巅峰的夏衍!
凝望夏衍,我为他写作的诚实与贴近民心而感动。夏衍在他的《懒寻旧梦录》里就他写的两篇文章总结了两条,他写道:“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我想这句话对现在的一些新闻记者来说,真是“字字箴言”啊。在夏衍的回忆录里也曾提到,就是“写文章,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这就是夏衍,对每一件事情都极力思考的夏衍!
夏衍,伟大的爱国作家!光阴虽然带走了你,但你那深邃的目光,抑扬顿挫的话语与你那和蔼可亲的形象将留存在我的心中,你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对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作者连线
电影艺术家——夏衍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艺术剧社”,在戏剧界发起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并积极参与“左联”的筹建工作,成为我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夏衍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话剧创作方面。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曾产生较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作品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和《法
西斯细菌》等。
三、背景探寻
中外恶势力勾结,压榨包身工血汗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需要,“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迅速膨大,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于是许多农村女孩因家庭生活困难,被迫卖身给带工老板,被带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作。她们受到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的双重剥削,悲惨的生活一直不为人知。作者深入调查: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血汗的罪行,唤醒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夏衍亲自深入东洋纱厂采访调查。他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次,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上。
四、文体知识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按照文学创作的规律,充分运用除虚构和创造性想象以外的文学手法,对当代社会出现和存在的典型人物、事件、现象、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再现,同时又饱含哲理思辨、理性光芒和批判精神,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是一种既有新闻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两栖类”体裁。它既有新闻写作的基本特征,即真实性与时代感;又有文学写作的基本特征,即典型性与艺术化。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文体的特点。
基本特征是:
1.及时性。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2.纪实性。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
3.文学性。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报告文学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它们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
动的形象化的细节。
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但它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写自然必须在介绍人物事迹中努力刻画人物,即使在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中也离不开写人,如果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必然会大大加强感染力。
报告文学还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五、归纳整理
1.字音
①繁衍.
(yǎn ) ②吆喝.(he) ③虐.待(nüè) ④蹒跚..
(pán shān ) ⑤胆怯.(qiè) ⑥迟钝.(dùn) ⑦呵.
欠(hē) ⑧褴褛..(lán lǚ) ⑨揩.油(kāi ) ⑩尘埃.
(āi ) ⑪执拗.(niù) ⑫骷髅..(kū lóu) ⑬锭.
壳(dìng) ⑭瞌.睡(kē) ⑮船舷.(xián) ⑯惺忪..
(xīng sōng ) ⑰嘈.杂(cáo) ⑱焦灼.(zhuó) ⑲猪猡.
(luó) ⑳皮辊.(gǔn ) 2.字形
⎩⎪⎨⎪⎧ 裸( luǒ )裸体踝( huá
i )脚踝稞( kē )青稞
⎩⎪⎨⎪⎧ 揩( kāi )揩油谐( xié )和谐楷( kǎi )楷书
⎩⎪⎨⎪⎧ 殴( ōu )殴打讴( ōu )讴歌
呕( ǒu )呕吐
⎩⎪⎨⎪⎧ 瞌( kē )瞌睡磕( kē )磕头溘( kè )溘逝 3.词语
(1)权力·权利
【辨析】 “权力”是指由地位和职责带来的一种控制、支配力量,大都是由法律或规章制度赋予的,也有传统、财富或武力等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相对,指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力”经常作行使、使用等的宾语;“权利”经常作享受、享有等的宾语,“权力”可构成“权力部门”“权力机关”等词组,“权利”不能。
【运用】 ①《儿童的花园》这首歌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四大权利明确写入歌词,是国内首支为保障儿童________谱写的原创歌曲。
②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正确运用手中的________,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
答案 ①权利 ②权力
(2)营利·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