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变化对养老保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结构变化对养老保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障问题愈发凸显。
正如前些年媒体报道的那样,
养老金面临“债务危机”,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连最低生活保障线都无法达到。
孰不知,这只是养老保障问题的表面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人口结构变化对养老保障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来展开探讨。
一、人口结构变化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生育率、死亡率等方面。
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整体的生育率不断在下降、死亡率不断在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到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
的半数以上。
这种人口老龄化趋势给养老保障带来了以下两方面的挑战。
首先,基数大、费率低难以平衡。
每年理论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长会抵消劳动
人口的缩减,导致养老基金的手中现金流紧缩。
由于早期养老金制度主要是国家负担,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相对较少。
加之高杠杆性的运作模式,导致当前养老金均衡状态难以保持。
在特定地区,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养老金缺口的情况。
这种状态会无限地加剧,当劳动者日益减少时,年轻人缴纳的金钱将逐渐减少,退休人员的领取却在不断增多,养老金的不足将会日益加剧。
其次,贫富分化加剧。
国外一些国家的退休金是按照工资比例来计算,这意味
着月工资越高,退休金越高。
而在我国,当前一个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只有3000
元左右,此时计算出的退休金就会非常低。
这会造成很多退休人员的生活无法维持,他们必须依赖孩子或者社会救助。
很多农村地区的退休金更是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所以对于一些城市的退休人员来说,他们的退休金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但对农村退休人员来说,就难以实现。
二、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养老保障造成巨大挑战,政府需要构建更加完整的养老保
障制度,基于不同人口群体所处区域和行业,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个人养老准备并不能完全保障养老生活的需要,政府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政府可以引入多种投资和融资手段来满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运作。
(二)推行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
建议通过“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将
养老金制度分成三层,即政府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
其中,企业养老金层次最高,已成为保障高端福利的最好渠道。
(三)延迟退休年龄。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退休年龄集中在50~55岁之间,属于早退年龄。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政府应考虑调整现行的退休制度和年龄段,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增加财政的财政流出。
(四)鼓励私人养老保险。
私人养老保险是一种均衡风险的基本方式,政府应
鼓励个人加入养老保险,减轻政府养老金负担。
(五)推进城镇化。
加速城镇化,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减轻农村地区的
养老负担和贫困退休人员的压力,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养老工作的改善。
结论
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全面转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障问题也愈加严峻,我们需要主动寻求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案。
政府应该加强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行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延迟退休年龄,鼓励私人养老保险,推进城镇化等工作,在实现养老保障全覆盖的过程中,实现人口老龄化趋势向好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