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振动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弦振动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一根弦的振动,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频率、振幅和波长等参数的方法,探究弦的共振现象以及利用弦长改变频率的规律。

实验器材:
弦、电子发生器、振幅计、定滑块、活滑块、支撑杆、重物、尺子等。

实验原理:
弦是一种波传播介质,当弦受到扰动时,会在弦上形成波。

所形成的波可以看做是由
一系列点上的振动组成的,当这些振动沿弦传播时,构成了一条波。

频率是一种用于描述振动的物理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在弦振动实验中,振动频率是指弦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是电子发生器输出的
信号频率。

弦振幅是指弦在振动时的最大偏移距离,通常单位为米(m)。

波长是指一组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一个完整的波形所占据的距离。

弦的波长是指弦上
一个完整的周期所对应的弦长。

弦在振动的过程中,会发生原地共振,即弦的某一段在振动时会发生最大振动。

这时
的振动距离最大,其中一个极大值为弦的共振极大值。

在弦振动实验中,由于弦的共振现象,可以使用定滑块和活滑块来寻找共振极大值。

实验步骤:
1、固定弦:将弦固定在振幅计上,并用活滑块调节弦的张力,直到振幅计上显示出
稳定的60g重力。

2、调节电子发生器:将电子发生器连接到弦上,调节输出频率,让弦产生有规律的
振动。

3、观察振动:用尺子测量弦的长度以及振幅计上显示的弦振幅,记录数据。

同时,
注意观察弦上的波形,找到共振极大值所在的位置。

4、改变弦长:改变弦的长度,重复以上步骤2、3操作,记录数据。

5、结束实验:实验结束后,归还实验器材,并清理实验现场。

实验记录:
弦长度:_____m 弦张力:_____N
改变弦长(m)波长(m)频率(Hz)振幅(m)共振位置(m)
实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和张力,观察弦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情况,得
出弦频率和弦长、振幅、波长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寻找弦的共振位,也可以了
解原地共振现象的发生机理。

实验总结:
弦振动实验是一项基础的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做实验的基本流程,掌
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

此外,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