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考的周记(通用2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的周记
有关高考的周记(通用23篇)
相信自己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真的不用想太多,会什么做什么,你不会的他们肯定会的也不多,相信我没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有关高考的周记,欢迎借鉴!
高考的周记篇1
姐姐临近高考,全家紧急备战,谁要姐姐读高三了呢!
星期三晚上吃饭,妈妈发话了:“晶晶马上要高考了,给她买点什么补补?”
爸爸抬起头说道:“要不买安神补脑液?”正吃得高兴的我插嘴到:“还不如买金思力呢!”没人再说话,只见妈妈嘴角微微一翘。
说买就买,次日傍晚我刚放学,妈妈顺便去了药店。
妈妈拿起金思力看了看便问道“这次的怎么和以前的不一样?”“啊!原来妈妈早就调查过。
”我心想。
一旁的工作人员答道:“这个能吃一个月,上次的只有十八天的量。
”妈妈又仔细观察一番后,便付钱去了。
回到家,妈妈又忙活起来。
刚才是补脑的,现在要为姐姐的肚子效劳了。
妈妈从冰箱拿出一块猪骨头,打算熬骨头汤给半夜回来的姐姐吃。
大热天,煲汤挺辛苦的,没过多久妈妈脸上的儿颗金莹的汗珠便滚了下来,但她丝毫不觉得辛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若姐姐要出征,全家做后盾,妈妈看来是个重要角色,这角色不好当啊!
高考的周记篇2
诚然,高考有它的缺陷。
在以成绩为基础的选拔上,应试教育随之而生。
许多人都批判高考使人愚钝和呆板。
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高考所带来的好处是不能忽视的。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高考,中国将至少倒退十年。
自古以来,门第都是阻挡学子发展的关卡,高考恢复,使得所有的学子都拥有了平等的权利,都拥有了一个去公平竞争的舞台。
高考,为所有考生,洒下了平等的清光。
“衰兰送客成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是李长吉(李贺)的悲叹,而导致他写下“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的,竟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字。
一字避讳,李贺的一生便就此完结。
相较于科举,高考更加的公平和客观,范围也更加的的全面,他给予我们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四十年来,创造了无数平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的奇迹,为国家输送了难以衡量的人才。
1977年,当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进入考场时,心中怀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还是迷惘,或许已元从得知。
但我知道,如今我坐在考场,心中充盈着的,是对高考的崇敬;笔尖书写着的,是对高考的赞扬。
敬畏他带个我的一切,歌颂他洒下的清光。
罗曼·罗兰曾说过:“人总是要失望的,因为他想要的总比他得到的多。
”高考成功与否,成绩高低与否,是每个人所关注的。
有人成功就必定有人失败,成功者喜笑颜开,失败者痛哭流涕。
但这些,并不是高考带给我们的全部。
十年的奋斗与拼搏,艰辛和喜悦,磨砺与苦难,这才是高考带给我们的。
真正彻悟之人,是不会纠结于是否为应试教育的,因为高考带给了我们更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维克多·雨果曾如是说。
而高考,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机会。
如果说对辛弃疾来说,他的“桂婆娑”是朝廷上的苟且偷安派。
那么,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桂婆娑”便是门第与内心深处的幼稚。
高考“斩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停笔之时,清光洒进胸膛。
高考的周记篇3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大片上映之时。
作为从老资历的学生转变成刚满一年期的职场菜鸟,对于6月7日、8日两天,只看做日复一日劳苦工作的寻常日子,若不是同事偶然提起,大概早就淡忘了2014年这时候的自己,也曾经历了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万人战役。
说是轰轰烈烈,其实大多是媒体和社会肆意渲染,似乎这么个寻常的考试自诞生之日起便背负了“用以实现人生转变”的关键。
于是爸妈哄着,老师逼着,全社会关注着,身为当事人的自己也被周围不
寻常的气氛熏陶得加快了心跳绷紧了神经。
在高三最后的温书假里,我们用最老套的题海战术一遍一遍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而因此聚集起来的一个个战斗小组,在彼此竞争的大环境里却保持了同舟共济的革命友谊,一起做题,一起分析,一起把家搬进了自习室里,复习之余还可以玩笑嬉戏。
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高考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同在战斗队伍里的还有我们的父母,为了打好高考这场硬仗,他们似乎付出了比我更多的精力。
记得当时老妈天天变着花样给我增加营养,连终日大大咧咧的老爸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脚步一个喷嚏就打断了我做题思路影响心情。
倒是身为当事人的我显得散漫而随心所欲,看书做题的间隙总是停不了进食的嘴,复习的日子不光飞涨了应试能力还增重了10斤。
考完的当日,老妈便生了场大病,像是马拉松长跑之后突然放松了神经就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
而我,功成之后为了照顾生病的老妈,也正好把复习期间积累起的赘肉重新减下去。
后来揭榜的时候,小组里的人都各自悲喜着。
当时天真地以为高考成绩的高低便是一锤定音地决定了各自未来的命运,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洗礼之后,就觉得彼时我们认为的“改变人生的关键”其实并没有为毕业之后的发展提供特别有利的证据。
无论是985还是211,抑或是其他名不见经传的院校,其实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记忆里真正关于6月7日、8日两天高考当时的“桥段”已经相当模糊了,回想起来整个过程与平日里无数大考小考无异,倒是高考前后的各路轶闻,在后来每一次的同学聚会里,都成了百谈不腻的话题。
高考的周记篇4
高考,便是父母、老师口中所常言道的“前途光明的出口”。
为了父母所谓的前途,我们不顾一切地一直走着。
小学努力六年,为了考上个理想的初中;初中奋斗三年,为了考上个理想高中;高中拼命三年,为了考上个理想大学;大学修读四年,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何人们都好像计算机般运行着,都在按照着
上帝所编制的程序,一步步无法抗拒般走着。
如今的应试教育制度毁了多少个孩子的梦,成了无数华人的痛。
如今的中国人一直都在千般损万般骂这样的制度,却仍然骂不醒我们心中的那道“伪梦想”。
好像江成博说的,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喜欢什么,将来准备从事什么,而不是我们的父母让我们喜欢什么,让我们从事什么。
我们努力地学习,难道就仅仅是为了一个好大学,为了一纸文凭,为了一个好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吗?难道,我们的12年青春就只能拿来做这样的一场交易吗?
高三的学生,花了12年,就只为了顺利地写完两个半小时的语文,两个小时的英语,两个半小时的文/理综和两个小时的数学。
原来,渐渐地,他们的12年青春就这么轻易地被世界等价为了9个小时。
看着身为高三学生的哥哥,我真的很想问他,这个12年与9个小时之间的等号,他究竟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能划下?
但是,一切并不是口头上说得那么动听,现实毕竟是现实,总让人无奈的现实。
即便我每次考试失利,总会重复着韩寒的那一句“不上大学,照样活得很好”。
可是,我知道,韩寒的成功与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无法复制韩寒的成功的。
所以,我的潜意识里仍然是屈服于应试制度下的。
如今的社会,人们都似乎有着共同的潜规则:先敬罗衣后敬人。
面试的时候,如果你没有那一纸文凭,即便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从基层做起。
而且,为何现在就连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呢?如果他们是真的有本事、能吃苦耐劳的话。
那么,还会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们没有背景。
他们没有个“李刚”做老爸,哪管你爷爷是李鸿章啊。
如今存在着这样的潜规则,你认为你能退得翻吗?
说真的,为了以后能让自己、父母、儿女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考好自己人生中的高考。
我们平心而论,难道这一条被数万国人千般损万般骂的应试教育制度,不就是对我们最后的公平吗?现在的社会,没有高考,我们能拼得过官富二代吗?
其实,从另一面看高考,高考不就是我们自己救自己,一次自我证明的机会,也是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
高考,也有另一面发光的地方,我们也是朝着那一方面奋斗着的。
我们这些中学生也迟早即将用12年的青春去换那9个小时后的微笑,我真不知道,那样做究竟值不值,可我很清楚地知道,除了那样,我没有别的路可选择。
我不会抱怨,也不会不甘。
我已经走了下去,回头也没用,只能接着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迎接我的成年礼。
所以,我会努力下去,很努力地走下去。
高考的周记篇5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岁进小学,九岁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
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
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
姐弟笑盈盈,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父母笑口开:“咱娃是块宝,样貌长得好。
学习成绩棒,奖状没处放。
工作随你挑,美女随你找。
”
此生脾气牛,心志过云头。
堂上启父母:“儿子体质娇,犹需多煅造。
家中条件好,滴滴父母汗;儿子要独立,想吃自己饭。
”
父母大张口,婆婶都曰奇,姐弟不作声,外人只相疑。
父母无奈何,只得随儿意:“孩儿已长成,应该靠自身。
独立也可以,不出南京门!”
此生不乐意,以背对双亲:“二老误儿意。
儿子想独立,立志去西北。
国家政策好,西部旺气开。
儿子肯吃苦,一定能成才。
”
“西部大开发?”二老心相疑,万分不乐意。
东边招大娘,西边请阿婆,南边望二爷,北边喊三叔,亲戚聚一堂,都为此儿忙。
二爷开尊口:“西部有啥好?环境太恶劣,困难一重重。
我去十五年,归来两袖风!”
大娘也帮腔:小子相貌好,潘安比不了,人品没得说,城中很难找。
又是研究生,还愁没人要?”
此生意志坚,就是不松口。
任凭谁来说,就是不回头。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远。
他对大家说:“大爷大娘们,叔叔婶
婶们,城中安乐窝,小子并不爱。
国家搞建设,急急要人才。
我想去西部,越想越应该。
东西是一家,都属大中华。
东部要发达,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国家就要垮。
套用鲁迅话:我不建西部,谁来建设她!中华要腾飞,建设是关键。
孩儿意志坚,长辈壮我行!”
众人听此言,倍感心灵撼。
此子之选择,令人心底叹。
心灵之选择,实在不简单。
众人支持他,西部去登攀。
孔雀向西飞,今朝更好看。
高考的周记篇6
不管我们是满怀憧憬和期待,还是满心焦虑和无奈,高考总是踩着不变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今天距高考仅有15天,万米长跑,我们已经跑过最后一个弯道,里终点仅有几步之遥。
也许是强弩之末让你感到,也许是黎明前的黑暗让你压抑,也许你有着时日不多的紧张,也许你还有大势已去的无奈,但是,越是剑拔弩张的紧要关头,越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定力和信心,勇敢迎战高考。
15天可以很短,弹指一挥间。
若你只当它是日复一日的煎熬,整日松散怠慢,你的确成功地消磨了最后的时光,却失去了最后的查漏补缺、梳理知识的大好时光;15天也可以很长,长到你利用好每一天去尽可能改变现状,让不足得以补偿,让优秀的更加完美。
不说你利用好每分每秒,至少你所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都能发挥其最大效益。
以下向同学们提出我的几点建议,望有所帮助。
第一,确保自身身体状况良好,注意饮食健康卫生,在天气不稳定时不要轻易减少衣服;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因为内心焦急而熬夜复习。
健康而精力充沛的状态才是我们发挥最佳的保证。
第二,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考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场考试,与其紧张不安,不如坦然接受。
多年的学习生涯,我们已经身经百战,何惧这最后一战?第三,重视细节,查漏补缺。
目前的学习状况已基本定型,我们要做到是不断寻找并填补知识漏洞。
往往决定高考成败的可能仅仅是一个细节。
第四,重视基础,回归课本。
千万不要心高气傲,不屑于书本中最基础的。
高考内容一定是从课本最基本的思想中发散出去,只有把握好这些,才有可能有所突破,或是获得意外的惊喜。
在这仅剩的十几天中,没有出息原地徘徊就是后退,就会被他人逾越,不要只是妄自嗟叹或感叹他人的收获,更不要被他人的成果吓退而感到自卑。
在这最后的时间内,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被压力击垮你的梦想。
始终坚持向着你的梦一步一步迈进,结果不会令你失望!
其余的话不用我说,道理也是显而易见,在这倒计时的日子里,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精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的成熟,也一定要保有在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
十二年寒窗,我们铭记承受过的辛酸,我们牢记进步时的欣喜,走过那段光明前最黑暗的道路,我们已站在光明的门扉前。
六月七日,让我们一起迈出最后一步,最大一步,带上最美的笑容打开这扇大门!
高考的周记篇7
回归的燕子扣开了春天的大门,温暖的阳光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我迫不及待地脱下厚厚的冬装,去拥抱轻风,去亲吻细雨,尽情感受春天的每一个乐符——融化的雪水,破土而出的新绿,花朵绽放的芬芳……
既然春天已经来了,夏天还会远吗?
夏天,我们将迎来一场激烈残酷的战斗——高考!我们期待高考,期待在高考中大显身手,满载而归,但我们也害怕,害怕过不了这道必须过的关卡。
有人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
我说,它最多只是人生之路的一个分岔口。
高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战胜高考的信心。
其实,高考不仅是我们需要战胜的敌人,更是帮助我们完成自我超越,实现心中梦想的朋友!
春天的花很美,但我更期待秋天收获时的喜悦。
朋友,哪怕你现在在通向大学的路上渐行渐远,但你唯一是选择是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哪怕高三的生活让你很痛苦很无助很孤独很想哭,但是你不能怒不能诉不能输不能哭!没有眼泪的青春不完美,没有经历高考洗礼的人生不完整!
高考是一块坚硬如石的冰,但只要你满怀激情,沸腾的热血顷刻间便将它融化。
充满期待的六月即将来临,高考的哨声就要吹响。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高考正迸射出催人奋进的光芒,等待我们去赴约!
高考的周记篇8
天还未亮,我便乘上拼车公司安排的车辆行驶在奔考的路上。
这是我第三次踏上成人高考的路程,前两次都是父亲如益友般陪同我去,这次他实在脱不开身,我独自前往。
考点在泰安二中,这里走出过许多远近闻名的大人物。
我想进去找寻考场,被校门传达室走出的身穿制服的保安拦截:“你是干什么的?”我立马说明了来由。
“八点以后方可进考场,那儿有地图,可以先看看。
”他边说边指向校门南不远处。
顺着他的指点,我踱步到指示栏,仔细看过一番,确定是思齐楼二十九考场。
时间还早,先吃过早餐再说吧。
一碗豆浆,五个蒸包,足以解决早餐一顿。
指针刚过八点,校门口已经站满了参考考生。
不多时,大家在学校治安管理员的指挥下快而不乱地走进校园,各自去寻各自的考场。
来到思齐楼,楼梯是褊狭了些,挪不动大步,只能向上迈小步。
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列列课桌四平八稳地排列,井然有序。
唯一感到新奇的便是讲台左上侧的摄像头,我们那会儿是没有这种玩意儿的。
一场考完,走出考场,通过校区来到校门外,周围除了大批走出的考生,我想我不会再注意到什么了。
值得一提的是,分隔了二十余年的小学一年级同学竟相遇虎山路。
他也是来参加这次考试的,亏得面对面,久别的同学记得名字,否则,在人海中,二十余年前就各奔东西的老同学也便无缘相见了。
“都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老样子。
”听到耳里,乐在心里。
一块吃过午饭,时辰还早,相偕至虎山公园,聊工作,聊家庭,聊人生。
我忽然感觉时光倒流回转。
在记忆的相册中,我与父亲早年来过虎山公园。
父母家中的写字台玻璃下一直压放着我与父亲的那次留影,早已被岁月冲刷得褪掉了原色。
顺着公园的石板路慢行,也不知走了多远,面前的一座大理石筑成的石桥让人想小坐歇息一下。
桥的那头紧连着长廊接至一座小亭子,虽已秋末,但周边的垂柳还似正兴旺,婆娑的身姿迎风招展。
我猛地一怔,那张与父亲的相片,应该就是在这儿留影的。
当天返程。
酉时,天已擦黑,乘坐拼车公司安排的车辆行驶在归途。
高考的周记篇9
不久前,娘亲接到了一封信。
这位化名小难的学生大学十年仍未毕业,最终在28岁时选择重新高考成为大一新生,重新开始奋斗,刚刚过去的期末考试,他几乎门门功课都达到了90分。
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那些在大学里迷茫的学生们带去一些启示。
去年九月,我又一次成为大一新生。
如今一个学期过去了,让我庆幸的是,整个学期我一直坚持认真学习,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还跟着网课学高等数学。
期末考试中,我也拼尽了自己的全力。
现在,我终于可以对自己说:“相信你自己,可以的。
”只是回想起过往不堪的经历,我依旧悔恨不已。
每学期开学时的振作,连半个学期都坚持不到。
2011年,我考入了某大学医学院,七年制本硕连读。
报到、军训,很快我就迎来了全新的大学生活。
一开始,我觉得大学学习很轻松,我的成绩也还不错,数学期中考试得了91分。
但是,大学化学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我发现自己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下课后作业也不会做。
尽管如此,我也并没有用心复习,更没有重视,即便去图书馆借化学参考书也仅仅是用于找课后习题的答案。
慢慢地,我不再在第一排占座学习了,上课时选择的座位越来越靠后。
期中考试时,我的化学考了59分,真的很丢人!但是这个59分并没有改变我,我过得更加浑浑噩噩,更别谈认真学习了,一学期结束,我的成绩勉强及格通过。
大一下学期一开学,我就立志好好读书,确实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可惜,很快我就放弃了。
虽然大一下学期我还是以绩点4.0通过了各科的考试。
但是到了大
二,伴随着枯燥无味的专业课《人体组织结构功能1》开始,我的课本越来越厚,于是,我上完课干脆也不复习了,到期末考试阶段,就一个人在教室里翻书看,只是一天下来根本看不了几页。
就这样将就着,我以60分勉强通过了《人体组织结构功能1》考试。
留在口头上的努力,开启了我挂科——重修——再挂科的噩梦。
在这个阶段,我曾经考虑过转专业。
但是,到最后准备材料阶段,我又放弃了,因为转专业一直都只停留在我的口头上或者脑海里,我从来也没有为转专业要考查的课程做过准备。
大二上学期的生物化学是我人生噩梦的开始,重修的次数我已经记不清了。
往往是上课不认真学,期中考试一分之差导致挂科,然后期末继续挂科。
这是我大学挂的第一门课,但就是这门课开启了我之后挂科重修、再挂科再重修的恶性循环。
刚上大三,我不是没想过补救,甚至当时还嫌大二时修的《人体组织结构功能1》的成绩太低,去申请了重修,结果可想而知。
大三的专业课更加繁重,最终生化重修我也没去参加考试,《人体组织结构功能1》也因为申请重修却未参加考试变成了0分。
大四之后,换了校区,开始了临床课程的学习,和之前每个学期的开始一样,计划着好好学习,但是每个学期良好的开始,最终都以“烂尾”结束,即便笔记记得整整齐齐,结果仍然发现自己前面落下的内容实在太多,已经跟不上进度了。
为了所谓的面子,我一次又一次地自欺欺人,在这个过程中,我既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学习,又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挂科丢了面子,不去参加补考、平时也不去上重修的课,等到期末就胡乱勉强地应付考试。
生化、寄生虫学、人体组织结构功能2、病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诊断学、外科学,这几门课程不断地循环。
再后来开始了在医院各科室的见习,我越来越讨厌自己,理论都没掌握好怎么去见习?带教老师问的问题我几乎都答不出,我变得越来越自闭,不愿与任何人交流,也不敢和家里人说。
好在这段时间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教数学,这才使我得以维持那段时间的生活。
最后我不得不延长学年。
整整延长了三年,由于我自己不努力,最后因为诊断学未通过,只能拿着结业证,惨淡地结束了大学痛苦的学习生活。
28岁的我,第二次高考成功,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我的第一次大学整整读了十年,而且延长的那三年,对我来说非常痛苦。
离开学校后,痛定思痛,我真的不甘心就这样,匆匆十年,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我决定第二次参加高考。
幸运的是,我过去高中的各位老师在得知我要第二次参加高考后,非常热心地给了我各种帮助。
更幸运的是,我通过高考来到了新的学校,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经过这次失败,我想说的是:
首先,如果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要么踏踏实实地抓住学校转专业的机会转去心仪的专业,要么好好学习本专业的课程,要么立马退学复读重新参加高考。
青春的时间真的很宝贵,转瞬即逝。
其次,大学的学习贵在坚持。
从每个学期初到每个学期末,都必须要认认真真学习、复习,持之以恒,期末的成绩才不会亏待你。
最后,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尽早和家里人沟通,处理问题的时间越早,方法就越多,千万别和我一样,最后无路可走。
高考的周记篇10
我步入了高三,一个人人都惧怕的年级,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样,爸爸妈妈的期望,老师无休止的教导,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差距那么大,压得我喘不过起来,朋友的决裂,心理的压力无处释放。
离高考还有188天
爸爸妈妈对我的好几乎是无法形容,我们家庭条件一般,还有一个弟弟,奶奶。
但爸爸妈妈对我提出的任何条件几乎是有求必应,我害怕这样,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每天还对我嘘寒问暖,最后导致我平时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抓起了课本拼命学习,害怕浪费掉一点时间对不起爸妈,每天脑海里都是爸妈的影子。
当然好好学习难免就会怠慢了一些和我关系好的人,让他们以为我已经变了。
对不起。
对不起,亲爱的姐姐,我们牵手在明天。
我没忘记过我们一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