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应用心理硕士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应用心理硕士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
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综合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 )的认知。

A.自我
B.他人
C.自我和他人
D.自我、他人或群体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析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

2.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持有不正确的否定或敌视的态度”称为( )。

A.刻板印象
B.偏见
C.歧视
D.服务偏差
正确答案:B
解析:偏见是指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持有不正确的否定或敌视的态度。

3.斯滕伯格认为爱情的三个基本成分是( )。

A.亲密、激情、承诺
B.亲密、激情、依恋
C.激情、依恋、关系
D.承诺、亲密、支持
正确答案:A
解析:斯滕伯格认为爱情三元素分别为亲密、激情和承诺。

4.认知失调理论的首次提出者是(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费斯汀格
D.班杜拉
正确答案:C
解析: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

5.社会心理学把“一个人做作业无精打采,而几个人一起却兴致勃勃”的现象称为( )。

A.社会惰化
B.社会懈怠
C.社会逍遥
D.社会助长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其活动的完成,提高活动效率的现象。

6.一般来说,在( )支配下行为更具持久性。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社会动机
D.权力动机
正确答案:A
解析:内在动机是来自个体本身的因素,在其支配下的行为更为持久。

7.学生有了“金属”的概念知识,现在让其学习“钢”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正确答案:B
解析:“钢”是“金属”的下位概念,因此这种学习属于下位学习。

8.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如果撤走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那么该刺激产生的作用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连续强化
D.间歇强化
正确答案:B
解析:负强化是指撤去某种刺激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9.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

A.符号编码系统
B.类别编码系统
C.完形
D.原理
正确答案:B
解析:布鲁纳认为构成认知结构核心的是一套类别以及类别编码系统。

10.按照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8~10岁的孩子的道德认知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皮亚杰认为在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间可以达成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的单方面要求。

1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 )。

A.正比
B.反比
C.倒数
D.对数
正确答案:B
解析: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在数值上成反比。

12.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人教室的小鸟所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A
解析:不随意注意是指既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13.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正确答案:A
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4.在维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中,稳定的内控因素是指(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有些因素保持相对稳定,如能力、任务难度等;内因主要是人格、情绪、能力和努力等。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的情绪状态是( )。

A.情调
B.激情
C.心境
D.应激
正确答案:C
解析: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

16.在心理咨询中,将咨询目标定为帮助来访者重建基本人格,帮助其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被压抑的冲突,这属于( )的观点。

A.精神分析学派
B.心理动力学派
C.完形学派
D.行为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A
解析: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目标是将无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当事人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处理被压抑的冲突。

17.以下不属于心理咨询目标的是( )。

A.缓解情绪问题
B.改变认知观念
C.建立行为模式
D.树立健全人格
正确答案:D
解析:树立健全人格不是心理咨询的目标。

18.复述求助者谈话中的一两个关键词或语气词,能表达出对求助者所谈的东西感兴趣。

这种咨询技术叫作( )。

A.情感反应
B.解释技术
C.内容反应
D.澄清技术
正确答案:C
解析: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和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19.咨询师设身处地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达到对来访者情况的心领神会,这种态度和能力叫作( )。

A.移情
B.理解
C.同情
D.同理
正确答案:D
解析:同理(empathy)也称共情、同理心、准确的理解,一般是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理解对方。

20.在咨询会谈中,如果某人无意识地把自己的个人特性加在对方身上,认为对方也有这种特性,这种机制是( )。

A.类化
B.投射
C.移情
D.泛化
正确答案:B
解析:以己度人即投射。

21.如果我们用数字“1”代表文科生,数字“2”代表理科生,这时得到的数据是( )。

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正确答案:A
解析:称名数据,可理解为是“代号”的数据,其只表明事物之间的不同,根据一定的规划设定,不能进行四则运算。

22.在描述统计量中,中数的优点是( )。

A.不受极端值影响
B.更好地反映了集中量数
C.适用于代数运算
D.全部数据参与运算
正确答案:A
解析:中数的优点:计算简单、容易理解、不受极端值影响、能在有模糊数据情况下使用、可在顺序型数据时使用。

中数的缺点:代表性低、不够灵敏、稳定性低、需要排序、不能进一步做代数运算。

23.进行多个总体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一般采用( )。

A.Z检验
B.f检验
C.卡方检验
D.方差分析
正确答案:D
解析:方差分析可以用于检验两个以上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

24.某实验选取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8,n2=9,n3=10”n4=8,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

A.3
B.8
C.31
D.35
正确答案:A
解析:组间自由度=k一1,即实验处理组数减1等于3.
25.总体呈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n<30 时,平均数的抽样分布为( )。

A.t分布
B.标准正态
C.渐进正态
D.F分布
正确答案:A
解析:总体正态,方差未知,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为t分布。

26.下列关于随机区组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被试按照某些特质分为不同的区组,组内的被试尽量同质
B.同一被试可以重复接受多种实验处理
C.对被试变量的控制比完全随机化设计好
D.随机区组设计也属于被试间设计
正确答案:D
解析:随机区组设计是一种组内设计,因为区组内的每个被试需要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

27.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的实验中,如果前一半序列的阈限均值显著大于后一半序列的阈限均值,说明存在( )。

A.期望误差
B.习惯误差
C.练习误差
D.疲劳误差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于实验重复多次,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从而导致前一半序列的阈限均值显著大于后一半序列的阈限均值。

这种现象叫作练习误差。

28.在一个2×3的完全随机化设计中,若每一种处理需要10名被试,需要被试的总数是( )。

A.10
B.50
C.60
D.30
正确答案:C
解析:在2×3的完全随机化设计中,有6个实验处理组,每一组实验处理需要10个被试,则一共需要60名被试。

29.用混色轮产生的颜色混合是( )。

A.色光混合
B.颜料混合
C.相加混合
D.色调混合
正确答案:A
解析:混色轮由支架、色盘和电机组成,是一种简单的机电设备,主要用途是用来演示不同色调和饱和度颜色的混合现象以及明度知觉中的各种视觉现象。

这里的混合为色光混合,遵从加法原则。

30.在信号和噪音的先定概率均为0.5的情况下,如果对信号的漏报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人的判断标准倾向于( )。

A.偏高
B.偏低
C.中等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解析:对信号的情况下漏报,判断者会将判断标准变宽松,判断标准会偏低。

31.工作记忆
正确答案:工作记忆是指处于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包括四个部分:①不受感觉通道影响的,类似于注意的中枢执行系统,它是工作记忆的核心;②以语音形式保持信息的语音环路;③专门进行视觉和空间编码的视觉空间模板;④用于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的情景缓冲器。

32.人格
正确答案: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3.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

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

34.侵犯行为
正确答案: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或者说是以伤害另一个力图避免伤害的生命体为目的的行为。

侵犯行为具有外显性、伤害性和有意性。

35.观察学习
正确答案: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

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36.恒定刺激法
正确答案:恒定刺激法是指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一般为5~7个)恒定刺激,通过被试对每个刺激觉察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37.被试内设计
正确答案: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

38.积差相关
正确答案:积差相关也称皮尔逊相关或积矩相关,是运用较为普遍的计算线性相关关系的方法。

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时应该满足以下条件:线性、总体正态、成对数据、连续变量。

公式为:r=。

其中,N为成对数据的数目,sX为X 变量标准差,sY为Y变量的标准差。

39.非理性信念
正确答案:非理性信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信念。

有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它属于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内容,艾利斯认为是非理性的观念导致人们的心理失调。

40.自我防御机制
正确答案:自我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最早是同某些神经症和精神病联系的。

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创造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主要的防御机制类型有以下几种:压抑、否认、移置、认同、升华、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固着。

41.简要说明皮肤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作皮肤觉。

皮肤觉包括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皮肤觉的作用:(1)人们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认识离不开触觉的作用。

(2)皮肤觉和视觉等其他感觉的联合,能帮助人们认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3)在视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皮肤觉起着重要的补偿作用。

(4)皮肤觉对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42.什么是创造性?它包括哪些心理成分?
正确答案:(1)创造性是指人们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2)创造性的主要成分:①想象。

②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③远距离联想能力。

④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43.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哪几个环节?
正确答案:陈述性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也称为描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的关键环节:概念、图式、符号及命题的学习。

44.影响态度对行为预测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态度自身特性。

①态度强度。

一般态度强度越大,理性的理由也越充分可靠,因而改变起来也越困难。

②态度向中度。

态度的向中度越高,其对于个人的意义就越重要,相应的认知与情感支持也越多,改变起来就越困难。

③态度深度。

有强烈情绪背景的态度,会存在非常强烈的、自发的态度改变抗拒反应,使人有意无意地拒绝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

(2)态度主体特性。

①个体差异。

a.年龄与性别。

年长者的态度比年轻者的态度更为稳定,更不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阶段的个体的易感性最强,其态度也最容易发生变化。

女性比男性对外界的影响更敏感,更易被说服。

b.智力水平。

通常人们认为智力水平高的人比智力水平低的人更难以说服。

c.人格特征。

态度主体的很多人格特征都会影响劝导效果,如自尊、焦虑、控制点、权威主义或教条主义等。

d.认知需要。

高认知需要的个体更经常使用中心路线或系统加工信息,他们对信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更易受到信息有效性影响而发生态度改变;而低认知需要的个体更经常使用边缘路线加工或启发加工信息,更易受到信息有效性以外的干扰线索的影响。

e.自我防卫倾向。

f.知识背景。

②心情好。

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劝导。

③承诺。

已经承诺的态度比没有承担义务的态度更难受外部的劝导影响而改变。

④态度主体与群体的关系。

个体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度、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人对群体的看法或评价均会影响态度的改变。

45.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判断与处理反移情问题?
正确答案:反移情是指治疗者自己以不适当的行为来对待来访者在治疗中的某些行为表现。

反移情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判断方法:(1)一种超出正常的强烈情感体验,特别是愤怒、恐惧、内疚、厌恶、同情或性诱惑等。

(2)发现很难集中注意于来访者,而专注于其他事物,感到昏昏欲睡或厌倦。

(3)感到不能理解、缺乏共情,与来访者争论等。

(4)感到经不起来访者的批评及处于防御状态。

(5)畏惧来访者的来访。

(6)感到来访者没有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为他所做的一切。

(7)试图以自己的知识及技术给来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8)过分专注于来访者,与他人反复讨论这一来访者,渴望或不安地期待来访者来访。

(9)关心来访者。

(10)违反惯例,如谈话比平常多或少;会谈比平时早或晚;提前、推迟、停止来访者来访等。

处理方法:(1)觉察工作:增加对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觉察,随时检视自己对来访者的感觉和情绪是否属于反移情现象。

(2)处理工作:自我分析、寻求督导帮助、参加心理咨询、转介。

46.在心理咨询中处理阻抗的策略有哪些?
正确答案:阻抗(resistance)是指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的进展,甚至使咨询难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现象。

阻抗在本质上是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是来访者的抵抗咨询的力量。


理阻抗的策略:(1)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来访者的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来访者正确地对待阻抗。

(4)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47.请举例说明使用方差分析的基本条件?
正确答案:方差分析又称变异分析,其主要功能在于分析实验数据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

其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方差的可加性原则。

方差分析适用的前提条件:(1)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2)每次观察得到的几组数据必须彼此独立。

(3)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应彼此无显著差异。

为了满足这一假定,我们可采用最大F比率法,Fmax=,求出各样本中方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通过查表判断。

48.请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
正确答案: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换句话说,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那么这个实验研究就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所以,内部效度与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关。

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①主试一被试间的相互作用:要求特征和实验者效应(控制方法:双盲实验法)。

②统计回归:向常态分布的平均数回归对有极端特性的被试有较大影响(控制方法:匹配法和协方差分析)。

③被试的一些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如性别、年龄、经验、个性等都对研究存在一定的影响。

④被试的流失。

⑤被试选择(控制方法: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⑥测验,即练习、临场经验等。

⑦成熟,即被试身心的成熟。

⑧历史,即实验时间跨度中所发生的会影响实验结果的事。

⑨仪器的使用。

⑩上述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等。

提高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的方法即根据上述内部的影响因素给出相应对策,如双盲实验、采用匹配法或协方差分析、取样时避免取样误差、尽量缩短实验进程、采用聚合交叉研究等。

49.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的产生中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从古代就开始了,但那时心理学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是在哲学的范畴里进行的。

到了19世纪中叶,心理现象的研究由于运用了实验的方法而最终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般把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看作是心理学从哲学里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渊源有两个:(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唯理论、17—18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的经验论;(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以来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

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50.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几种教学方法如下:(1)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

(2)抛锚式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该方法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

(3)随机进入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

但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4)情境性教学。

建构主义者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提倡情境性教学。

(5)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与维果茨基对社会性交往的重视以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一致的。

社会建构主义运用维果茨基的思想,重视学习的社会性,强调知识存在于社会情境之中,重视合作学习、共同发展以及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建构来传递知识。

这些思想反映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就形成了合作学习模式。

(6)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强调在读写能力的教学中教师对中介意义的共享,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社会性交互作用,既发展了教师的导向作用,又取得了师生的各自发展。

总之,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

51.市场上有Ω一3脂肪酸的药物可以帮助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可是有人用过之后认为这种药物无任何改善效果。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种药物是否对记忆力和注意力有提高效果。

请从研究题目、研究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分析等方面考虑。

正确答案:(1)问题提出:关于Ω一3脂肪酸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它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故做实验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2)实验假设:坚持吃一个学期Ω一3脂肪酸能提高高二学生的学习成绩。

(3)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

(4)选取被试:在广州市随机选择某一高中高二年级的两个班,这两个班是平行班,之前的总体成绩差不多,在接下来的一学期里,上课的老师一致。

这两个班分别是A班和B班,A班的学生服用含有Ω一3脂肪酸的胶囊,B班的学生服用安慰剂。

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
45到50人之间。

(5)实验材料:含有Ω一3脂肪酸的胶囊、前后测使用的学绩测验试卷。

(6)实验任务:验证Ω一3脂肪酸的效果。

(7)实验程序:第一,选择被试,跟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沟通,取得老师的信任和理解;第二,寻找Ω一3脂肪酸商家赞助;第三,跟班主任一起合作做出两套前后测的学绩测验试卷,并请班主任帮助施测;第四,请班主任跟踪A班学生服用Ω一3脂肪酸胶囊的实际情况,并鼓励学员坚持服用;第五,给B组服用安慰剂;第六,培训班主任,尽量减少班主任的期望效应。

(8)结果猜想:差异不显著,Ω一3脂肪酸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9)统计思路分析:①进行t检验,检测差异是否显著。

②A/A、B/B比较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A/B后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