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庄周梦蝶”英译本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学研究
《庄子》之“庄周梦蝶%英译本的对比
於丹丹
(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庄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文以《庄子•齐物论》中的寓O&庄周梦蝶”为例,对比分析其两个英译本—
—汪榕培译本和华兹生译本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指出值得商榷之处,并对今后的《庄子》寓言的英译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庄周梦蝶英译对比《庄子》
百家争鸣,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儒、道、法几大学派中,庄子学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庄子》一书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千姿百态的寓言、汪洋恣肆的文学语言、浪漫主义的手法及现实主义的描写而为世人瞩目,成为我国典籍文库中的珍宝。
这部文献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CNKI)上《庄子》研究的文,现国学者大学、文
化视角及语言学视角等方面对《庄子》英译进行研究。
本文以《庄子》寓言中的“庄”为例,对其个£本—
—华兹生1968年版和汪榕培1999年版的不同语言风格和,对今后的《庄子》研究一。
一、《庄子》及“庄周梦蝶”
庄子(369—公元前286),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子道家学派的主代人。
的代《庄子》(“”)
三篇,、外篇和个部,子的“道”家哲学思想。
在文中,《庄子》为有文学价值,以寓言代哲学的,、的手法代的,的,而是者、、永的寓言故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戴俊霞,2013:189)。
在《庄子》的众寓言中,能引人共鸣为吟咏的要数“庄”。
在这寓言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妙的文笔,通过对中变为蝴蝶和醒蝴复为的事件进描述与探讨,人可能确切的区
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的。
故事虽然短小,但融入了庄子诗哲学的精义,成为庄子诗哲学的代。
“庄”原文如下: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2周也。
俄然觉,566然周也。
不2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5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
----《齐物论》
二、《庄子》英译本简介
《庄子》一书从1881年的第一个译本到二十世纪末,共有全本和节本余种,译者来自中、、美各国,其中有外交家、汉学家和哲学家,如翟理思、理雅各、冯友兰、林语堂、、梅维恒及汪等(戴俊霞,2013:190)o本文选取1968和汪1999的两个典型本进行对研究。
1968年,著名汉学家华兹生(Burton Watson)翻译出版了“庄子全书”,该本是第四个《庄子》英语全译本,为国
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开辟了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其到了二十世纪五代英美主流传统和讲究流畅然的的影响,在忠实于原文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更注重保持译文然流畅的文以更文为(徐来,2005:20)。
流的当代英语,通,该本在注重庄子哲学思想播的时,很好地兼顾其文学感的。
因此,本是到目为的好本,已入“国文各国代书”。
汪榕培是中国著名的典籍英译翻译家,对道家著作、中国古典诗和的和研究有着的成和。
在其《庄子》的言中到,《庄子》虽然成文传入西方,但于东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及部分译文的真,弓I了和争。
因此,二世纪代初,以汪为主导的中国典籍事。
1999年汪版《庄子,》成为“大中文库”书目一。
着对语的地道、深的学和的等,汪在者创典籍
的忠实的基础上,确而地了《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是目的全本,世现了我国典籍
研究实践的成。
于其的原,汪:“以流畅的代语原作的精实,现原作的艺术风采。
”(汪榕培,1999:41)
三、译本对比分析
1.称谓词和人称的对比
和汪了的称谓词翻译“庄周”。
华兹生使用的是Chuang Chou这一的译法,第人称
2019年第%期(总第836期)攵敖冬科
叙述故事,更有利于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独立思考。
而且在此之前《庄子》已有三个译本,读者已经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完全可以理解“庄周”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汪榕培先生是在二十世纪再译经典,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使读者将意象转化到自身而有利于理解;将“庄周”译为Zhuang Zhou,既可以为中华文化中名字的发音正名,又可以使读者超出人称的界限,理解故事主人公的物与人合二为一的哲学深意。
2.叠字的翻译
字是将、音、义完全的个字在一起使用的修辞手段。
在“庄周梦蝶”的寓言中,出现了“栩栩然”和“™遽”。
“栩栩然”是蝶,悠然自得,叠音给人一意的,“”的使人到一意犹未尽的美好意境+华译为flitting and fluttering around,头韵fl--ing的音文音,读;通读者可以象蝶自 的意象之,around现"”的+汪译为f luttering,了了的意象。
对于“™™然”,华译为solid and unmistakable,对应原文叠音词,与"栩栩然”的翻译风格一致,兼顾了文的译;既了庄周意到自是庄周的现实,又读出了庄周梦中
的,遽™所的主+汪榕培用was astonished to find通俗而准确地表达了惊惶不定的感受,as a matter of fact进一步强调了客观现实。
两个译本都准
传神地译出了™™的内涵,文是华译更一+
3.选词对比
“自喻适志”意为“自己觉得很得意啊”(陈鼓应,2014:24),华译为happy with himself and doing as he pleased,用对称的构和化的语言再现了蝶自其乐的惬意之情+而汪译则是将此意象融入两句中"...happily here and there.I was so pleased that I forgot that...”,其中pleased与前一-句的happily成对应,so...that...句型了蝶自得其乐的忘我惬意之情,forgot照应了上文“自喻适志”的意,了文的内涵。
从该句的译可以看出两个译本是在准确文含义的了意象的传递。
“物化”是中国古典文艺、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
物化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互化,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
在陈鼓的“庄子今注今译”中,物化加了引号,作为专有名词标注。
华译本用Transformation of Things,把物化作为哲学概念、专有名词,故而大写;汪译本用transformation of things,《庄子》的译介始于1881年,且已有多个译本,读者对于中国古代和文化的了解也逐渐加深,“物化”从最初的范畴转变为当代读者能够理解的概念。
因此,无论采用大写是小写,影响文内涵的+
4.句式的对比
“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此句的翻译两个译本采用了的句式$华译将文的问句改用陈述句式译,考虑到了其译文的下文顺应关系;汪译则使用了问句,仅文的句式对应,而且将读者放置在一个问题回答者的位置,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动地思考,融入寓言故事的意中$
从内容看,此句的意思是: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陈鼓,1983:94)?汪译为"Did Zhuang Zhou dream of the butterfly or did the butterfly dream of Zhuang Zhou?”其中"dream of”意为"梦见",并有文“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蝶”的意思,此是译,译者理解出现,$
寓言中的蝶是一个象,其超的精,充满自束的情,是庄子人精神的映射。
华译a butterfly,不定冠词泛指庄周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汪译the butterfly,冠词特庄周之前梦见的那一只蝶。
此句笔者认为个译文有,考译文:We do not know whether it was Chuang Chou dreaming that he was a butterfly or whether it was the butterfly dreaming that it was Chuang Chou(Fu Yu-lan,1989-56).先生是从的角度翻译《庄子》,且义理于象的注,所以译本的理解是的$汪译本是以的《庄子注》为本和今译的,于译者所考的注本,对文的理解也有所$
总之,华译和汪译力图忠实地再现原文的用心是毋庸置疑的,个译本都体现了较高的译介$华译本使用了的现代英语,成对词的使用使译文读,通;句式现了现代散文语的特征,对构的运用赋了译文文,完成了寓言的文本意义和内涵的再现。
汪译本现了其直译意译、流畅自、、意的译文,最出的特是采之化之为的英语,再现文的意$,华
生因到其经和其译语言范的影响,在
《庄子》生思,华译本于汪译本。
四、结语
《庄子》仅是一作,且是一文$一个多世纪以,其译放,个译本都有其自的特,庄子的思到$,我加译本的理工作,多译本(文)的对,指出各译本的译中出现的问题,译名一和译问题,加对《庄子》寓言译的$,代的译者有有出的译本,更泛的语读者更全了解庄子的思和《庄子》高的文艺,大精的中国文化在的$
参考文献:
[1]Fu Yu-lan.A Taoist Classic:Chuang-Tzu[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89.
[2]陈鼓应,林光华.庄子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汪榕培.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庄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4]文军,甘葭.国内《庄子》英译研究:回顾与前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5):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