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应急处理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工程应急处理预案
一、前言
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道路、桥梁、
排水、供水、供气、供热等多个领域。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环境复杂、
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类突发事件。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市政工程建设、维护和管理过程
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应急处理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始终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加强日常预防工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做到
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应对突发事件。
(四)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市政工程应急指挥中心,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市住建局、交通局、公安局、卫健委、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市政工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研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协调调配应急资源;发布应急指令等。
(二)现场指挥部
在突发事件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由市住建局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
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应急指挥中心制定的应急处理方案;协调现场各救援力量;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等。
(三)各成员单位职责
1、市住建局:负责组织协调市政工程建设、维护和管理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市政工程相关技术支持。
2、市交通局:负责保障应急救援交通畅通,组织协调交通运输力
量参与应急救援。
3、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疏导交通,保障应急救援
道路畅通。
4、市卫健委:负责组织医疗救援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5、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综合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导督促相关部
门和单位落实应急措施。
6、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应急救援相关工作。
五、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
施工操作流程。
2、定期对市政工程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消除
安全隐患。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
能力。
4、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二)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市政工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根据突发事件的可能发生程度、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
预警信息通过广播、
电视、网络、短信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
六、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一般突发事件由
事发地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应急处理;较大突发事件由市应急指挥中
心组织应急处理;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在上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组织应急处理。
(二)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
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初步处理措施等。
市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
(三)应急处置
1、抢险救援
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营救被困人员,转移受伤
人员,扑灭火灾,排除险情等。
2、交通管制
对事件现场及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疏导交通,保障应急救援车
辆和人员通行。
3、医疗救护
组织医疗救援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救治,确保受
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环境监测
对事件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防止环境污染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5、社会稳定
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安抚群众情绪,及时发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
关切。
(四)应急结束
当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得到妥善救治,环境得到有效
治理,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经应急指挥中心批准,应急响应结束。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理
对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和救助,做好遇难者家
属的安抚工作。
(二)事故调查
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三)恢复重建
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受损的市政工程设施进行恢复重建,尽快恢
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八、保障措施
(一)应急队伍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二)物资装备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
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三)资金保障
设立应急专项资金,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需求。
(四)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救援力量之间
的通信畅通。
(五)技术保障
加强市政工程应急处理技术研究,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九、宣传教育与培训
(一)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市政工程应急处理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培训
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十、附则
(一)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市住建局负责制定和修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和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责任追究
对在市政工程应急处理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市住建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