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修饰与染色体结构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体结构调控组蛋白是一种核心蛋白质,占据了染色体的很大一部分,并且与DNA组成核小体,以此来维护基因的稳定性和遗传性。
然而,在维护基因的同时,组蛋白也承担着染色体结构调控的任务。
组蛋白修饰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结构调控机制,它通过改变组蛋白结构,来影响基因的表达以及DNA复制和修复等基本生物过程。
组蛋白修饰的类型
组蛋白修饰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化学修饰,包括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等;另一类是DNA结合蛋白修饰,主要是指嗜银蛋白和其他染色体建模蛋白对组蛋白的结合方式。
这些修饰可以单独或组合出现,不同组合方式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化学修饰主要是指发生在组蛋白N端的修饰。
组蛋白N端是一个富含天冬氨酸(D)和赖氨酸(K)的区域,不同的修饰就是发生在这些D和K上的化学反应。
磷酸化通常由激酶来完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产生松弛染色质的效果,例如由或激素诱导的激酶呈现的PTM,可以促进转录的开展。
甲基化是指添加在K上的甲基基团,它通常与静默染色质有关系,例如在缩合染色质区域上的H3K9甲基化;乙酰化是指添加在K上的乙酰基团,在某些情
况下可以调控转录的激活,例如在DNA缺陷诱导的
H2AX^Ser129的乙酰化。
DNA结合蛋白修饰主要是指嗜银蛋白等啮齿动物的染色体建模蛋白和非啮齿动物的轮廓蛋白等分子。
这些蛋白质与组蛋白的结合将影响其结构,例如可以导致染色质的松弛或紧缩;此外,它们还可以通过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组蛋白修饰与转录因子
组蛋白修饰与转录因子是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组蛋白修饰对于调控基因的表达有重要作用。
转录因子是一类特定的蛋白质,它通过与基因的DNA序列相结合来调节基因的表达。
转录因子最早被发现是与RNA聚合酶Ⅱ(RNAPⅡ)结合,这是因为在大部分真核生物中,RNAPⅡ与转录因子一起调节转录。
然而,转录因子并不是唯一与组蛋白修饰相互作用的分子。
很多研究表明,在转录开展过程中,多种组蛋白修饰的调节方式都与转录因子的存在和活性相关。
例如,甲基化可以影响核心转录因子结合DNA的亲和力,从而调控转录的激活或抑制;而乙酰化可能影响转录因子从建模区域到开放区域的转移,从而调节
基因的表达。
此外,一些程序性基因转录的启动和终止还需要组
蛋白修饰对转录因子的抑制或激活等等。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结构的变化
组蛋白修饰不仅与基因表达水平有关,同时还影响染色质的结
构变化。
在染色质的复制过程中,组蛋白的乙酰化方式可能会影
响DNA复制和修复的效率。
例如,H3K56Ac乙酰化的外显子区
域不仅促进了DNA复制起始点的维护,同时也可以防止DNA损
伤损害DNA的复制效率。
在染色质的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不同的
组蛋白修饰方式将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此外,组蛋白修饰方式还可以影响染色质区域的可及性。
例如,组蛋白H3的乙酰化、磷酸化和甲基化等修饰方式将影响染色质在核内的受到捆绑和核内转移的效率。
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组蛋白
修饰将影响染色质区域的可读性,从而影响转录的激活和抑制等
生物学过程。
总结
组蛋白修饰是一种重要的基因结构调控机制,它通过改变组蛋白结构和可及性,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DNA复制和修复等基本生物过程。
化学修饰和DNA结合蛋白修饰是组蛋白修饰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出现,产生不同的影响。
组蛋白修饰不仅与基因表达有关,同时也在复制和修复过程中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变化和可读性。
因此,对于组蛋白修饰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