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期间的体温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⒋胃肠出血:低温术后一周发生胃应急性溃疡、或 小肠动脉栓塞
⒌酸中毒:低温时组织灌注不足、氧供减少引起代 谢性酸中毒
编辑版ppt
14
谢 谢!
编辑版ppt
15
2.环境因素: 3.麻醉作用:区域阻滞和全麻均易发生 4.手术输血输液等因素:皮肤消毒、冷液体冲洗胸
腹腔、大量输入冷的液体和血液
编辑版ppt
3
二、 围术期保温
1.术前评估和预热 2.体表加热 3.输入液体加温
编辑版ppt
4
第二节 围术期体温升高
一 、围术期体温升高的原因 1.病人因素:严重感染、脓毒症、脱水、甲亢危象、嗜铬细
编辑版ppt
7
㈡神经外科手术
低温降低脑的代谢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降低脑血 流量和颅内压,有利于颅内手术施行。浅低温对脑组织有 保护作用,适用于可能需要暂时阻断局部循环,控制出血 的病人
㈢其他
⒈肝和肾的手术
⒉创伤大、出血多的手术
⒊控制高温:适用于麻醉期间各种因素引起的体温升高
⒋脑复苏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6
第三节 人工低温
一 、低温的适应症
低温的特点:①耗氧量、代谢率随体温下降而下降;②心 脏作功减少;③减少麻醉药用量;④抑制酶的活性和细菌 的活力;⑤有抗凝作用,但不延长出血时间
临床麻醉中低温主要适用于
㈠心血管手术
应用广泛,低温与体外循环结合扩大了低温在心血管手术 中的应用范围,降低氧耗,减少灌流,减少血液的破坏, 主要适用于需要阻断循环的复杂的心内直视手术和大血管 手术
麻醉期间的体温管理
编辑版ppt
1
目的要求
熟悉围术期体温下降或升高的原因 及其防治
了解低温在麻醉中的适应症、禁忌 症、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了解降温复温的方法、监测及注意 事项
掌握低温的适应症、并发症
编辑版ppt
2
第一节围术期体温下降
一、围术期体温下降的原因
1.病人自身因素:老年人、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危 重病人、极度衰弱病人、皮肤完整性受损病人、 粘液性水肿、肾上腺功能不全病人
8
二、降温、复温、监测及注意事项
㈠麻醉处理
㈡降温方法
⒈体表降温
⑴水浴或冰屑降温法:有冰屑的冰水,水温0~40C (儿童2~ 40C ),身体大部分浸泡在冰水中, 待食管温度降到34~33 0C 时停止。降温时注意 保护心前区、耳廓、指趾、会阴等末梢部位。适 用于心血管或颅脑外科的手术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三)复温
①体表复温,复温时水温不宜超过450C, 常用热水袋、电热毯、变温毯
②胸腔或腹腔用40~45ºC盐水复温
③体外循环下血液复温,水温与血温的差 不宜超过8~10ºC。体温达到32ºC以上,停 止复温
编辑版ppt
11
(四)监测 ①体温监测:常用的有鼻咽、食管、直肠和
血流温度 ②循环监测:常规监测心电图和血压 ③尿量、电解质和血气的监测
编辑版ppt
12
三 低温期间的注意事项 ⒈避免御寒反应 ⒉冰水浸浴时特殊部位的保护 ⒊体表复温时水温不宜超过45ºC,注意反应
性高热、心律失常和低血压 ⒋避免身体各部位温差太大 ⒌防止室颤和脑损害
编辑版ppt
13
四 、低温的并发症 ⒈御寒反应:耗氧量增加
⒉心律失常:最严重的是室颤 ⒊组织损伤:降温是预防冻伤,复温时预防烫伤
⑵冰袋、冰帽降温法:冰袋置于大血管浅在部位,头部带冰 帽或浸于冰槽中,适用于婴幼儿,也可作为降温的一种辅 助手段。常用于脑复苏、术中高热、 严重感染等
⑶变温毯降温法:主要用于浅低温或低温的维持
2.体腔降温:胸、腹腔手术时用0~40C无菌生理盐水灌洗胸、 腹腔
3.体外循环血液降温法 4.体外循环与体表降温相结合的方法 5.静脉输入冷液体(4~60C)降温
胞瘤急性发作 2.环境因素: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过高、无菌单覆盖、手术灯
照射 3.麻醉因素:麻醉过浅、抗胆碱药应用不当、二氧化碳蓄积 5.手因素:骨水泥置入、脑科手术操作、输血输液反应 6.手术中保温措施不当 7.恶性高热
编辑版ppt
5
二 、围术期体温升高的防治
1.连续监测体温 2.术前正确选用抗胆碱药物 3.手术室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4.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5.避免医源性体温升高 6.高热时有效的物理降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