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3-05-20T10:45:43.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肖红裴松霞常际平[导读] 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效果比使用常规方法检测的明显,敏感度高,在临床应用上也有使用价值。
肖红裴松霞常际平(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450053)
【摘要】目的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方法将利用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的患者的结果和利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的患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判定与常规的检测方法相比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效果。
结果 72例患者中可以参与评估的有312支冠状动脉血管,256层CT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和诊断符合率:轻度狭窄分别是99.0%、97.0%、81.3%、59.1%、81.3%;中度狭窄分别是、97.0%、96.6%、81.8 %、80.0%和81.8%;重度狭窄分别是96.4%、96.4%、91.3%、91.3%和91.3%。
经对比,256层CT检查有23支误诊为冠状动脉狭窄。
结论 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效果比使用常规方法检测的明显,敏感度高,在临床应用上也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 256层CT诊断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是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本文将用对比的方法研究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33名进行256层CT冠状动脉检测成像的患者中,选择80名冠状动脉造影者进入本次对比研究中,在80名患者中排除曾经做过支架植入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8例患者,最后剩下7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本次对比研究。
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2岁,心率为43~119次/分,平均心率是(72±12)次/分,心率平均浮动(2.3±4.9) 次/分。
1.2方法
72例患者,全部使用25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扫描。
在扫面前做好位置的标准摆放,显示正常心率波动后方可进行扫描。
检查从气管分叉下方开始至膈肌再到整个胸部。
采用含碘对比剂和生理盐水同时双筒注射的方式,扫描时间为8s。
[1] 1.3观察指标
通过分析检查后的图像,挑选出对此次研究具价值的患者检查图像,分析左冠脉主干,右冠状动脉以及左前降支的病变情况。
如果一支血管内有出现多处狭窄甚至狭窄程度严重,那么就可以归结为重度病症。
冠脉狭窄程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S = (1-Ds×2/Dn+Df)?100%[2]
S:冠脉狭窄程度
Ds:狭窄段最狭窄处内径
Dn:狭窄段近端正常血管内径
Df :狭窄段远端正常血管内径
利用公式的计算来判定出血管的狭窄程度。
按照狭窄的程度的轻重可以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判定标准为小于50%的为轻度狭窄,51%~75%为中度狭窄,76%~100%为重度狭窄。
1.4统计学分析
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为依据,判定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不同斑块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
2.结果
在具有评估意义的300支冠状动脉里,常规检查正常的患者是164支,256CT检查的正确的有152例,轻度误诊8例,中度误诊2例,重度误诊2例。
常规检查的轻度狭窄有18支,256CT正确诊断的有12支,3支误诊为轻度狭窄,2支误诊为中度狭窄,1支高估为重度狭窄。
常规检查的中度狭窄有56支,其中256CT检查正确的有46支,漏诊4支,轻度误诊3支,高估为重度狭窄的有2支,高估为重度狭窄的1支。
常规检测为重度狭窄的有62支,其中256CT检查正确的有55支,漏诊3支,轻估为轻度狭窄的有2支,误诊为中度狭窄的有2支。
与常规的检查结果相比,256CT共有23例误诊[3]。
两者对比图如表1:256层CT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如表2。
3.讨论
在医学领域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一直以来是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主要手段,但是这一传统的检测方法不但费用较高,一般的家庭难以接受,最重要的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伴有并发症甚至是一定程度的致死率[4]。
相比之下256层CT冠状动脉的检测费用较低效果较为准确,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并且通过本文将256CT检查法和常规的冠状动脉检查的方法进行对比得出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在临床上是有应用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洪澄.冠状动脉狭窄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7) : 605-608.
[2]朱皓.16层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与导管法造影的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5,20(3) : 190-194. [3]陈杰.MSCT冠状动脉钙化与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5,20(3) : 205-208. [4]蒋学祥.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