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农业遗产传承农耕文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的保护与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农业遗产传承农耕文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的
保护与传承
摘要:2017年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
文化遗产名录,在悠久的农耕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章丘
人民在充分挖掘遗产地得天独厚的大葱种植条件,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造就了章丘大葱栽培系统,成就了
传统农业的一个典范:一是传承了两大特色地方品种,“大
梧桐”和“气煞风”;二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耕作方式;三是在这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
一代代章丘人民的文化生活,滋养了一代代章丘人民的精神
意志。

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遗产地从政策、规划、多元主体、科技支撑、资金扶持及品牌建设方面
做了一系列科学探索,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东章丘大
葱栽培系统的传承与保护中,赋能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章丘大葱栽培系统保护与传承
章丘大葱有着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至公元1552年被明
世宗御封为“葱中之王”。

经过多代提纯复壮,如今章丘大
葱主要栽培品种为大梧桐和气煞风。

品种、技术、土地、泉
水、生态五大要素聚集,造就了“葱中之王”高、大、脆、白、甜的独特品质,2017年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是人类农业文明的精华,承载着各国的历史文化,传承着民族精神,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1]在悠久的农耕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章丘人民在充分挖掘遗产地得天独厚的大葱种植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造就了章丘大葱栽培系统,成就了传统农业的一个典范:一是传承了两大特色地方品种,“大梧桐”和“气煞风”;二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耕作方式;三是在这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一代代章丘人民的文化生活,滋养了一代代章丘人民的精神意志。

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品种资源、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和系统结构功能目前仍可发挥重要作用。

[2]为保护好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章丘区按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落实《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对遗产进行了保护与利用。

一、《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管理办法》制定与实施
从遗产的管理原则、管理主体、保护与利用办法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在遗产地设立醒目标志,并设立章丘大葱文化博物馆,宣传章丘大葱栽
培系统的内涵、技术、景观资源、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及发
展变迁。

二、规划先行
围绕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分别制定了《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济南市章丘区农业产业发展若干政
策(试行)》;《章丘大葱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并由省
政府发布实施;《章丘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
(2022-2026)》等,规划先行,引导遗产实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管理的立体格局。

形成以章丘区人民政府为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总牵头、区农业农村局为牵头单位、协调区文旅局等区级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街道办事处及区大葱产业协会为责任单位的多元管理
格局,通过项目实施、管理指导等方式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广大大葱种植户积极参与到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来。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保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药物研究院等建立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院士
工作站,成立章丘大葱科技创新团队,围绕章丘大葱品质提
升、产品研发、品牌宣传、生产模式革新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保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五、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系列保护发展项目
(一)实施大葱目标价格保险项目。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调推进”的原则,建立章丘大葱目标
价格保险机制,保障葱农生产成本,增强葱农抵御市场风险
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实施大葱特色产业振兴项目。

依托济南市特色产业振兴项目,按照
“一个品牌,两区共建,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推动章丘大葱品牌提升,推动
产业链条延伸,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传统种植保护,延续章丘大葱特色
特性。

为传承章丘大葱独特的耕作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章丘区以绣惠女郎山
为核心,建立万亩传统种植保护区,建设大葱良种繁育基地,重点保护发展“大
梧桐”“气煞风”两大地方品种,筛选出能够完全体现章丘大葱品种独特性的大
葱品系,保留深开沟、高培土、精耕细作的传统栽培模式。

二是加强现代生产示
范区建设。

补齐传统散户种植生产投入高、市场效益低的短板,聚力建设章丘大
葱现代生产示范区,不同规格鲜食大葱、葱油胶囊、葱油、葱酱、大葱系列美食、大葱预制菜、脱水葱、葱花蜂巢蜜等系列产品不断涌现。

三是布局三产,实现三
产融合发展。

在保护传统种植的基础上,结合章丘大葱文化博物馆建设、女郎山
葱岭郊野公园生态提升工程、王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接续打造了智慧农业系统、大葱精品馆、“大葱小村”旅游服务中心,开发多条大葱主题旅游线路。


时开发一系列大葱表情包、特色包装、IP形象、大葱主题数字创意产品等一批有
颜值、有特色、可落地的大葱文创产品近200件,将龙山文化、泉水文化巧妙融
入章丘大葱系列产品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带有观赏价值,发挥章丘大葱文化软
实力在提升市场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施科技研发及推广项目。

实施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转化项目、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种质资源提升项目等
10余项科技研发及推广项目,为章丘大葱文化遗产的活化保
护提供科技支撑。

六、突出品牌化运作,拓展大葱市场空间
(一)抓认证,提升竞争力。

2019年成功申请包括葱小白、葱小玉等在内的
商标20项,并获大葱包装盒、葱小白、葱小玉玩偶三项外观设计专利,为章丘
大葱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抓推介,提升知名度。

连年举办大葱节,积极邀请各级新闻媒体,参
加省市、国家各级展会,广泛宣传和推介“章丘大葱”品牌。

同时提升葱农的品
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引领大葱行业健康发展。

2020年章丘大葱以2.532的高度成
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为章丘大葱走向全球开具了一张特别通行证。

(三)抓“联姻”,提升影响力。

与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合作举办全国葱
姜蒜生产全程机械化专题研讨会2场,与中国网库合作,建设“中国大葱产业互
联网总部基地”,与五洲传播中心物媒国际传播平台合力打造“乡村产业物媒”
系统,与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泉韵历山合作举办中国葱乡(章丘)青
年文创营,为推动章丘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和章丘农业特色品牌推广提供
了强大助力。

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可以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农民生活富裕。

[3]随着山东章丘大葱
栽培系统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遗产地不断加大
大葱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为实现遗产地文旅融合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化价值不断凸显;同时随着遗产地大葱
绿色生产,遗产地生态环境得到提升,遗产核心区女郎山被
打造成大葱主题郊野公园,生态价值不断提升;为实现遗产
的可持续发展,章丘区积极推动大葱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加强品牌建设,遗产经济价值不断提高。

在遗产的保护与发
展过程中,遗产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经济价值又不断赋能
遗产地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而以产业振兴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在协调发展、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原则下,遗产地居民的
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传宝,孔歌,张悦,刘刚. 多国努力发掘农业文化遗产多方面价值[N]. 人民日报.
[2][1]刘某承,苏伯儒,闵庆文,李文华.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运行机制与实施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
究,2022,43(04):551-558.
[3]王绍芳.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05):3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