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二节古今言殊_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主题展示

引子感悟

“秀才买柴”―→汉语的演变⎩⎨⎧ 古:口语

今:书面语

活动探究

要点归纳

1.下面对汉语演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由于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也逐

渐变成了一般人不懂的书面语。

B.汉语的演变包括语音的演变、词汇的演变和语法的演变。

C.语音的演变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节组合规律的变化。

D.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平”指平声字,“仄”包括上声、去声、入声的字。入声

调在现代已经彻底消失,并入“平、上、去”等声调了。

解析:选D D项,入声调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但在粤语等方言里还存在。

2.下面对汉语语法的演变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而状语常常要放到动词后,有时定语为了强调也放到中心词的后面。

B.许多句式古今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如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是“……者,……也”,现代汉语必须用动词“是”;被动句,现代汉语一般用“被”,而古汉语却常用“为”和“见”等。

C.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是很普遍的,常见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而现代汉语基本没有这种词类活用现象。

D.在汉语的演变中,语音、词汇比较稳定,发展变化慢,而语法则发展快,古今变化大。

解析:选D D项,词汇相对不稳定,发展变化快。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汉语中“其”的一个重要用法就是作表示领有的第三人称代词,现代汉语里“各得其所、自得其乐、自圆其说、望其项背”等成语中的“其”就是这一用法。

B.“窥”在古代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的意思,如成语“管中窥豹”。从这个意思还引申出了“暗中查看”的意思,保留在“窥测、窥察、窥度、窥视”等词语中。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句子格式,“吾与徐公孰美”与现代汉语句子的格式也不相同。

D.“忌不自信”是古代的说法,现代的说法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解析:选C C项,“吾与徐公孰美”与现代汉语句子的格式相同。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跟其他语言一样,语音、词汇、语法等也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B.当人们用现代语音读古人的诗时,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一般来说,这并不是因为古人用错了韵,而是因为古今汉语的语音已发生了变化。

C.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大部分词语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D.古代汉语表示行为的数量,一般是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后面,如“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七遇”是“交战七次”。

解析:选D D项,应该是“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前面”。

5.在下列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古代汉语中表示“行走”的词因使用场合和方式不同而有区别:在室中慢步走叫“跱”,在堂上中步走叫“________”,在堂上举足徐行叫“________”,在门外快走叫“________”,在中庭快走叫“________”,在大路上疾行叫“________”,在草丛山林中走叫“________”,在水中走叫“________”,等等。

答案:行步趋走奔跋涉

些主要的区别。对应的高考考点主要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考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近几年,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涉及面进一步拓展,复习过程中只注意《考试说明》规定的常用实词还远远不够,常见实词应引起高度重视。虚词的考查也相对集中,规定考查18个,另外也要注意一下规定外的虚词,如“见”“已”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很少直接设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文言文的翻译,分数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例]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常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