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部编版必修上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
说明:最新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教材,共编排了十首古诗词,四篇古文。

精心编辑了全册古诗文的理解性默写,后附有答案。

古诗词、古文目录:
一、芣苢/《诗经.周南》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
三、短歌行/曹操
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六、登高/杜甫
七、琵琶行/白居易
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十一、劝学/荀子
十二、师说/韩愈
十三、赤壁赋/苏轼
十四、登泰山记/姚鼐
古诗词诵读
十五、静女/《诗经·邶风》
十六、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十七、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十八、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一、芣苢/《诗经.周南》
【习题】
默写: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2、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

【参考答案】
默写: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2、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
理解性默写:
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
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

7、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8、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
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
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8、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
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四、《归园田居》其一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的句子是:,。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3.《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
子:,。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7.《归园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
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子: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7.《归园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
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五、《梦游天姥吟留别》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
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

”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
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
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
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

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
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六、《登高》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
是:,。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
是:,。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
些句子是:,。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
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
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
浊酒杯。

七、《琵琶行》白居易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
是“,。


3、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4、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

5、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 ,。

6、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_ ,。

7、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8、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
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4、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5、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
衫湿。

6、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
人拍案叫绝。

8、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八、《念奴娇赤壁怀古》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把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对逝去历史人
物感怀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
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度的句子是:,。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江水面对直插高空的石崖,拍打江岸激起白雪似的浪花的句子是:,,。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江涛转向赤壁战争遗迹,为歌颂周瑜埋下了
伏笔的句子是:,,。

5.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再现“以少胜多”的
战例,艺术地写出周瑜才能的句子是:,,。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青春得意、气度
雄伟的句子是:,,。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在对历史人物敬仰中也包含了其对现实的不满。

他深感不能像周瑜那样遇到明君圣主而建立功业因此自嘲的句子是:,,。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把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对逝去历史人
物感怀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
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度的句子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江水面对直插高空的石崖,拍打江岸激起白雪似的浪花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江涛转向赤壁战争遗迹,为歌颂周瑜埋下了
伏笔的句子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再现“以少胜多”的
战例,艺术地写出周瑜才能的句子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青春得意、气度
雄伟的句子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在对历史人物敬仰中也包含了其对现实的不满。

他深感不能像周瑜那样遇到明君圣主而建立功业因此自嘲的句子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
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三句勾勒了刘裕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从眼前斜阳照射的街道和树木写去,
又想起了跟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风流人物的句子是:,,。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无比沉痛的感到人们对失败的历
史和分裂的局面渐渐的不以为然的句子是:,,。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而败
北的典故,表达对韩侂胄轻率出兵北伐的认识和意见的句子是:,,。

6、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中,辛弃疾运用典故,在豪壮中透出
激愤,表达无限悲哀的句子是:,,。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刘宋旧事暗喻南宋不堪回首的社会
现实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
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三句勾勒了刘裕英雄气概的句子
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从眼前斜阳照射的街道和树木写去,
又想起了跟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风流人物的句子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无比沉痛的感到人们对失败的历
史和分裂的局面渐渐的不以为然的句子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而败
北的典故,表达对韩侂胄轻率出兵北伐的认识和意见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6、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中,辛弃疾运用典故,在豪壮中透出
激愤,表达无限悲哀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刘宋旧事暗喻南宋不堪回首的社会
现实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它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
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
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这七组十四个叠字是:“,,。


2、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
子是:“,。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
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

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
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它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
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
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这七组十四个叠字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
子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
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

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
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十一、《劝学》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
是:,。

,。

2、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
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
是:,。

3、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
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
以说理的句子是:,;,。

4、《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
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5、《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
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
是:,。

6、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
成就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
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
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
以说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
远大目标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
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
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十二、《师说》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
标准:“,,,。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
师的荒谬心态。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6、“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
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致。

十三、《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
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
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4、《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5、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6、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7、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8、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9、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10、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