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比较同一化学反应的快慢应取同一参照物. 即要将 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 化学反应速率。 ⑤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因此,不能用它们 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1、4NH3+5O2 = 4NO+6H2O 若反应速率分 别用vNH3 ) 、v(O2 )、 v(NO )、 v(H2O )表 示正确关系是( D A、4/5 v(NH3 ) =v(O2 ) B、5/6 v(O2 ) = v(H2O ) C、2/3v(NH3 )=v(H2O ) D、4/5 v(O2 ) = v(NO )
AD.有H2放出的a极为电池的正极
B.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 ===4OH-
C.正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 ===2H2O 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金属跟接触到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接触到的电解质溶
定 的物质直接发 液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较活泼金属原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
判断:正负极和电子流向
(从活泼性比较、电子得失、氧化还原反应等多角度判断
原 工作原理:(总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
(还原反应
应 总反应:Zn+2H+=Zn2++H2↑
离子方程式
Zn+H2SO4=ZnSO4+H2↑(化学方程式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 C.D.G
Zn
Cu
A
B
C
D
Zn
Cu
E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 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 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 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为 a>c>d>b 。
+H2↑
O2===2FeOH)2
二、金属的防护 1.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应用 原电池 原理让被保护金属作 正极,另找 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 负 极
2.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制成防腐合金如不锈钢。
3.加保护层 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
镀
1.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
变化成 速 速率 率系 系数 数形式后,再做判断
比较反应的快慢应取同一参照物且单位相 同 2、 反应 A + 3B 2C + 2D 在四种不同 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v(A)=0.3mol/(L·s
(2)v(B)=0.6mol/(L·s)
(3)v(C)=0.2mol/(L·s)
(4)v(D)=0.45mol/(L·s)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1)—>—(4—)>—(2—)>—(—3)—
AC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 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
反应
碱性锌锰干电池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负极是Zn、正极是MnO2 、电解质是KOH
负极:Zn+2OH--2e-=ZnOH)2
酸性 O2+4H++4e-= 2H2O
常见燃料:H2、NH3、CO、CH4、CH3OH等
CH4-O2燃料电池: 碱性介质:
总的离子方程式为:CH4 + 2O2 +2OH-= CO32-
+ 3H2O 负极:CH4 + 10OH- - 8e- = CO32-+ 7H2O 正极:2O2 + 4H2O + 8e- = 8OH- 酸性介质:
ΔH=-
C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已知2H2(g)+O2(g)===2H2O(g) ΔH=-
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 Δ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 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 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 ===NaCl(aq)+H2O(l) ΔH=-57.4 kJ/mol D.已知2C(s)+2O (g)===2CO (g) ΔH
正极:2H++2e- ===H2↑
两种腐蚀往往同时发生,只是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 联系
蚀更普遍、危害更大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负极 Fe-2e-===Fe2+ 2Fe-4e-===2Fe2+
电极 反应
正极 C
总反 应
2H++2e-=== H2↑O2+2H2O+4e- ===4OH-
Fe+2H+=== Fe2+ 2Fe+2H2O+
的是
C)
C 2.下列关于钢铁吸氧腐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为负极 B.在正极上 O2 被还原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 D.与析氢腐蚀相比都是铁被氧化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vB
Cn/V t t
∆C:浓度的变化量常用单位:mol/L(注意气体和溶
液都可以用此表示浓度;
注意单位
单位:
2.25s
5、确定化学方程式
V
6 4
XY X + 3 Z
2Y
2
Z
t
2、
影响化 学反应 速率的
因素
内因
(主要因素
外因
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 通常增大到原来 的2~4倍
反应物本 身的性质
浓度 温度
催化剂
压强 颗粒大小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几种情况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 度改变。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 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 (1)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由于改变压强时, 反应物浓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对化学反应 速率无影响。 (2)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3、下列各组②热化③学④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
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 ΔH2
③②H2SS(g((gs)+))++12OOO222(((ggg)))=========HSS2OOO2(2(l()gg))
ΔH3 ΔHΔ5H4
则总的离子方程式为:CH4 + 2O2 = CO2 + 2H2O 负极:CH4 - 8e- + 2H2O = CO2 + 8H+ 正极:2O2 + 8e- + 8H+ = 4H2O
5、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 池,该电池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 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 间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多孔电极a、b均 不参加电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物的量 可燃物为1 mol 不一定为1 mol
生成物的量 不确定
生成的水为1 mol
不同点
101 kPa时,1 在稀溶液里, mol纯物质完 强酸与强碱发
含义 全燃烧生成稳 生中和反应生
定的氧化物时 成1 mol水时所
所放出的热量 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的测定 1.中和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其ΔH<0
2.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 酸和浓碱在稀释时会放热。 3.只有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才能保 证H+aq)+OH-(aq)===H2O(l)的中 和热为57.3 kJ/mol,而弱酸和弱碱 在中和反应中电离时吸收能量,其 中和热一般小于57.3 kJ/mol。
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要点一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
特别提醒:1)物质键能越小破坏它需要的能量 就越小,稳定性越弱,说明本身具有的能量 越高;反之物质键能越大,破坏它需要的能 量就越大,稳定性越强,说明本身具有的能 量越低 (2)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3、将 1 mol N 2 和 3 mo l H2 混合在 1 L 容器 里 反应进行1 min 后,压强变为原来的 75%,
求该反应的 V (N H3
1mol/L·min)
4、已知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氨气的浓度增
加到 0. 6 mol / L ,VH2)= 0.4 mol / (L·s) 求反
应时间
反应热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 质的量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 倍,则ΔH也要加倍尤其是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反应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直接相加减,化 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 (2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 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 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按所给形式 反应完全时的反应热。 (4)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3、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 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
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D
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 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
A
A
B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 D、A是银,B是铁,C为AgNO3溶液 C
4、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 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 液为KOH,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中的括号
(1 mol•L-1•S-1 也可写作:mol/(L•S )
(2) mol•L-1•min-1 ,也可写作: mol/L•min)
注意:①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②反应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浓度变化量比=物质的 量变化量比
③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 其数值是可以不同的,但是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个 反 应速率。因此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说明用哪种物 质来做标准。
电 池
分析常见、简单电池工作原理
设计简单电池
应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用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判断溶液pH变化
原电池工作原理:
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Zn-2e-=Zn2+
2H++2e-=H2↑
电解质溶液
阴离子
阳离子
电 负极:Zn-2e- = Zn2+ (氧化反应
极 反
正极:2H++2e- = H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
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要点二 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
燃烧热
中和热
能量变化 相同点 ΔH及其
单位
放热反应 ΔH<0,单位均为kJ·mol-1
正极: 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应: 2MnO2+2H2O+Zn=ZnOH)2+2MnOOH
蓄电池放电过程工作原理 充电电池:二次电池
负极:Pb Pb-2e-+SO42- =PbSO4 正极:PbO2
PbO2 +2e - +SO42-+4H + =PbSO4 +2H2O
义 生化学反应引
子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引起的腐蚀
起的腐蚀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金属与干燥气 条
体或非电解质 件
直接接触
水膜中溶有O2,呈 极弱酸性或中性
水膜酸性较强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反应式 (以铁腐 蚀为例)
2Fe+3Cl2 ===2FeCl3
负极:Fe-2e-===Fe2+
正极:2H2O+ O2+4e- ===4OH-
2PbSO4
+2H2O
充电
放电 Pb
+
PbO2
+2H2SO4
镍镉电池:负极:Cd 正极:NiOOH)
电解质:KOH溶液
锂电池: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负极:锂
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① -) Pt│H2│H+│O2│Pt (+) 负极Pt):2H2-4e-=4H+ 正极(Pt):O2+4H++4e-=2H2O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②-) Pt│H2│OH-│O2│Pt (+)
负极Pt):2H2- 4e- + 4OH- = 4H2O 正极(Pt):O2+ 2H2O + 4e- = 4OH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的书写 先写总反应:燃料在氧气中的燃烧
若有CO2生成且电解质为强碱时, 考虑CO2+2OH—=CO32—+H2O 正极反应: 碱性O2+2H2O+4e-=4OH-
1、4NH3+5O2 = 4NO+6H2O 若反应速率分 别用vNH3 ) 、v(O2 )、 v(NO )、 v(H2O )表 示正确关系是( D A、4/5 v(NH3 ) =v(O2 ) B、5/6 v(O2 ) = v(H2O ) C、2/3v(NH3 )=v(H2O ) D、4/5 v(O2 ) = v(NO )
AD.有H2放出的a极为电池的正极
B.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 ===4OH-
C.正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 ===2H2O 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金属跟接触到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接触到的电解质溶
定 的物质直接发 液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较活泼金属原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
判断:正负极和电子流向
(从活泼性比较、电子得失、氧化还原反应等多角度判断
原 工作原理:(总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
(还原反应
应 总反应:Zn+2H+=Zn2++H2↑
离子方程式
Zn+H2SO4=ZnSO4+H2↑(化学方程式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 C.D.G
Zn
Cu
A
B
C
D
Zn
Cu
E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 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 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 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为 a>c>d>b 。
+H2↑
O2===2FeOH)2
二、金属的防护 1.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应用 原电池 原理让被保护金属作 正极,另找 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 负 极
2.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制成防腐合金如不锈钢。
3.加保护层 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
镀
1.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
变化成 速 速率 率系 系数 数形式后,再做判断
比较反应的快慢应取同一参照物且单位相 同 2、 反应 A + 3B 2C + 2D 在四种不同 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v(A)=0.3mol/(L·s
(2)v(B)=0.6mol/(L·s)
(3)v(C)=0.2mol/(L·s)
(4)v(D)=0.45mol/(L·s)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1)—>—(4—)>—(2—)>—(—3)—
AC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 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
反应
碱性锌锰干电池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负极是Zn、正极是MnO2 、电解质是KOH
负极:Zn+2OH--2e-=ZnOH)2
酸性 O2+4H++4e-= 2H2O
常见燃料:H2、NH3、CO、CH4、CH3OH等
CH4-O2燃料电池: 碱性介质:
总的离子方程式为:CH4 + 2O2 +2OH-= CO32-
+ 3H2O 负极:CH4 + 10OH- - 8e- = CO32-+ 7H2O 正极:2O2 + 4H2O + 8e- = 8OH- 酸性介质:
ΔH=-
C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已知2H2(g)+O2(g)===2H2O(g) ΔH=-
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 Δ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 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 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 ===NaCl(aq)+H2O(l) ΔH=-57.4 kJ/mol D.已知2C(s)+2O (g)===2CO (g) ΔH
正极:2H++2e- ===H2↑
两种腐蚀往往同时发生,只是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 联系
蚀更普遍、危害更大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负极 Fe-2e-===Fe2+ 2Fe-4e-===2Fe2+
电极 反应
正极 C
总反 应
2H++2e-=== H2↑O2+2H2O+4e- ===4OH-
Fe+2H+=== Fe2+ 2Fe+2H2O+
的是
C)
C 2.下列关于钢铁吸氧腐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为负极 B.在正极上 O2 被还原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 D.与析氢腐蚀相比都是铁被氧化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vB
Cn/V t t
∆C:浓度的变化量常用单位:mol/L(注意气体和溶
液都可以用此表示浓度;
注意单位
单位:
2.25s
5、确定化学方程式
V
6 4
XY X + 3 Z
2Y
2
Z
t
2、
影响化 学反应 速率的
因素
内因
(主要因素
外因
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 通常增大到原来 的2~4倍
反应物本 身的性质
浓度 温度
催化剂
压强 颗粒大小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几种情况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 度改变。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 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 (1)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由于改变压强时, 反应物浓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对化学反应 速率无影响。 (2)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3、下列各组②热化③学④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
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 ΔH2
③②H2SS(g((gs)+))++12OOO222(((ggg)))=========HSS2OOO2(2(l()gg))
ΔH3 ΔHΔ5H4
则总的离子方程式为:CH4 + 2O2 = CO2 + 2H2O 负极:CH4 - 8e- + 2H2O = CO2 + 8H+ 正极:2O2 + 8e- + 8H+ = 4H2O
5、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 池,该电池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 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 间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多孔电极a、b均 不参加电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物的量 可燃物为1 mol 不一定为1 mol
生成物的量 不确定
生成的水为1 mol
不同点
101 kPa时,1 在稀溶液里, mol纯物质完 强酸与强碱发
含义 全燃烧生成稳 生中和反应生
定的氧化物时 成1 mol水时所
所放出的热量 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的测定 1.中和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其ΔH<0
2.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 酸和浓碱在稀释时会放热。 3.只有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才能保 证H+aq)+OH-(aq)===H2O(l)的中 和热为57.3 kJ/mol,而弱酸和弱碱 在中和反应中电离时吸收能量,其 中和热一般小于57.3 kJ/mol。
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要点一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
特别提醒:1)物质键能越小破坏它需要的能量 就越小,稳定性越弱,说明本身具有的能量 越高;反之物质键能越大,破坏它需要的能 量就越大,稳定性越强,说明本身具有的能 量越低 (2)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3、将 1 mol N 2 和 3 mo l H2 混合在 1 L 容器 里 反应进行1 min 后,压强变为原来的 75%,
求该反应的 V (N H3
1mol/L·min)
4、已知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氨气的浓度增
加到 0. 6 mol / L ,VH2)= 0.4 mol / (L·s) 求反
应时间
反应热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 质的量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 倍,则ΔH也要加倍尤其是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反应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直接相加减,化 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 (2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 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 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按所给形式 反应完全时的反应热。 (4)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3、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 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
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D
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 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
A
A
B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 D、A是银,B是铁,C为AgNO3溶液 C
4、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 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 液为KOH,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中的括号
(1 mol•L-1•S-1 也可写作:mol/(L•S )
(2) mol•L-1•min-1 ,也可写作: mol/L•min)
注意:①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②反应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浓度变化量比=物质的 量变化量比
③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 其数值是可以不同的,但是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个 反 应速率。因此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说明用哪种物 质来做标准。
电 池
分析常见、简单电池工作原理
设计简单电池
应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用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判断溶液pH变化
原电池工作原理:
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Zn-2e-=Zn2+
2H++2e-=H2↑
电解质溶液
阴离子
阳离子
电 负极:Zn-2e- = Zn2+ (氧化反应
极 反
正极:2H++2e- = H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
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要点二 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
燃烧热
中和热
能量变化 相同点 ΔH及其
单位
放热反应 ΔH<0,单位均为kJ·mol-1
正极: 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应: 2MnO2+2H2O+Zn=ZnOH)2+2MnOOH
蓄电池放电过程工作原理 充电电池:二次电池
负极:Pb Pb-2e-+SO42- =PbSO4 正极:PbO2
PbO2 +2e - +SO42-+4H + =PbSO4 +2H2O
义 生化学反应引
子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引起的腐蚀
起的腐蚀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金属与干燥气 条
体或非电解质 件
直接接触
水膜中溶有O2,呈 极弱酸性或中性
水膜酸性较强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反应式 (以铁腐 蚀为例)
2Fe+3Cl2 ===2FeCl3
负极:Fe-2e-===Fe2+
正极:2H2O+ O2+4e- ===4OH-
2PbSO4
+2H2O
充电
放电 Pb
+
PbO2
+2H2SO4
镍镉电池:负极:Cd 正极:NiOOH)
电解质:KOH溶液
锂电池: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负极:锂
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① -) Pt│H2│H+│O2│Pt (+) 负极Pt):2H2-4e-=4H+ 正极(Pt):O2+4H++4e-=2H2O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②-) Pt│H2│OH-│O2│Pt (+)
负极Pt):2H2- 4e- + 4OH- = 4H2O 正极(Pt):O2+ 2H2O + 4e- = 4OH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的书写 先写总反应:燃料在氧气中的燃烧
若有CO2生成且电解质为强碱时, 考虑CO2+2OH—=CO32—+H2O 正极反应: 碱性O2+2H2O+4e-=4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