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la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
[完善版]
Lala完善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字
1.何谓“六书”?辨析常用汉字的造字法。

(P73-79)
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象形。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如:日、月、鸟、鱼、鹿、羊、耳、门、马、禾、鼎、壶、网、手、象。

(2)指事。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亦、本、末、寸、丹、十、刃、甘、二。

(3)会意。

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

如:步、逐、斗、莫、牧、涉、既、旦、粪、伐、采、春、朝。

(4)形声。

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
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如:杞、物、江、里、旌、歌、悲、视、疆、闻、诚、指、问、础、载、防、帛、都、徒。

2.汉字的形体变化有哪些表现?(P79)
从总体上来看,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即“笔势”,或称“笔画的姿态”)和字形结构(简称“结构”)的变化。

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字体风格,或书体。

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固然有结构上的变化,但主要是一种笔势的变革。

3.隶书的产生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何影响?(P79)
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今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把小篆不规则的曲线或匀圆的线条变成方折的笔画,使字形变得平直方正;
(2)改变了少数偏旁的形体,是一次重要的简化。

4.异体字的类别、形体分歧以及异体字的判定。

(P79-81)
从古书上看,异体字可以分为两大类:
(1)两个字并驾齐驱,都是常见的字。

如:
詠咏睹覩綫線嶽岳憑凭俯俛鶏雞雁鴈賸剩煙烟脣唇
(2)一个字常见,一个字罕见。

如:
地墬俯頫时峕坤堃
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有五种情况:
(1)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别。

如:“憑”是形声,“凭”是会意,“嶽”是形声,“岳”是会意。

(2)意符的不同。

如:詠咏、睹覩、鶏雞、雁鴈、歎嘆。

(3)声符的不同。

如:綫線、煙烟、时峕。

(4)意符声符都不同。

如:“賸”,从贝,朕声,“剩”,从刀,乘声。

(5)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

如:“雜”字本写作“襍”,后来作“雜”,“衣”只占了左上角,并变了形状,“集”下面的“木”搬到左下角去了。

异体字的判定——我们所说的的异体字是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但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的:
(1)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

如:“寘”和“置”、“寔”和“實”。

(2)有些字,虽然自古同音,但意义广狭不同,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因而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如:“遊”和“游”、“修”和“脩”、“雕”和“凋”。

(3)有些字只偶尔通用,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如:八月剥
枣的“剥”用作“扑”、四之日其蚤的“蚤”用作“早”。

5.简化字的形体来源是什么?(P82)
(1)采用历代的简体字或俗礼。

如:乱、体、宝、尽、对、办、继、杰。

(2)采用人民群众创造的简化字。

如:队、阶、击、讲、币、彻底、进、论。

(3)采用古字和笔画比较简单的异体字或通用字。

如:云、礼、弃、无、从、个、气、网。

(4)采用同音字代替。

如:“丑”兼代“醜”、“里”兼代“裏”、“干”兼代“干、幹、亁、榦”、“谷”兼代“谷、穀”、“发”兼代“發、髮”、“斗”兼代“斗、鬭”。

(5)利用草书楷化的办法。

如:书、为、伟、乐、东。

6.《说文》及《说文》四大家。

(P546—548)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9353),另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1163)。

《说文解字》收录了汉代能见到的古文字,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极为重要的资料,书中所收的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每字先说字义,后释形体。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之风盛行,给这部书作注疏的人很多,比较著名的四大家分别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二、词汇
1.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P84-85)(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如: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如:“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现在有未雨绸缪这种成语中的含义,已经不是缠绕的意思了、“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在应当的意思。

(3)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2. 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

(P85-90)
(1)词义范围的差异。

词义扩大:“菜”古义专指蔬菜,不包含肉类、蛋类等,今义则涵盖范围较广,都有包含;“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今义则扩大为不管坐着睡还是躺下睡,白天还是晚上睡,都叫做睡。

词义缩小:“宫”上古泛指房屋,秦汉以后渐渐变为只有
封建帝王宫殿、及现代的文化娱乐场所才叫做宫;“瓦”古义指纺锤、瓦锅、瓦片等,今义主要指盖房顶用得建筑材料。

词义转移:“暂”在汉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现在渐渐发展为不久、短暂的意思;“汤”本义是热水,其作为热水的意思在今天只有在成语赴汤蹈火中才有,汤的今义则是米汤、菜汤等。

(2)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意义褒贬:“古褒今贬”的如:“复辟”(古义为恢复君位)、“爪牙”(古义为勇猛得力的帮手,今义为走狗);“古贬今褒”的如:“锻炼”(古义除了冶炼的意义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谤”(古义是批评评论,今义诽谤)。

词义轻重:“古轻今重”的如:“诛”(古义责备,后发展为杀戮);“古重今轻”的如:“感激”(古义愤激,今义只是感谢)
★注意:我们所谓“古”这个一个历史的概念,同样属于古代汉语,先秦的情况就和汉魏六朝不同,汉魏六朝又和唐宋不同。

而且“古”和“今”也不是一刀两断截然分开的。

还应注意,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一个很大的差别,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3.词的本义指的是什么?如何探求词的本义?(P90-93)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

(或者说,词的本义是与词的书写形式相对应,并有文献参证的词的最早意义。


探求词的本义:
(1)从分析字形入手,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要当心字体讹传的情形,才能避免因讹生训的错误。

(2)要注意意义与字形之间的关系,如果意义与字形毫无联系,这个意义就可能不是本义。

所以总的来说,探求词的本义时,不仅要分析字形,还必须要有语言资料来加以证实,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据。

4.举例说明本义发展出引申义的基本方式。

(P96)
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

如:
(1)“网”的本义是用绳编织成的捕鱼或鸟兽的工具,后来引申为广泛搜求的意思。

(2)“踵”的本义是脚后跟,后来引申为继承。

(3)“市”的本义是做买卖的地方,直到唐以后它的意义才
由特指城市内的商业区而演变为指整个城市、都市。

(4)“特”的本义是公牛,后来引申为男性配偶,后来又引申为杰出的人才。

5.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郭锡良《古代汉语》
P888-904及★《王力古汉语字典》)
(1)☆一/壹P904
现代汉语中“壹”是“一”的大写,但在古代两个字意义和用法都有不同。

“一”是具体的数字,“壹”是抽象的概念,表示专一、无二心;“壹”一般只用于“专一”的意义,“一”除了用作具体的基数外,还用作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统一、一致;“壹”和“一”有时也可互相借用。

(2)★二/贰P96
“二”①数词②不专一、不一致,如:勿以老妾故持二心、口不二价;
“贰”①副的,如:建其正,立其二②不专一,如: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③不一致,如:法不二后王④重复,如: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⑤数词“二”的大写。

(3)★疾/病P26
“病”常指病得很重,“疾”则常指一般的生病。

“疾病”
连用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含有“病重”的意思,一种是“疾病”是同义搭配的双音词,和现代汉语没有区别。

(4)★贫/穷P314
在古代,缺乏衣食钱财一般叫做“贫”。

不得志,没有出路叫做“穷”。

注:“困”、“穷”连用时也含有“贫穷”的意思。

(5)★世/代P348
上古时父子相继为一世,“代”则指朝代,如“三代”指三个朝代,不指三代人,而三世则指祖孙三代。

唐太宗李世民避讳“世”字,从此,“世”这个意义便被“代”取代。

(6)★追/逐
“追”P514①追赶,如:少师归,请追楚师②追求,如: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③追溯,回溯,如: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④补救,如: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⑤duī(堆),如: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逐”P510①追赶,如:遂逐齐师②追求,如:误逐世间乐③竞争,如: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④驱逐,赶走,如:是孔丘斥逐于鲁君,曾不用于世也。

(7)★耻/辱P328
(书中为“羞、耻、辱”的辨析)“羞”只是羞愧,在程度上没有“耻”、“辱”重。

“耻”、“辱”用于名词时是同义词,用于动词时,则意义不同,“耻之”是表示以他为可耻,“辱之”是表示侮辱他或是他受辱,这样的用法“耻”和“辱”是不能互换的。

(8)★再/复
“再”P483意思是第二次,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复”P115①回来,回去,如:至今九年而不复②报复,如:有北面复匈奴之志③再,又,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④回答,如:王辞而不复⑤免除赋税徭役,如:沛幸得复,丰未复⑥通“复(複)”,夹层的,如: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数人偶语。

(9)★败/负
“败”P8①毁坏,败坏,如:鱼馁而肉败,不食②失败,打败仗,与“胜”相对,如:秦数败赵军③衰落,凋残,如: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负”P114①背,用背驼东西,如:负石自投于河②背靠着,如: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归攻战③违背,背弃,
如:项羽负约④失败,与“胜”相对,如: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⑤亏欠,如:通家商负责熟巨万。

(10)☆俱/具P903
“俱”和“具”不仅字形不同,古音也不同。

“俱”是见母,侯部,“具”是群母,侯部;作动词时,“俱”表示在一起,同去或者同来,“具”表示准备、具有;作副词时,“俱”是偕、同的意思,用来表示主语的范围,“具”表示尽、悉、统统。

【注】在先秦“具”用作副词,偶然可作“俱”讲。

(11)★完/备P14
这两个字都有“全”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备”着重在数量,有“应有尽有”的意思,“养备而动时”不能换成“养完而动时”。

“完”着重在完整,杜甫《石壕吏》“出入无完裙”不能换成“出入无备裙”。

(12)☆军/师/士/卒/兵P888
这几个字各有多义,只有作为军事方面的用词,在一定场合下用法有些相近,但基本意义仍是不同的。

“军”和“师”都是集体名词,指军队。

(同是指军队,在先秦“师”字一般指出征在外的军队,而“军”则不是,汉代以后,多用“军”字指军队,“师”字逐渐很少用来指军
队,“军字也就可以指出征在外的军队”。


“军”和“师”又都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

(“军”是春秋以后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一军是一万二千五百人,“师”是西周以前军队的最大编制,一师是二千五百人,后代往往沿用“军”、“师”为军队的打的编制单位,一般“师”比“军”小,人数因时代或辖蜀而有所不同。


“士”是武士、甲士,上古用军战的时代,“士”是战车上的甲士,与作为步兵的“卒”是不同的。

“卒”是步兵,“卒”也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是比“伍(五人)”大的基层编制。

“兵”是兵器,上古时代,“兵”一般不当兵卒讲,战国以后,“兵”也可以当军队讲,汉代以后,“并”逐渐与“卒”完全同义,可以用来指士兵。

(13)☆领/颈/项P889
“领”是脖子,“颈”是脖子的前部,“延颈”是伸长脖子的前部,向高而远的地方瞭望,“引领”是伸长脖子向前面望。

“领”引申为衣领、领子,再引申为率领,这都是“颈”没有的意思。

后来“领”一般不用本义,只用它的引申义,于是“项”代替了“领”。

“项”是脖子的后部。

(14)☆飢/饑/餓P897
“饑”是饑荒,“飢”是肚子餓,“餓”是挨餓,餓得很严重。

“饑”和“飢”古音本不同,“饑”是见母,微部,“飢”是见母,脂部。

其意义分别也十分清楚:饑荒是指年成不好,没有粮食吃,飢是肚子饿,与饱相对。

汉代以后。

“饑”和“飢”大约已变成同音字,汉字简化后,“饑”并入“飢”。

“飢”和“餓”虽然都是因为没吃食物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但程度不同,本来分别很严。

“飢”是肚子空了,产生一种要吃食物的生理反映,同现代汉语的“餓”相当;“餓”是因为长久吃不上饭,饿得很严重,已经是一种病理现象,意思同现代汉语的“餓”并不一致。

正是因为轻微的叫做“飢”,严重的叫做“餓”,所以吃不饱的叫“飢民”,而饿死的叫“餓殍”。

(15)☆畏/惧/恐/怕P898
“畏”是怕,“俱”也是怕。

从语法上作用上来看,“畏”是及物动词,“惧”往往用作不及物动词。

“畏”和“惧”的词汇意义也有细微差别,从古文字和上古较早的文献来看,“畏”的对象是先应上帝、天命或鬼神,因而是“敬畏”的
意思,“惧”同“瞿”是同源词,“瞿”的本义是“惊视貌”,因为作为害怕的“惧”往往也带有“戒惧”、“警惕”的意思。

“恐”也是怕,但是害怕的程度较深,常常是恐怖的意思。

“恐”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宾语,也往往是带谓词性词组,“恐”的词义也由“害怕”变为“担心”。

害怕的“怕”,是中古新兴的词。

(16)☆哭/泣/嚎/啼P896
“哭”在上古是有声的哭,与现代可指无声的哭不完全相同。

“泣”是无声的哭,流泪。

上古有声也可以叫做“泣”,但是后代不用这个意思。

“号”是带言词的哭,苦中带着呼号和诉说。

“啼”是放声哭,发出的悲痛声音比哭更大。

(17)★盗/贼/窃/偷
“盗”、“贼”的辨析P74:“盗”、“贼”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普通话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做“盗”。

现在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也叫做“盗”,但一般都称“贼”;
“窃”P310①偷,如:窃其猪彘②谦词,私自,私下,如:
老臣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偷”P384①苟且,得过且过,如:其下偷以幸②刻薄,不厚道,如: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③偷窃,偷盗,如:楚有善为偷者。

【注】先秦的“偷”不以“偷窃”讲,两汉时也很少用。

(18)☆征/伐/侵/袭/攻P901
这几个字都能指军事上的进攻,但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征”是褒义词,最初是用于“上(天子)”攻“下(诸侯)”,“有道”攻“无道”。

“伐”、“侵”、“袭”不是褒义词,“侵”、“袭”带有贬义,“伐”本身是个中性词,不限于上对下,也不限于“有道”对“无道”。

后来因“征”“伐”经常连用,“伐”也逐渐永远褒义。

“伐”、“侵”、“袭”的分别也是明显的。

“伐”是公开宣战的正式战争,进军的时候双方都鸣钟击鼓。

“侵”是不宣而战,不要借口,不用钟鼓,直截侵犯别人的国土。

“袭”是袭击,偷袭,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质,是乘人不备而偷偷地突然进攻。

“攻”是进攻、攻打,往往偏重在军事上的攻坚战,是军事进攻的泛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攻打”,不像其余四个有明显的特点。

(19)☆之/如/适/往/赴/去P894
“之”、“适”、“如”都是到某地去的意思,他们是同义词,可能只是方言的不同。

“赴”的本义是奔向,特指奔向凶险的地方。

“往”也是到某地去的地方,同“之”、“适”、“如”同义,但在语法作用上有所区别。

在上古,“之”、“适”、“如”带宾语,“往”不带宾语,中古以后,“往”才可以带宾语。

“去”的本义是离开某地,在上古它的意思同“往”、“之”、“适”、“如”正好相反,中古以后,“去”字已经有了到某地去的意思,与“之”、“适”、“如”、“往”成了同义词。

(20)☆视/察/观/看/见/望P895
都是眼睛的动词,都属于视觉范畴,但它们的意义各有轻重,并不相同。

“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看,它一般是指看近处的东西,但在不强调向远处望时,也可以是向远处看。

“见”是看见,是视觉行为的结果。

“视”和“见”的分
别很明显,一是具体的动作、行为,一是动作、行为的结果。

(视.而不见.)
三、语法
1.辨析古代汉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P277-284)(1)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位于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a、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常常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c、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使动用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2)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与使动用法不同,是属于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

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b、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3)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用作谓语动词,这时它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但意义一般也产生一些变化。

古代汉语不仅普遍名词可以用作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用作动词。

如:“东”、“西”、“前”。

(4)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
语的很少见。

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普遍名词也都可以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作状语的作用如下:
a、表示方位或处所。

b、表示工具或依据。

c、表示对人的态度。

d、表示比喻。

2.举例说明词类活用的条件。

(P284-287)
名词、形容词活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如下:
a、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

如:遂王.天下。

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作谓语动词。

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b、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如:世之所.高,莫若皇帝。

c、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d、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如:秦师遂东
..。

e、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
动词。

如:既臣大夏而君之
..。

f、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请句践女女.于王。

g、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

如:君人者,隆
礼尊贤而王
..。

★注意: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同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

3.分析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

(P288-294)
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

这种宾语前置并不是表达一定语气的一般倒装句,而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遇有一下三种条件,宾语都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1)疑问代词作宾语
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必
须放在动词的前面。

如:彼且奚适
..也?
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面。

如:先
生何以
..幸教寡人?
★注意: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仍旧常以“何以”,但意思已不是“以何”,而是“为什么”了。

古书上“如何”、“若何”、“奈何”的当中还可以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
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如:如.太形王屋何.?(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这一类宾语前置实际包含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

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如:吾爱
之,不吾叛
...也。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及时是否定词,也不用宾语前置这
种格式。

如: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

用否定副词“弗、勿”的否定句一般是不带宾语的,但如果出现宾语,而且又是代词,同样要放在动词之前。

如: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严格,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不少否定句代词宾语不前置
的例子。

如:有事而不告我
...。

(3)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
放在动词的前面。

如:将号是灭
...,何爱与虞。

在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如:父母为其疾之忧。

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一种情况是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

如: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
...与?
★注意:这种“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一种凝固格式,但两者的语法结构很不相同,“是之谓”和“此之谓”是“谓是”、“谓此”的宾语前置,“此之谓”还可以不带其他宾语单独形成一个分句。

另一种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到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代词不多见。

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4.分析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是”的用法。

(P296-298)(1)指示代词“是”作主语,不作为判断词,表示“此”。

古代汉语中的“是”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如:公曰:“是.吾宝也。


在先秦时代,“是”也不是作为判断词用的,它的性质仍是指示代词。

如:是.何故也?(相当于“此何故也”)注:如果“是”是判断词,就应该说成“又是”,而不是说成“是又”。

(2)“是”作判断词。

汉代的判断词“是”正是由只是代词“是”发展而来的。

用“是”作判断词的句子如:此必是.豫让也。

注:“是”作为判断词反映了当时口语中判断形式的新发展,但在基本上以先秦的作品为准则的文言文中,这种“是”作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有被普遍采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

5.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哪几种类型(P301-306)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和现代汉语基本上是一致的。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
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这种被动法的特点是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

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于”字被动句式:主语+谓语(动词)+于+主动者。

如: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注:在用“于”的被动句中,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表示被动,而是动词已经用于被动的意义,由于用介词“于”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全句的被动意义就更加明确了。

(2)“为”字被动句式:主语+为+(或)主动者+(或)所+谓语(动词)。

如:而身为.宋国笑。

注:主动者出现时,“为”是介词,其作用是引入主动者;主动者不出现时,“为”反作为助动词,表示被动含义,作状语。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所”句式是古代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并且一
直沿用到现代的书面语里。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虏。

(3)“见”字被动句式:主语+见+谓语(动词)+(或)于。

如:厚者见.戮,薄者见.疑。

注:用“见”的被动句式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直接由“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点是和“为”很不相同的。

如果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