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沉与浮》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沉与浮》一等奖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主题为《沉与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物体的沉与浮”,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物体在水中沉与浮的现象及其原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现象,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幼儿掌握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现象。

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实验器材(浮木、石子、塑料球、玻璃球等)、教学课件、实验操作台。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邀请幼儿观察实验操作台上的物品,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哪些物品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到水底?”
(2)请幼儿分组讨论,并记录各自的想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演示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
(1)请幼儿分组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知识巩固(5分钟)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通过提问,检验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

5. 情感教育(5分钟)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却会沉到水底?”
(2)让幼儿认识到浮力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沉与浮》
2. 内容:
(1)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现象
(2)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记录哪些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到水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合作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利用浮力原理,设计一艘小船。

下节课分享各自的设计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知识巩固和情感教育。

6. 板书设计。

7. 作业设计。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沉与浮》一课,选取了幼儿园大班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物体在水中沉与浮的现象。

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均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使目标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针对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在本节课中,重点是让幼儿掌握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现象,难点是让幼
儿理解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节课的教具与学具包括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等。

教师应确保教具与学具的安全、卫生,并在课前进行检查和试操作,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操作实验,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4. 知识巩固: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和提问,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浮力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在本节课中,板书和内容应直观展示物体沉浮的规律,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

观察家里的物品并记录,使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探索沉浮现象,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物体沉浮现象,增加幼儿的兴趣。

2. 语调亲切、柔和,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听懂并跟随教学节奏。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详细演示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

3. 随堂练习:10分钟,保证每组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操作实验。

4. 知识巩固:5分钟,及时检验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5. 情感教育:5分钟,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培养科学兴趣。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具有启发性,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提问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有趣的实践情景,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否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认知水平?
2.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是否安全、卫生,满足教学需求?
5.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知识巩固和情感教育等环节是否流畅,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6.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关注到全体幼儿?
7. 板书设计:是否简洁明了,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8.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巩固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