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积累与运用(二)(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积累与运用(二)
说明:共三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
一、字音字形的使用和辨析。
(共4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甲]一场(精彩、精致)的文化盛宴,为夏日(cōng lóng)的北京再添繁盛!
[乙]这个小小的鱼丸美食,引得天下美食家纷至(tà lái),赞赏有加。
[丙]一幅幅绚丽
..多彩的作品,描绘的是同学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愿望、憧憬)
[丁]继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跨界融合,成为文化遗产活化创造的魅力
..所在。
(1)根据上面[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①(cōng lóng)②(tà lái)
(2)给上面[丙][丁]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2分)
①绚丽() ②魅力()
(3)从[甲][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两段文字的空缺处。
(2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甲]在朝气(蓬茸、蓬勃)的新时代,用中华优秀诗词(hán yǎng)民族文化。
[乙]幕布微微翘起一角,一丝白光从天地之间的(fèng xì)处挤了进来。
[丙]儿童文学清浅但不(肤浅、浅薄),相反,因为面对的是少年儿童,创作者肩
负着影响甚至塑造
..儿童精神世界的职责,所以写作要求更高。
[丁]热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这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
(1)根据上面[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①(hán yǎng)②(fèng xì)
(2)给上面[丙][丁]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2分)
①塑造() ②氛围()
(3)从[甲][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两段文字的空缺处。
(2分)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甲]城市奋斗者的故事被(qiàn rù)广阔的社会图景中,成为城市生活机遇与挑战并存、潜能与(磨砺、磨难)俱在的生动写照,超越个人化叙事而具有普遍的情感力量。
[乙]由于作家专业背景、关注对象和写作风格不同,这些博物书写,有的长于咏物抒怀,(bǎo hán)人文情愫;有的则长于科普,充满理性哲思。
[丙]与乡村相对(恬静、安宁)的生活不同,城市总是与忙碌、效率以及改变
相关,城市变迁中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烙印
..。
[丁]江南城市的细腻雅致、北方城市的粗犷
..豪放,都给城市文学带来独特质地,为人物描写提供独特视角。
(1)根据上面[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①(qiàn rù)②(bǎo hán)
(2)给上面[丙][丁]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2分)
①烙印() ②粗犷()
(3)从[甲][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两段文字的空
缺处。
(2分)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
黄河之水(bēn téng)不息,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滋养了无数中华儿女,催生了
众多优秀文化作品,激发出强烈的文化自信。
一曲《保卫黄河》,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同
仇敌忾
..、共御外敌,唱出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凝聚起、坚忍不拔
的必胜信念。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不断推出契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促
进黄河流域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才能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
价值、中国力量。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bēn téng)②敌忾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
白雪飘飘、红灯摇曳
..时,正是窗花盛开得最(làn màn)的时节。
家家户户的窗棂上,
的窗花朵朵盛开:喜气洋洋的吉祥图、水灵灵的蔬菜瓜果、茁壮饱满的五谷六畜、惟妙
惟肖的翎毛花卉……它们都来自民间剪纸艺人的刻刀下,更来自蔚县人一个个踏实奋斗
的日子里。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làn màn)②摇曳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
昆山的美不仅有大自然的(juàn gù),也与昆山的发展理念有着密切关系。
这几年,昆山人不仅整治畅通了110多条河道,改造美化堤防岸线50公里,也打造了森林公园、亭林公园、大渔湖公园,扩展了中环快速路生态廊道等公共海绵空间,让整座城市,变得
更加井然有序、更加清新秀丽,让老百姓生活在梦幻般的宜居
..环境中。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juàn gù)②宜居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
很快,天边泛起了红色,群山渐渐亮了起来。
我知道太阳就要出来了,连忙来到正对莫高窟九层楼的宕泉河畔,在当年常书鸿先生写生过的地方,等待莫高日出的动人时刻。
八点二十几分,太阳出来了,最先(mù yù)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
高峻厚重的山体,
的沙丘,自然流畅的流沙线条,温暖厚重的赭红色彩和涌动着的大漠气息,在明亮的晨光里
呈现出勃勃生机。
这时,就像一块大幕缓缓拉开,阳光渐渐下移,刹那
..间照在了依崖而建的九层楼上。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mù yù)②刹那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
冰窗花的出现,在条件方面是极其(tiāo ti)的,要求室内外的温差要恰到好处。
当室内的水蒸气碰到冰冷的玻璃,便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凝结成各式各样的冰窗花。
我家的厨房里,温度和湿度似乎更适宜冰窗花的形成。
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后,瞬息之间化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昙花一现般令人欣喜连连。
冰窗花的美又是独特的,仿佛是寒冬诗兴大发时偶得的佳句,难以复制,每一处都。
虽然它不是真正的花,但它的盛开给这个
寒冷的日子,渲染
..出一丝丝春意。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tiāo ti)②渲染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
一种古老的(qíng xù)不仅会以强大的惯性延续下来,也会与时俱进,并且还会积淀
..为一种带有学习和传承功能的民族文化心理,凝结为一种民族文化共同体,看似无形,
却。
也许,正是有着这种民族文化共同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却散而复聚,聚必更强。
以个体而言,即便离家万里,也要落叶归根,或者认祖归宗,把那一腔乡愁写进族谱中,融入血液中。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qíng xù)②积淀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
传统尺八管上只有5个音孔,能精美地表达多种声音,全部秘密在于竹管内腔的打磨,
打磨出来的内腔曲线,能与吹奏时气流的角度、速度和音孔按压变化相契合
..,可以表现千军万马征战(sī shā),也可以表现夏虫的。
尺八只有5个孔,部分音必须通过吹奏时的入气角度和力度才能表现出来,这既考验演奏者稳定的技法水平,也考验制作者对管腔内壁涂层曲线的构造和把控能力。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sī shā)②契合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
船头劈开碧波,前方便是洞庭湖入长江口处。
湖面烟波浩渺,(dàng yàng)着碎银似的
粼粼波光,湖风一阵阵扑面而来。
这正是一年中大湖最温暖惬意
..的时节。
远方的高
楼,岳阳楼、君山岛隐约可见。
大江大湖,水天一色,阔远而又壮观。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①(dàng yàng)②惬意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
二、词语(成语、俗语)的使用与辨析。
(每小题3分,共30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你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弃了你时,请相信,她只是背过身去,酝酿
..一个更美的拥抱。
B.浴桶的水面上漂着一些她从没见过的草根,整桶水呈现出一种让人安适
..的淡绿色。
C.自从他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便过上了呼朋引伴
....、酒池肉林的生活。
D.面对记者花枝招展
....的质疑,他频频拭汗,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界上什么人都有,都有各得其所
....的追求,我不嘲笑别人!
B.此情此景,一种喜出望外
....的感觉涌上心头。
C.她常在小道上徘徊
..,或在海边遥望孤寂的大海,以此来消磨日子。
D.看到拙作
..发表在透着墨香的报刊,我心里比蜜还甜。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充沛的降雨,使云台山景区出现了如梦似幻
....般的仙境云海。
B.循序渐进的学习,虽然成效较慢,但总比不求甚解
....要好。
C.在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下,她对知识的渴望油然而生
....。
D.冬奥会拉开了序幕,昔日那人迹罕至
....的旷野,如今却热闹非凡。
1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津津乐道
....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
B.鲁迅的一篇篇战斗檄文戳穿了那些道学家悲天悯人
....的虚伪面孔。
C.领导不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
....,带动大家一同进步。
D.期中考试终于结束了,大家如释重负
....地松了一口气。
1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
....的壮举,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B.北斗科研工作者为研发北斗导航系统,殚精竭虑
....,废寝忘食。
C.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情节抑扬顿挫
....,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演员在舞台上演绎着各路历史英雄的壮阔人生,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
17.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生活上不修边幅
....的人往往在学业或工作上也会一塌糊涂。
B.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
....的篇章。
C.“麦熟一晌
....”,麦熟季节,家里的男女老少,都要上阵抢收麦子。
....,虎口夺粮
D.在数学老师的极力挑拨离间
....下,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在的农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了,他们成了新型农民,搞起了现代化农业经营。
B.他潜冬猫夏,守在海南鳽可能出现的地方,却始终一无所获
....。
C.从艺生涯中,许多前辈艺术家慷慨陈词
....地告诉我:“把戏唱好也是为人民服务。
”
D.小城没有消沉下去,卧薪尝胆
....,埋头改造传统产业,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家乡太行,层层叠叠
....的大山褶皱里,处处绽放着温暖而璀璨的民间“烟火”。
B.历经1500多个春秋的时间跨度,云冈石窟饱经沧桑
....。
C.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充满激情、栩栩如生
....的演讲让同学们更有信心了。
D.饭馆顾客盈门时,书店店主却气定神闲地坐在冷清的店中,捧着一本发黄的旧书,读
得津津有味
....。
20.下列对加点词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新的一年带着新希望、新愿景,光鲜了神州大地,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都绽放出甜蜜的.笑颜!(“的”用在定语后面,与“甜蜜”一起修饰“笑颜”)
B.班长微笑着.说:“不用想太多,就想着如何吃好、锻炼好,让自己更加扛冻,不再怕冷了就行。
”(“着”表示“笑”的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
C.家里院落收拾干净,预置过.年的衣食大事就迫在眉睫了。
(“过”,助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D.她倒抽了一口冷气,两只脚像钉住了似的
..,一动也不能动了。
(“似的”,结构助词,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
)
2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面对同伴被敌人残杀的场景,部分难民犹如低等动物般麻木不仁
....、毫无反应。
(“麻木不仁”是形容词,也是贬义词)
B.突然一个莽汉闯进教室,大部分学生惊慌失措
....地尖叫起来,班长却不慌不忙地跑出教室去通知老师和保卫处。
(惊慌失措: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形象地描写出学生害怕的情形,同时又与“不慌不忙”是一对反义词)
C.有时候想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长大。
长大以后,笑不再纯粹
..,哭也不再彻底。
(“纯粹”是形容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大的无奈之情)
D.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只有见异思迁
....才能找到好老师学到真功夫。
(见异思迁:在这里指看见技艺更高超的老师或更好的功夫,努力地去拜访求学,形容意志坚定,目标或喜爱专一)
三、句子的使用。
(28分)
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新突破、达到新高度。
B.人口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现实的生活和内心的感受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
C.能否建立群防群治反诈骗机制,是治理网络电信诈骗工作成功的关键。
D.中国要达到群体免疫的目标,需要大约10亿人左右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2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读《红岩》,让我不仅懂得了坚强,更懂得了奋进和无私奉献。
B.国家还不够强大,国际霸凌依然存在,我们不得不在时刻警惕中扎实奋进。
C.散步于风光旖旎的三峡,和煦的春风和皎洁的月光从远处吹来。
D.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每个公民都应该提高信息安全防范。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要想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关键不仅仅在于努力,更在于是否对技术精益求精。
B.患得患失,拈轻怕重,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受苦是成功与快乐的必经历程。
C.通过他多次思政教育,对班集体漠不关心的行为渐渐消失了。
D.清晨,上操的铃声响了,他顾不得洗漱就迷瞪着双眼,顶着凌乱的头发和步伐,快速
地奔向操场。
2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线教育品牌能否持续获得用户的青睐,取决于其机构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课程内容。
(在“机构”后加上“是否有”)
B.局长反复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一定要做好校园的疫情防控工作,把师生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
(将“几个”调至“领导”前)
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不久前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排名保持在第十四位。
(删去“保持”)
D.这些参与援助的医务人员中,有不少人经历过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抗击埃博拉等任务。
(将“经历”改成“执行”)
26.下面这段摘录的文字有两处不妥之处,请找出并修改。
(2分)
①阅读虽然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但是也可以充实心灵、陶冶情操。
②一个人的少年时期,是最佳的读书时光。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没有知识,只会处处碰壁,没有知识,只会寸步难行。
④我呼吁,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捧起书来,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⑤“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让我们畅饮着这源头活水,用书籍装点自己的青春,让书籍陪伴我们奋斗这初中三年。
(1)第句,修改:
(2)第句,修改:
27.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家乡的酸汤分为红酸汤、白酸汤。
②白酸汤,一般是把香糯米的米汤烧开,倒入缸坛密封贮存,不添加任何配料,自然发酵而成。
③红酸汤以山地小番茄、红椒为主,佐以花椒、薄荷叶等多种配料放入米汤,密封,避光,
阴凉,盛于土坛瓦罐。
④家乡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正适合发酵食品的制作。
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新鲜果蔬与自然酵素奇巧融合,酿出了风味独特的酸汤。
A.①③②④⑤
B.④⑤①②③
C.⑤①③②④
D.④⑤①③②
28.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
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盘结……不同时代名家辈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如今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我们期
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①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
②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
③而软笔书写更让它散发出变幻无穷的魅力
④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29.请你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两句话。
(2分)
乡愁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情绪,更是一种思乡情结。
它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桥梁和纽带,乡愁是慈母手中的那根丝线,缝缝补补的岁月还那么好看;乡愁是
老家屋顶上的那缕炊烟,远远近近的呼唤还那么温
暖;,。
30.请你仿照例句,简要阐释下面的名言警句。
(2分)
例句:“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读书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要遵循学习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1.文章语言需要不断地锤炼,试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读读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2分)
原稿改定稿出处
他(云致秋)很有戏德,在台上不仅做足自己的功课也能让主角唱得舒舒服服他(云致秋)很有戏德,在台上保管能把主
角傍得严严实实,不撒汤,不漏水,叫你唱
得舒舒服服
《云致秋行状》
32.文章语言需要不断地锤炼,试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读读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2分)
原稿改定稿出处
残破不堪的村庄,摇摇欲坠,似乎在等待着良药的救赎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
日子硬撑起呼吸,苦等着一剂良药
《拜谒李时珍》
参考答案
一、
1.(1)①葱茏②沓来(2分)(2)①xuàn lì②mèi lì(2分)(3)精彩憧憬(2分)
2.(1)①涵养②缝隙(2分)(2)①sù zào②fēn wéi (2分)(3)蓬勃浅薄(2分)
3.(1)①嵌入②饱含(2分)(2)①lào yìn②cū guǎng(2分)(3)磨砺恬静(2分)
4.(1)①奔腾②dí kài (2分)(2)示例:百折不挠(1分)
5.(1)①烂漫②yáo yè(2分)(2)示例:五颜六色(1分)
6.(1)①眷顾②yí jū(2分)(2)示例:焕然一新(1分)
7.(1)①沐浴②chà nà(2分)(2)示例:连绵起伏(1分)
8.(1)①挑剔②xuàn rǎn(2分)(2)示例:独一无二(1分)
9.(1)①情绪②jī diàn(2分)(2)示例:牢不可破(1分)
10.(1)①厮杀②qì hé(2分)(2)示例:窃窃私语(1分)
11.(1)①荡漾②qiè yì(2分)(2)示例:鳞次栉比(1分)
二、
12.D【解析】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不能用于提问和质疑,可以换成“咄咄逼人”。
13.A【解析】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用在此处不妥。
14.C【解析】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与“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一语境不相符。
15.A【解析】津津乐道:兴趣浓厚地谈论(很感兴趣地谈论),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了,用“津津有味”才恰当。
16.C【解析】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不能形容“电影情节”。
17.D【解析】挑拨离间:指引起是非争端,使人不和,多用于在别人背后散布谣言,诬蔑与中伤别人的人,含贬义。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18.C【解析】慷慨陈词:指情绪激动、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不符合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应改为“语重心长”。
19.C【解析】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适用对象错误。
20.C【解析】“过”是动词,表示度过,此处“过年”名词作定语。
21.D【解析】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想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每小题3分,共30分)
三、
22.A(3分)【解析】B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C项,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应该删去“能否”,或者将“成功”改为“成败”;D项,“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应该删去其中一个。
23.B(3分)【解析】A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让”;C项,搭配不当,“月光”不能吹来;D项,搭配不当。
在“防范”后添加“意识”。
24.B(3分)【解析】A项,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删去“是否”;C项,缺少主语,将“他”移到“对”的前面或在“通过”后面加“对”,在“对班集体”前加“他”;D项,搭配不当,“顶着”不能和“步伐”搭配。
25.C(3分)【解析】C项,状语语序不当,应将“不久前”调至“发布”前。
故选C项。
26.(1)①示例:修改为“阅读不但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而且可以充实心灵、陶冶情操”。
(1分)
(2)④修改为“我呼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捧起书来,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1分)
27.D(3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逻辑顺序。
酸汤是发酵食品,因此应先从家乡的环境适合制作发酵食品说起,后面介绍人们发明了酸汤,接着叙述酸汤的分类,然后以红、白为序分开介绍。
故顺序为④⑤①③②,选D项。
28.D(3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作答此题时,先通读句子,了解文段大意,再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借助关键词语排序。
由“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可知,“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与下一句应为转折关系。
所以第一空应为第③句。
第④句与第②句存在承接关系,先有人的追求再有新的创造。
故第①句在前,第②句在第④句之后,即①④②。
故顺序为
③①④②,选D 项。
29.示例:乡愁是村庄后的那条小河,高高低低的捣衣声还那么亲切。
(2分)
30.示例:读书不能不求甚解、一味空想,要坚持乐学勤思的理念,做到不耻下问、融会贯通。
(2分)
31.改定稿:“严严实实”“舒舒服服”,叠词的巧妙运用,不仅使语句长短有致,简洁明快,也赞美了云致秋既善于配合又拥有良好台风的戏德。
(2分)
32.改定稿:“枯瘦”“摇摇晃晃”等词语的运用,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描绘出村庄的萧条、毫无生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