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生物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生物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
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
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
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
D.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
2.COVID-19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与mRNA序列相同),含m个碱基。
该病毒在感染的细胞胞质中复制、
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
关于该病毒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COVID-19几乎只感染肺部细胞是因为侵入细胞必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
B.一个COVID-19的RNA分子复制出一个新COVID-19的RNA约需要2m个核苷酸
C.该病毒基因所控制合成最长多肽链的氨基酸数不超过m/3
D.已被治愈的患者体内会永远存在该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3.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B.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C.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淋巴细胞
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e和f有关
4.利用胚胎干细胞核移植技术可培养出与核供体极为相似的复制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和二倍体核型
B.从供体的内细胞团分离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需接种在滋养层上
C.采集体内成熟的卵细胞经过去核处理,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
D.核移植技术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
5.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
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都不能增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实验开始时必须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不利于原生质体融合的物质②实验中除了杂种细胞外,还有5种融合细胞③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可在大于800 lx光照下培养,收集增殖分化的细胞团④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或Hhrr的杂种细胞,可在大于800 lx光照下培养,收集增殖分化的细胞团⑤从理论上分析考虑,将融合细胞的培养液放在大于800 lx光照下培养,有5种融合细胞不能增殖分化
A.①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①③⑤
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可以通过其染色体核型进行诊断
C.通过检查发现胎儿有缺陷,可诊断该胎儿患有遗传病
D.羊膜腔穿刺技术可确诊神经管缺陷、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猪感染猪博卡病毒会导致严重腹泻。
猪博卡病毒DNA是单链,长度仅为1.2kb,但能编码4种蛋白质(NS l、NP l、VP2、VP1),该病毒DNA与编码的蛋白质对应关系如下图。
(1)猪博卡病毒DNA虽短,但可以编码4种蛋白质,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2)基因工程制备疫苗,获取NS1基因片段采用PCR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___,以便于与载体DNA连接。
(3)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若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基因是否表达,可采用___________方法。
(4)该基因工程制备的疫苗是否有效,个体生物学水平上的鉴定过程是:___________。
8.(10分)请回答下列与生物工程有关的问题:
(1)基因工程中常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主要利用了_________原理。
此过程的前提是要有____________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______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_______。
(3)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
但实际操作中,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0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辛弃疾在词中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农田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由____组成。
(2)为发展有机农业,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合理放养青蛙,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在该过程中,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 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了解该蛙卵的密度。
(4)词中的这种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10.(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雄鼠精细胞经过变形,_________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内含有的__________能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2)雌鼠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___________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_______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
(3)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h,黑暗10h)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然后从雌鼠的_____________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
再在37℃、5%CO2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h,冲洗后继续培养。
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可以看到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开始出现裂隙,这是胚胎_______________期开始的标志。
(4)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和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吸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处理,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
这种育种方法叫______育种,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小鼠甲的体细胞核移入小鼠乙的去核卵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发育成小鼠丙,则小鼠丙的基因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
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
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15分)2019-nCov是2019年在武汉首次发现导致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世卫组织将其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回答下列问题。
(1)2019-nCov能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
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方面分析,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2)2019-nCov入侵机体后,引发机体产生_____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
(答出2点即可)。
(3)病愈后的病人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再被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一段时间后,制备出的该病毒疫苗不一定能发挥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绿色的基因型为B_Y_,蓝色的基因型为B_yy,黄色的基因型为bbY_,白色的基因型为bbyy。
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说明亲本绿色的基因型都是YyRr。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情况。
2、D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COVID-19病毒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将其遗传物质基因组RNA注入宿主细胞中,基因组RNA 通过复制形成-RNA,-RNA经过复制可形成多种长度的mRNA,进而翻译形成多种蛋白质。
由于基因组RNA碱基序列和mRNA相同,所以某种mRNA还可以作为遗传物质参与该病毒的合成。
【详解】
A、由图可知,病毒侵入细胞时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由于COVID-19的受体分布在肺部细胞上,故COVID-19几乎只感染肺部细胞是因为侵入细胞时必需要与其膜上的特定的受体结合,A正确;
B、由图可知,一个COVID-19的RNA分子复制出一个新COVID-19的RNA需要先由+RNA复制形成-RNA,然后再形成mRNA,由于COVID-19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与mRNA序列相同,所以上述经过两次RNA复制后可形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单股正链RNA中含有m个碱基,所以两次复制共需要约2m个核苷酸,B正确;
C、由于mRNA中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单股正链RNA中含m个碱基,所以mRNA中最多含m个碱基,故该病毒基因所控制合成最长多肽链的氨基酸数不超过m/3,C正确;
D、抗体和记忆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抗体存在的时间较短,所以已被治愈的患者体内一段时间内可存在该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错误。
故选D。
3、C
【解析】
据图分析,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血细胞(a)和淋巴细胞(b);B细胞(c)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e);T细胞(d)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f)。
【详解】
A、各类细胞来源于干细胞,但功能不同,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d是T细胞,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B正确;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错误;
D、再次免疫的反应更强烈,原因是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了记忆细胞(e和f),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地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D正确。
故选C。
4、D
【解析】
1.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或者EK细胞。
是由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2.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详解】
A、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和二倍体核型,A错误;
B、从供体的内细胞团分离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需接种在饲养层细胞上,B错误;
C、在动物体内采集的卵细胞需要经过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然后经过显微操作法处理去核,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C错误;
D、核移植技术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先要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用化学方法(聚乙二醇)或物理方法(电激、离心和振动)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若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融合,诱导融合产生细胞团(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融合)有6种基因型,即HHrr、hhrr、hhRR、HhRr、Hhrr、hhRr,其中HHrr、hhrr、hhRR、Hhrr、hhRr的个体不能分化,只有同时具备了H和R基因才能够分化。
【详解】
①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验中,为了便于原生质体的融合,需要用温和的方法去除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去除细胞壁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①正确;
②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看出,A的花粉即配子的基因型为Hr、hr,B的花粉基因型为hR、hr,诱导融合产
生细胞团(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融合)共有6种基因型,即HHrr、hhrr、hhRR、HhRr、Hhrr、hhRr,其中4种属于杂种细胞,②错误;
③根据题干信息,“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x时,都不能生长”,只有同时具备了R和H基因才能够分化,即只有HhRr的细胞团能分化,③正确;
④根据题干信息,“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x时,都不能生长”,则基因型为hhRr 或Hhrr的杂种细胞不能在大于800lx光照下培养,④错误;
⑤从理论上分析考虑,将融合细胞的培养液放在大于800Ix光照下培养,只有HhRr能生长,另外5种融合细胞都不能增殖分化,⑤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①一般来说,染色体异常的胎儿50%以上会因自发流产而不出生。
②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
③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④成人很少新发染色体病,但成人的单基因病比青春期发病率高。
⑤更显著的是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加速上升。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A正确;
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47,XXY)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核型进行诊断,B正确;
C、胎儿有缺陷,可能只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不一定是遗传病,C错误;
D、羊膜腔穿刺是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D 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掌握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翻译蛋白质的基因片段存在重叠,保证了翻译蛋白质所需的对应基因长度获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显微注射法抗原-抗体杂交让猪博卡病毒感染猪,观察其是否出现严重腹泻
【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从分子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的方法:(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详解】
(1)据图分析,编码VP1和VP2蛋白质的基因存在重叠片段,因此虽然猪博卡病毒DNA比较短,但是基因片段存在重叠,保证了翻译蛋白质所需的对应基因长度。
(2)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设计引物,往往在引物设计上含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位点,这样便于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连接。
(3)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通常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因此要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
(4)从个体水平检测疫苗是否有效,直接让猪博卡病毒感染猪,观察其是否出现严重腹泻。
【点睛】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对考生的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考查,需要考生能够准确识记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并能理解其原理。
8、热稳定DNA聚合(Taq)DNA双链复制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引物启动子mRNA 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
【解析】
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详解】
(1)基因工程中常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在热稳定DNA聚合(Taq)酶的作用下进行,主要利用了DNA双链复制原理。
此过程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并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由于体细胞分化程度高,不容易恢复全能性,因此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大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考查。
9、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防治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物理样方法直接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防治是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
它所依据的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捕食、寄生等关系,具有成本低、无污染、保护环境等优点。
【详解】
(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
(2)通过合理放养青蛙,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雄蛙通过叫声传递的声音信息属于物理信息;蛙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4)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防治、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信息传递中信息种类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相关知识点,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较简单。
10、高尔基体顶体酶初级中促进排卵(或超数排卵)输卵管(或卵巢)使精子获能囊胚单倍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时间)小鼠甲(体细胞)核基因和小鼠乙(卵细胞)的细胞质基因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解析】
受精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包括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在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雌性的输卵管内完成的,在准备阶段精子获能,卵子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当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受精阶段获能后的精子和卵子相时,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
【详解】
(1)精细胞经变形后,高尔基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发生顶体反应,使得顶体内的顶体酶释放出来,溶解放射冠,接着穿过透明带。
(2)雌鼠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当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内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
(3)对雌鼠进行光控周期饲养并注射促进性腺激素,其目的是促进排卵;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使精子获能,因为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要消耗大量能量;卵裂开始后胚胎内部出现裂隙,这是胚胎囊胚期开始的标志。
(4)处理后的受精卵由于只有雌核,而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处理后的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将加倍,这种育种方法叫单倍体育种,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容易获得纯合子并明显缩短育种时间。
(5)将小鼠甲的体细胞核移入小鼠乙的去核卵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发育成小鼠丙,则小鼠丙的基因来源于小鼠甲(体细胞)的核基因和小鼠乙(卵细胞)的细胞质基因。
(6)若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则插入外源基因的这种受精卵可能会死亡,不会发育成转基因小鼠。
【点睛】
本题考查核移植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效应T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消化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沉淀体内存在有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该病毒是RNA病毒,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
1、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细胞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细胞中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必须排出细胞外,细胞中重要的物质和结构不能排出细胞。
3、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在大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详解】
(1)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而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但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也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