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黄一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黄一忠

发布时间:2022-11-05T16:28:47.249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10月作者:黄一忠

[导读] 高中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阶段。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因为更倾向于知识的输出,高中数学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对答题步骤的记忆,强化数学知识的学习,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有不少数学教师意识到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这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从明确培养思维能力的优势开始,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数学思维的目标要求。

黄一忠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洛江校区

【摘要】高中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阶段。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因为更倾向于知识的输出,高中数学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对答题步骤的记忆,强化数学知识的学习,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有不少数学教师意识到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这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从明确培养思维能力的优势开始,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数学思维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9-060-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重点课程,高中数学偏向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但现阶段,有部分高中教师缺少对数学思维的认知,所以没有在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越来越重要,既成为高中数学的基本要求,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数学知识。

一、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概述

1、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所谓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当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通过数学符号的运用,在大脑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反应。因为数学问题基本都有一定的逻辑与方式,所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学会一种解题方法,再衍生出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具备解题思路。数学思维能力也会因人而异,这是因为它通过人们思考与研究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或者经过长期锻炼培养而成。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与工作中都有一定好处,如果将二者有机结合,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2、数学思维能力的优点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意味着高中数学也应顺势而为,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当进行素质教育培养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十分重要,并对提升学生解决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成绩有较大好处[1]。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把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放到重要位置:首先,要将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通过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许多帮助;最后,这对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适应社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为被动

过去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对数学的发展有不利影响。其中最典型的是,当学生看到数学题目时,因为缺少数学思维能力,会产生抗拒心理。在以往的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通常使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开展教学,对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直接在课上给出答案,然后将数学的相关概念展示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解题。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只会依赖教师给出的解题步骤与答案,而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被动学习对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阻碍。

2、过于机械化的数学学习思维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讲解数学例题后,让学生通过做课后练习的方式,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巩固。事实上,学生练习的相关题目,基本都是沿用固定的解题思路,只是将相同的解题步骤运用到不同题目中。在这种机械化学习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较为局限,他们只能解决部分数学问题,一旦题目发生转变,就不知道如何解答,对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限制。

三、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

1、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能力培养期间,数学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鼓励学生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2]。例如在课上进行有效互动,教师给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实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正确答案。但这并不是短期内就能有所提高的,高中生需要在学习中,学会动脑思考问题,教师需要在上课期间,给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进行思考,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创设灵活的思维教学情境

通过创设灵活的思维教学情境,对学生数学思维有较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找出解题方法,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对“四种命题”的关系进行授课时,教师提供原命题的形式,让学生给出逆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当学生知道怎么解答同类型问题,并与实际相联系后,除了能快速掌握知识点,还能减少课后作业的时间。在这一教学环境下,教师给出的问题,能有效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会更容易明确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还能在思考中,实现个人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还有许多现存问题,意味着需要不断改进原有的教育方式。为了让高中数学得到更好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明确数学思维重要性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来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仇亚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界,2020(43):12-13.

[2]王婷玉.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5):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