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3 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2.3《等比数列》word教案5篇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2.3《等比数列》word教案5篇

2.3.1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引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细胞分裂模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实例等都是等比数列的实例。

再看下面的例子: ①1,2,4,8,16, (1)12,14,18,116,… ③1,20,220,320,420,…④10000 1.0198⨯,210000 1.0198⨯,310000 1.0198⨯,410000 1.0198⨯,510000 1.0198⨯,……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①、②、③、④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点:(1)“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2)隐含:任一项00≠≠q a n 且 (3)1≠q 时,}{n a 为常数 二、研探新知 1.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注意:等比数列的公比和项都不为零). 注意:(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n a 成等比数列⇔nn a a 1+=q (+∈N n ,0≠q )(2)隐含:任一项00≠≠q a n 且,“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1=q 时,}{n a 为常数。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例1 (教材45P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1)1,1,1,1;(2)0,1,2,4,8;(3)1618141211,,,,--解:(1)所给的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2)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例2 (教材46P 例2)求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1)2,,8a ; (2)14,,,2b c -. 解:(1)由题得82a a=,∴4a =或4a =-. (2)由题得 412b c b c c b⎧=⎪-⎪⎨⎪=⎪⎩,∴2b =或1c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 教材49P 练习第1,2题 2. 教材49P 习题第1,2题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即:)0(1≠=-q q a a n n;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n q a a 及推导过程。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3 等比数列教案 苏教版必修5-苏教版高二必修5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3 等比数列教案 苏教版必修5-苏教版高二必修5数学教案

等比数列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等差数列的定义的文字语言是什么?生: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师:等差数列的定义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生:*+∈=-N n d d a n )(a 1n 为常数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生:d n a )1(a 1n -+=二、新知探究(一)等比数列的定义师:学完等差数列后,有学生问我:“老师,既然研究了差,我们是不是还要研究等和数列,等积数列,等商数列呢?我充满了好奇!”请问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和”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请同学们举例子。

生:生:师: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所得的“积”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请同学们举例子。

生:生:师: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所得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请同学们举例子。

生:生:“等和数列”,“等积数列”,“等比数列”三者中,哪种更具有研究价值呢?生:生:我们的生活中“等比数列”的例子很多,如商品打折,银行存款等。

师:探究,类比等差数列定义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总结等比数列定义的文字语言。

生:师:定义中你觉得关键的字眼有哪些?生:生:师:你会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等比数列定义吗?生:生:例1:观察以下几个数列,回答下面问题:1, 1, 1, 1, 1;0, 1, 2, 4, 8;1, 2, 0, 4, 8;1, 2, 4, 8,0;-3,-9,-27,-81,-243;-1,1/2,1/4,1/8.师:①有哪几个是等比数列?若是,公比等于多少?生:师:②公比q能等于零吗?首项能为零吗?等比数列中会有某一项等于0吗?生:师:③存在公比q=1的等比数列吗?存在公比q=-1的等比数列吗?生:师:④从第三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是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生:师:⑤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存在吗?如果存在,请举例!例2:求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1)2,a ,8(2)-4,b ,c ,8(二)等比中项师:由例2中的(1),类比等差中项的概念,你能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吗? 生:师:2,-6之间是否存在等比中项?生:师:1和4的等比中项是什么?生:师:若ab G =2,则G 是否一定是a 和b 的等比中项吗?生:师:如果把例2中的(2),变为 -4,a,b ,c ,d,e,f,8呢?(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两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 a15+a9 a12=30,则log15a1a2a3 a20 =_ 10 ____.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这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使得{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若能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本题为开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 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

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1、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作业:P129:1,2,3思考题:在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项:6,12,24,48,,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

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3) 等比数列的性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顾旧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基础。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5)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5)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学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2.了解等比数列的推导方法;3.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q a a nn =+1(q 为常数);通项公式:11-=n n q a a .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转化.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共同探讨了等差数列,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主要内容.①等差数列定义:d a a n n =--1(n ≥2). ②等差数列性质:(1)a ,A ,b 成等差数列,由2ba A +=; (2)若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 ③等差数列求和公式:2)(1n n a a n S +=d n n na 2)1(1-+=. 问题情境数列:1,3,5,7,…,2n -1,… 2,-1,-4,…,-3n +5,… 1,1,1,…,1,…这些数列均为等差数列,满足a n -a n -1=d ( n ≥2 ).我们来观察下列几个数列,看其又有何共同特点? 1,2,4,8,16,…263; ① 5,25,125,625,…; ② 1,Λ,81,41,21--; ③ 是等差数列吗?如果不是,你能试着总结这些数列的特点吗?特点:对于数列①,12-=n n a ,21=-n na a (n ≥2);对于数列②,nn a 5=,51=-n na a (n ≥2); 对于数列③,1121)1(-+⋅-=n n n a ,211-=-n n a a (n ≥2). 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也就是说,这些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具有“相等”的特点. 数学理论 1.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即:)0(:1≠=-q q a a n n (n ≥2).前面我们观察的数列①,②,③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依次是2,5,21-.那么数列1,1,1,…,1,…呢? *说明:(1)“从第2项起”,各项均满足;(2)次序,后项比前项:a na n -1=q ,n ≥2,或a n +1a n =q ;(3)q 为常数,体现“等”比;(4)由递推公式,a n ≠0,且q ≠0;a n +1=a n · q ; (5)非零常数列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例1 判断下列各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如果是,请写出公比:(1) -1,-5,-25,-125; (2) 0,1,2,4,8;(3) 1,-12,14,-18,116; (4) a ,a ,a ,a ,a .解:(1) 该数列是等比数列,q =5.(2) 该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3) 该数列是等比数列,q =-12.(4) 当a =0时,该数列不是等比数列;当a ≠0时,该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q =1.例2 求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1)2,a ,8; (2) -4,b ,c ,12.解:(1)由题意,得 a 2=8a,⇒ a 2=16,故a =±4.(2)由题意,得 b -4=c b =12c,⇒ b 2=-4c ,b =2c 2,解得b =2,c =-1.推广:如果A ,B ,C 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那么B 2=AC ,我们把B 叫做A ,C 的等比中项. 注意 (1)与等差中项不同的是同号两数才有等比中项;等比中项有两个.当0>a ,0>b 时,ab G =也叫做a ,b 的几何平均数.(2)对于公比为q 的无穷等比数列{}n a ,如果n a n (≥2)是其中除第1项以外的任意一项,那么它的前一项是q a n ,后一项是q a n ,由)()(2q a qa a n n n ⋅=可知,n a 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比中项.事实上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都是它的前后等距离的项的等比中项.练习:(1) 2与4的等比中项是_____;(-3)2与(-3)-6的等比中项是______.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例 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a 1=3,q =2,求a 10.若根据递推公式则需求出前9项,则需探求通项公式.此数列的前几项依次为:3,6,12,24,48,利用观察法可得a n =3×2n -1,但需证明是否各项均满足. 证法一:对等比数列{a n },若首项为a 1,公比为q ,则a 2a 1=q ,a 3a 2=q ,a 4a 3=q ,…,a n -1a n -2=q ,a na n -1=q . 将这n -1个式子左右两边分别相乘,得a n a 1=q n -1,故a n =a 1 · q n -1. 当n =1时,上述等式也成立. 证法二:或者由定义得:q a a 12=;21123)(q a q q a q a a ===; 312134)(q a q q a q a a ===;……)0(1111≠⋅⋅==--q a q a q a a n n nn =1时,等式也成立,即对一切*∈N n 成立.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沟通了a 1,a n ,n 与q 之间的联系.如:数列①,121-⨯=n n a (n≤64),表示这个等比数列的各点都在函数12-=x y 的图象上.如图所示.数学应用例3 已知在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q =-2,求通项公式a n 及a 6; 解 a n =3×(-2)n -1,a 6=3×(-2)6-1=-96.例4 已知在等比数列{a n }中,a 3=20,a 6=160,求通项公式a n . 解 由题意,a 3=a 1·q 2=20,a 6=a 1·q 5=160,解得q =2,a 1=5,故a n =5×2n -1.或解 a 6=a 3·q 3,即160=20q 3,解得q =2.故a n =a 3×2n -3=20×2n -3=5×2n -1.推广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 n =a m ·q n-m.从函数的角度看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首项和公比的不同取值,考察等比数列中各项的变化特点.尤其对于q <0时的等比数列,为摆动数列,相邻两项符号相反,但间隔的两项一定同号.例5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 解 设这个等比数列的第1项是1a ,公比是q ,那么1221=q a ,① 1831=q a , ②由②÷①可得第23=q ,③ 把③代入①可得 3161=a .∴ 812==q a a .∴ 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2项分别是316和8.例6 已知{}{}n n b a ,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n n b a ⋅是等比数列. 证明:设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比为q 1;{}n b 的首项为b 1,公比为q 2,那么数列{}n n b a ⋅的第n 项与第n +1项分别为:nn n n q b q a q b q a 2111121111⋅⋅⋅⋅⋅⋅--与,即为n n q q b a q q b a )()(211112111与-.∵2112111211111)()(q q q q b a q q b a b a b a n n n n n n ==⋅⋅-++, 它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所以{}n n b a ⋅是一个以q 1q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例7 在243和3中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成等比数列.这3个数依次为多少? 解 设a 1=243,a 5=3,插入的三个数依次为a 2,a 3,a 4. 由题意,q 4=a 5a 1=181,解得q =±13.故此三数依次为81,27,9,或-81,27,-9.借助教材P50/例3 推广的等比中项的概念:或解 设a 1=243,a 5=3,插入的三个数依次为a 2,a 3,a 4. a 32=a 1·a 5=729,又a 3>0,所以a 3=81.a 22=a 1·a 3,故a 2=±81,且当a 2=81时,a 4=9;当a 2=-81时,a 4=-9. 故此三数依次为81,27,9,或-81,27,-9.例8 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将每边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形外作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如此继续下去,试求第n 个图形的边长和周长.解 设第n 个图形的边长为a n . 由题意,a n =(13)n -1.第n 个图形的边数为3×4n -1,则第n 个图形的周长为(13)n -1×3×4n -1=3×(43)n -1.(1)(2)(3)。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概念学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概念学案
探究: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是 ,则 (推导)
注:(1)一个等比数列可以由本量中,“知三求一”
数学运用: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1)1,1,1,1;(2)0,1,2,4,8;
(3)
.例2:求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
(1) (2)
例3:(1)在等比数列 中,是否有 ( )?
(2)在数列 中,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 ),都有 ,那么数列 一定是等比数列吗?.
例4:在等比数列 中,
(1)已知 , ,求 ;
(2)已知 , ,求 .
(3) 是等比数列 中的第几项?
四、巩固训练
(一)当堂练习(47页书后练习)
(二)(补充选做)
1、等比数列 中, ,则 ,公比
2.类比思想的应用
三、课前预习
1.如果一个数列从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
等于,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
2.思考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联系与区别
课堂探究等比数列的概念
☆问题情境:
(1)“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细胞分裂”
探究:1.什么是等比数列?
2、将 加上相同的常数,使它们成等比数列,则其公比为_________________
五、反思总结
等比数列的概念第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明确等比数列的定义,初步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会解决知道 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学法指导
1.等比数列必须是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常数。若从第3或第4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常数,则不能断定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中数学 等比数列教案 苏教版必修5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中数学 等比数列教案 苏教版必修5

等比数列教学目标: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式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前面几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等差数列,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等差数列的主要内容. Ⅱ.讲授新课下面我们来看这样几个数列,看其又有何共同特点? 1,2,4,8,16,…,263; ① 5,25,125,625,…; ②1,-12 ,14 ,-18 ,…;③仔细观察数列,寻其共同特点.对于数列①,a n =2n -1;a n a n -1 =2(n ≥2)对于数列②,a n =5n ;a na n -1 =5(n ≥2)对于数列③,a n =(-1)n +1·12n -1;a n a n -1=-12 (n ≥2) 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也就是说,这些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具有“相等”的特点. 1.定义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即:a n ∶a n -1=q (q ≠0)如:数列①,②,③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依次是2,5,-12 .与等差数列比较,仅一字之差.总之,若一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为常数,则为等差数列,之“比”为常数,则为等比数列,此常数称为“公差”或“公比”.注意(1)公差“d ”可为0,(2)公比“q ”不可为0.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又如何呢?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请同学们想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试着推一下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法一:由定义式可得:a 2=a 1q ,a 3=a 2q =(a 1q )q =a 1q 2,a 4=a 3q =(a 1q 2)q =a 1q 3,…,a n =a n -1q =a 1q n -1(a 1,q ≠0),n =1时,等式也成立,即对一切n ∈N *成立. 解法二:由定义式得:(n -1)个等式⎩⎪⎨⎪⎧a 2a 1 =q ①a 3a 2 =q ②… …a na n -1=q n -1 若将上述n -1个等式相乘,便可得: a 2a 1 ×a 3a 2 ×a 4a 3 ×…×a n a n -1=q n -1 即:a n =a 1·q n -1(n ≥2)当n =1时,左=a 1,右=a 1,所以等式成立,∴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a n =a 1·q n -1(a 1,q ≠0)如:数列①,a n =1×2n -1=2n -1(n ≤64)数列②:a n =5×5n -1=5n ,数列③:a n =1×(-12 )n -1=(-1)n -112n -1 与等差数列比较,两者均可用归纳法求得通项公式.或者,等差数列是将由定义式得到的n -1个式子相“加”,便可求得通项公式;而等比数列则需将由定义式得到的n -1个式子相“乘”,方可求得通项公式.下面看一些例子:[例1]培育水稻新品种,如果第一代得到120粒种子,并且从第一代起,由以后各代的每一粒种子都可以得到下一代的120粒种子,到第5代大约可以得到这个新品种的种子多少粒(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分析:下一代的种子数总是上一代种子数的120倍,逐代的种子数可组成一等比数列,然后可用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题目所要求的问题.解:由题意可得:逐代的种子数可组成一以a 1=120,q =120的等比数列{a n }.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得:a n =a 1·q n -1=120×120n -1=120n ∴a 5=1205≈2.5×1010.答:到第5代大约可以得到种子2.5×1010粒.评述:遇到实际问题,首先应仔细分析题意,以准确恰当建立数学模型.[例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 分析:应将已知条件用数学语言描述,并联立,然后求得通项公式. 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a 1,公比是q则:⎩⎨⎧a 1 q 2=12 ①a 1 q 3=18 ②②÷①得:q =32 ③ ③代入①得:a 1=163∴a n =a 1·q n -1=163 ×(32 )n -1,a 2=a 1·q =163 ×32 =8. 答: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2项分别是163 和8. 评述:要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式及通项公式.Ⅲ.课堂练习课本P 48练习1,2,3已知{a n }是无穷等比数列,公比为q .(1)将数列{a n }中的前k 项去掉,剩余各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比各是多少?解:设{a n }为:a 1,a 2,…,a k ,a k +1,…则去掉前k 项的数可列为:a k +1,a k +2,…,a n ,… 可知,此数列是等比数列,它的首项为a k +1,公比为q . (2)取出数列{a n }中的所有奇数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比各是多少?解:设{a n }为:a 1,a 2,a 3,…,a 2k -1,a 2k ,…,取出{a n }中的所有奇数项,分别为:a 1,a 3,a 5,a 7,…,a 2k -1,a 2k +1,…∵a 2k +1a 2k -1 =a 1q 2k a 1q2k -2 =q 2(k ≥1) ∴此数列为等比数列,这个数列的首项是a 1,公比为q 2.(3)在数列{a n }中,每隔10项取出一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公比是多少?解:设数列{a n }为:a 1,a 2,…,a n ,…每隔10项取出一项的数可列为:a 11,a 22,a 33,……可知,此数列为等比数列,其公式为:a 22a 11 =a 11q 11a 11=q 11.评述:注意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式和通项公式.Ⅳ.课时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即:a na n -1 =q (q ≠0,q 为常数,n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q n -1(n ≥2)及推导过程. Ⅴ.课后作业课本P 52习题 1,2,3,4等比数列(一)1.已知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p n ,那么数列{a n }是 ( )A.等比数列B.当p ≠0时为等比数列C.当p ≠0,p ≠1时为等比数列D.不可能为等比数列2.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中,a 2,a 3,a 6依次成等比数列,则公比等于 ( )A. 12B. 13 C.2D.33.数列{a n }的前n 项之和是S n =a n +b (a 、b 为常数且a ≠0,1),问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吗?若是,写出通项公式,若不是,说明理由.4.已知等比数列x ,-34 ,y ,-2716 ,8132 ,…,求x ,y .5.已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a 1,公比不等于1,又其中有连续三项分别是一等差数列的第t ,k ,p 项,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6.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a 1+a 3=10,a 4+a 6=54 ,求a 4的值.等比数列(一)答案1.D 2.D3.数列{a n }的前n 项之和是S n =a n +b (a 、b 为常数且a ≠0,1),问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吗?若是,写出通项公式,若不是,说明理由.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解题.解:a 1=S 1=a +b ,当n ≥2时,a n =S n -S n -1=(a -1)a n -1 又a 1=(a -1)·a 0=a -1∴若a -1≠a +b ,即b ≠-1时,显然数列{a n }不是等比数列.若a -1=a +b ,即b =-1时,由a n =(a -1)a n -1(n ≥1),得a n a n -1=a (n ≥2)故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4.x =12 ,y =985.已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a 1,公比不等于1,又其中有连续三项分别是一等差数列的第t ,k ,p 项,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分析一:先从等比数列入手解决问题.解法一:设符合题设的等比数列{a n }中的连续三项为a m ,a m +1,a m +2,则: a m +1=a m q ,a m +2=a m +1q (q 为公比)两式相减,得q =a m +2-a m +1a m +1-a m又a m +1=a m +(k -t )d ,即a m +1-a m =(k -t )d同理a m +2-a m +1=(p -k )d (d 为公差),故q =(p -k )d (k -t )d = p -kk -t∴所求通项公式为a n =a 1(p -k k -t)n -1. 分析二:先从等差数列入手解决问题. 解法二:设等差数列为{b n },公差为d ,则⎩⎪⎨⎪⎧b 1=b 1+(t -1)d b k =b 1+(k -1)d b p =b 1+(p -1)d由题设知,b t ,b k ,b p 是等比数列{a n }中的连续三项:故q =b k b t=b p b k利用等比定理,可得b k b t =b p -b k b k -b t =(p -k )d(k -t )d = p -k k -t ∴q =p -k k -t ,a n =a 1(p -k k -t)n -1.6.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a 1+a 3=10,a 4+a 6=54 ,求a 4的值.分析:要求a 4可以先求a n ,这样求基本量a 1和q 的值就成了关键,结合条件考虑运用方程思想解决.解:设此数列的公比为q ,由已知得:⎩⎪⎨⎪⎧a 1+a 1 q 2=10a 1 q 3+a 1 q 5=54 ⇔⎩⎪⎨⎪⎧a 1(1+q 2)=10 ①a 1 q 3(1+q 2)=54 ② 由a 1≠0,1+q 2≠0,②÷①得,q 3=18 ⇒q =12 ⇒a 1=8. a 4=a 1q 3=8×18 =1. 评述:本题在求基本量a 1和q 时,运用方程思想把两个方程相除达到消元的目的,此法应重视.。

2.3.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3 高中数学 必修五 苏教版(word版)

2.3.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3 高中数学 必修五 苏教版(word版)

听课随笔第12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1)【学习导航】知识网络学习要求1.掌握用“错位相减”的方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自学评价】1.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当1≠q 时,qq a S n n --=1)1(1 ①或qqa a S n n --=11 ②当q=1时,1na S n =当已知1a , q, n 时用公式①; 当已知1a , q, n a 时,用公式②. 2.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p (1-q n),且p ≠0,q ≠1,则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精典范例】【例1】在等比数列{a n }中,(1)已知1a =-4,q =12,求10S ; (2)已知1a =1,k a =243,q =3,求k S.【解】(1)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得(2)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得【例2】在等比数列{a n }中,263,2763==S S ,求a n .【解】若q=1,则S6=2S3,这与已知263,2763==S S是矛盾的,所以q≠1.从而将上面两个等式的两边分别相除,得所以q=2,由此可得211=a ,因此点评:等比数列中五个基本量a 1、q 、a n 、n 、S n ,知三可求二.【例3】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n =66,a 2·a n -1=128,且前n 项和S n =126,求n 及公比q . 【解】 ∵a 1a n =a 2a n -1=128,又a 1+a n =66, ∴a 1、a n 是方程x 2-66x +128=0的两根, 解方程得x 1=2,x 2=64,∴a 1=2,a n =64或a 1=64,a n =2,显然q ≠1. 若a 1=2,a n =64,由qqa a n --11=126得2-64q =126-126q , ∴q =2,由a n =a 1q n -1得2n -1=32, ∴n =6.若a 1=64,a n =2,同理可求得q =21,n =6. 综上所述,n 的值为6,公比q =2或21. 点评:等比数列中五个基本量a 1、q 、a n 、n 、S n ,知三可求二,列方程组是求解的常用方法.解本题的关键是利用a 1a n =a 2a n -1,进而求出a 1、a n ,要注意a 1、a n 是两组解.追踪训练一1.某厂去年的产值记为1,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每年的产值比上年增长10%,则从今年起到第五年,这个厂的总产值为(C). A.41.1 B.51.1C.)11.1(115-⨯ D.)11.1(106-⨯ 2.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各项和: (1)1,3,9,…,2187; (2)1,21-,41,81-,…,5121-.【答案】(1)3280;(2)5123413.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都是正数,若a 1=81,a 5=16,则它的前5项和是( B ) A.179 B.211 C.243 D.275 4.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之和S n =3n +a ,则a 等于( D ) A.3 B.1 C.0 D.-1 5.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2,若前4项之和等于1,则前8项之和等于( B ) A.15 B.17 C.19 D.21【选修延伸】【例4】{}n a 是等比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数列k k k k k S S S S S 232,,-- (+∈N k )是否仍成等比数列? 【解】设{},n a 首项是1a ,公比为q, ①当q =-1且k 为偶数时,k k k k k S S S S S 232,,--不是等比数列. ∵此时,k k k k k S S S S S 232-=-= =0. 例如:数列1,-1,1,-1,…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46242S S S S S -=-=S 2=0, ②当q ≠-1或k 为奇数时, k S =k a a a a +++3210≠k k S S -2=)(321k ka a a a q +++0≠ k k S S 23-=)(3212k ka a a a q +++0≠⇒k k k k k S S S S S 232,,--(+∈N k )成等比数列追踪训练二1.在等比数列{a n }中,S n 表示前n 项和,若a 3=2S 2+1,a 4=2S 3+1,则公比q 等于( A )A.3B.-3C.-1D.1 2.等比数列{a n }中,a 3=7,前 3项之和S 3=21, 则公比q 的值为( C ) A.1 B.-21C.1或-21D.-1或213.在公比为整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a 4=18,a 2+a 3=12,那么a 5+a 6+a 7+a 8等于( A )A.480B.493C.495D.4984.在14与87之间插入n 个数,使这n +2个数组成等比数列,若各项的和为877,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B )q。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学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学案

高中苏教数学⑤2.3等比数列教材解读(1)一、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解读:1.“从第2项起”是因为首项没有“前一项”;2.公比q 等于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即1()n na q n a *+=∈N 或1(2)nn a q n n a *-=∈N ,且≥,分子分母的顺序不能颠倒; 3.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能为0,公比也不能为0,即等比数列排斥0;4.如果一个数列不是从第2项起而是从第3项或第4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则此数列不是等比数列.这时可以说此数列从第2项起或从第3项起是一个等比数列;5.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可以判定一个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即只需看1n n a a +或1nn aa -是否为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在用1nn a a -判定时,条件是2n ≥,不要误认为无法判断21a a ,其实当2n =时,211n n a aa a -=,所以这种判定方法也是严谨的. 二、等比中项定义: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解读:1.a G b ,,满足,即2G ab =,解得G =等比中项;2.由等比中项的定义可知一个等比数列{}n a 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后两项的等比中项,因此,利用等比中项的定义也能证明一个数列{}n a 是否为等比数列,即证明211(2)nn n a a a n n *-+=∈N ,且·≥. 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首项为1a ,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1n n a a q -=(其中,1a 与q 均不为0). 解读:1.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可以求得数列中任意一项;2.通项公式反映了1n a q a n ,,,之间的关系;3.在已知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及公比的前提下,使用n m n m a a q -=也可求得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四、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n n a a q -=a 可以整理为1n n a a q q ⎛⎫= ⎪⎝⎭,当0q >,且1q ≠时,x y q =是一个指数函数,而1xa y q q =·是一个不为0的常数与指数函数的积,因此等比数列的图象是函数1xa y q q=·的图象上一群孤立的点.同样也可以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视为定义域为*N 或它的真子集上的一个类指数函数.五、考查方式1.考查定义:利用等比数列或等比中项的定义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 2.考查性质: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解或简化计算过程. 3.计算问题:(1)求1n n a q a n S ,,,,中的量,可根据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列方程(组)求解,求解原则为“知三求二”;(2)与等差数列的综合问题;(3)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问题;(4)应用问题.例 在等比数列{}n a 中,0n a >,且413a =,7243a =,则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L 的值为_________.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途径一:依题意得316113243a q a q ⎧=⎪⎨⎪=⎩,.解得1121879a q ⎧=⎪⎨⎪=⎩,.∴313231031210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L L ···.途径二:∵413a =,7243a =,∴33749aq a ==,∴ 9q =,下同途径一.途径三:∵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110293856471243813a a a a a a a a a a =====⨯=·····,∴31323103110329356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a a a +++=+++L L ·· 3333log 81log 81log 81log 815420=+++=⨯=.途径四:设3log n n b a =,则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其中431log 13b ==-,73log 2435b ==,1210475()5420b b b b b +++=+=⨯=L ∴. 故3132310log log log 20a a a +++=L .评注:途径一是常规解法,利用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途径二直接利用了性质;途径三综合利用了性质;途径四利用了与等差数列有关的性质.由此可以看出,在解决等比数列问题时,抓住性质可以快速、巧妙的进行求解.高中苏教数学⑤2.3等比数列教材解读(2)一、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公式为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 a q q q q =⎧⎪=--⎨=≠⎪--⎩,解读:1.当1q ≠时,求和公式有两种形式,要注意它们的适用情况;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可视为分段函数,在解答相关含参数数列求和时,1q =的情形往往被忽略,这一点请同学们谨记;3.我们不但要记住前n 项和公式,还要弄清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设n S 是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当1q ≠时,111(1)111n n n a q a aS q q q q-==----,可以看作n n S kq k =-(k 是不为0的常数),特点为n q 的系数和常数项互为相反数,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2.k S ,2k k S S -,32k k S S -,…(0k S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kq ;3.当1q ≠时,11n n mm S q S q-=-(注:0mq -≠). 三、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课本中用两种方法推导了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我们要掌握如何巧妙地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或性质推出其前n 项和公式.下面我们用另外两种方法来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等比定理法若1q =,则1n S na =;若1q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3241231n n a a a a q a a a a -=====L (2)n ≥,所以2341231n n a a a a q a a a a -++++=++++L L ,即1n n n S a q S a -=-,解得11n n a a qS q-=-(2)n ≥.当1n =时,11S a =也适合此式.故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 a q q q q =⎧⎪=--⎨=≠⎪--⎩,.2.恒等变形法121121()n n n S a a a a q a a a -=+++=++++L L 1()n n a q S a =+-.当1q ≠时,11n n a a qS q-=-;当1q =时,1n S na =.故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 a q q q q =⎧⎪=--⎨=≠⎪--⎩,四、考查方式1.考查性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三个性质都是考查的热点. 2.计算问题(1)等比数列有1a ,q ,n a ,n ,n S 五个基本量,根据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可列两个方程,因此,这五个量可“知三求二”;(2)与等差数列的综合问题.例 记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41S =,817S =,则公比q =________.解法一:设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有414818(1)11(1)17.1a q S q a q S q ⎧-==⎪-⎪⎨-⎪==⎪-⎩,解得2q =±.解法二:∵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可设nn S kq k =-,依题意,得4488117S kq k S kq k ⎧=-=⎪⎨=-=⎪⎩,,解得2Q =±.解法三:∵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数列4S ,84S S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4171161q -==, ∴2q =±.解法四:∵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88441171S qS q-==-,解得2q=±.评注:解法一是基本解法,解法二是依据性质1来解答的,解法三是依据性质2来解答的,解法四是依据性质3来解答的,显然运用性质的解法都比基本解法计算简单.。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3苏教版必修5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3苏教版必修5

第9 课时:§等比数列〔3〕【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掌握“错位相减〞的方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公式的推导过程,提升学生的建模意识及研究问题、剖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领会公式研究过程中从特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浸透方程思想、分类议论思想及转变思想,优化思想质量.从“错位相减法〞这类算法中,领会“除去差别〞,培育化简的能力经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与灵巧应用,总结数列的乞降方法,并能在详细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等比关系成立数学模型、解决乞降问题。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经历对公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舞学生勇敢试试、勇于研究、敢于创新,磨炼思想质量,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感觉思想的奇怪美、构造的对称美、形式的简短美、数学的谨慎美.【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打破难点手段:“抓两点,破难点〞,即一抓学生感情和思想的喜悦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舞学生大胆猜想、踊跃研究,实时地给予鼓舞,使他们知难而进;二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色下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赐予适合的提示和指导.【学法与教课器具】:学法:由等比数列的构造特色推导出前n项和公式,进而利用公式解决实质问题教课方法:采纳启迪和研究-建构教课相联合的教课模式.教课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讲课种类】:新讲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思路】:一、创建情形,揭露课题第一回想一下前两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比数列的定义:假如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往常用字母q表示〔q0〕,即:an q〔q0〕a n1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1q n1(a1q0),a n a m q m1(a1q0)3.{a}成等比数列a n1=q〔nN,q≠0〕“a n≠0〞是数列{a }成等比数列的必需非充足条件n ann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5.等比中项:假定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2ab,G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6.性质:假定mn pq(m,n,q,p N),那么a m a n a p a q 7.判断等比数列的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8.等比数列的增减性二、研探新知1.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 方法一:错位相减法一般地,设等比数列a 1,a 2,a 3, ,a n , 的前n 项和是S n a 1 a 2 a 3a n ,S n a 1a 2a 3a nS n a 1a 1qa 1q 2 a 1q n2a 1q n1,由a 1q n1得qS n a 1qa 1q 2a 1q 3a 1q n1 ∴(1q)S n a 1a 1qna na 1q n当q1时,S na 1(1q n )a 1 a n q当q1时,S nna 11 或S n1 qq这类乞降方法称为“错位相减法〞,“错位相减法〞是研究数列乞降的一个重要方法注意:〔1〕a 1,q,n,S n 和a 1,a n ,q,S n 各三个可求第四个;2〕注意乞降公式中是q n ,通项公式中是q n1不要混杂;3〕应用乞降公式时q1,必需时应议论q1的状况.方法二:运用等比定理a 2 a 3 a n q有等比数列的定义, a 2 a na 1 1a 2 a 3 a n S n a 1 q依据等比的性质,有a 2a n1S na na 1即Sna 1 q(1 q)S n a 1a n q 〔结论同上〕S na n环绕根本观点,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 方法三:运用方程思想 (提取公比q )S n a 1 a 2 a 3 a n =a 1 q(a 1 a 2 a 3 a n1)=a 1 qS n1=a 1 q(S n a n )(1 q)S n a 1 a n q 〔结论同上〕“方程〞在代数课程里据有重要的地位,方程思想是应用十分宽泛的一种数学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在量和未知量之间搭起桥梁,使问题获取解决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a 1,a 2 a 3, a n它的前n 项和是方法四:由等次幂差公式直接推得〔详略〕三、怀疑争辩,排难解惑,展开思想例1求等比数列 1,2,4,从第5项到第10 项的和.解:由a 11,a 22 得q 2S 4 1 (1 2 4)1(1210)1023,从第5项到第,1215,S 101 210项的和为S 10-S 4=1018例2 一条信息,假定一人得悉后用一小时将信息传给两个人, 这两个人又用一小时各传给未知此信息的此外两人,这样持续下去,一时节间可传遍多少人?解:依据题意可知,获知此信息的人数成首项a 11,q2的等比数列,那么:一天内获知此信息的人数为:S 41 224 22411 2例3〔教材P 51例1〕求等比数列{a n }中,〔1〕;a 14,q1 ,求S 10;〔2〕;a 11,2 a k243,q3,求S k .a 1(110 )4[1(1)10]1023a 1 a n q1 2433q2364.解:〔1〕S 101 q1128 ;〔2〕S kq1 3112例4在a,b 之间插入1010个数的和个数,使它们同这个数成等比数列,求这例5〔教材P 51例2〕求等比数列{a n }中,S 37 63,求a n ;,S 622解:假定q1,那么S 62S 3,与S 37 ,S 6 63 矛盾,∴q 1,进而S 3a 1(1 q 3)7①,2 21 q2S 6 a 1(1 q 6)63②.②:①得:1q 3 9,∴q2,由此可得a 1 1 ,∴a n 1 2n12n2.1 q 22 2例6〔教材P 51例3〕求数列1 1 11, ,n1的前n 项和.,2 ,38 2 n ,24解:S n (11)(21)(31) (n1n )(123 n)(1111n )248224 8211n(n 1)2(1 2n )n(n 1)11.21 122n2说明:数列的每一项都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的和,求解时要采纳分组乞降.例7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 项中,数值最大的一项为哪一项54,假定该数列的前n 项之和为S n ,且S a80,S 2n 6560,求:〔1〕通项公式a n ;〔2〕前100项之和S 100例8设数列{a n },a 15 ,假定以a,a ,,a n 为系数的二次方程:an1 x 2ax1 0(nN 且612nn2〕都有根、且知足331,〔1〕求证:{a n 1}为等比数列;〔2〕求a n;〔3〕求{a n} 2的前n项和S n。

等比数列学案3苏教版必修5

等比数列学案3苏教版必修5
板书设计
一、复习: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公式
二、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
三、例
四、关于等比中项:
五、小结: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中项定理
六、作业
课后反馈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备注
一、复习回顾
1.等差数列定义:an-an-1=d(n≥2)(d为常数)
2.等差数列性质:(1)若a,A,b成等差数列,则A= ,(2)若m+n=p+q,则am+an=ap+aq.(3)Sk,S2k-Sk,S3k-S2k…成等差数列.
若一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为常数,则为等差数列,之“比”为常数,则为等比数列,此常数称为“公差”或“公比”.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法一:由定义式可得:
a2=a1q,a3=a2q=(a1q)q=a1q2,a4=a3q=(a1q2)q=a1q3,…,an=an-1q=a1qn-1(a1,q≠0),n=1时,等式也成立,即对一切n∈N*成立.
解法二:由定义式得:(n-1)个等式
(n≥2)
注意:(1)公差“d”可为0;(2)公比“q”不可为0.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备注
三、例2(p23)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2,第二项与第三项的和是12.求它的第8项的值。
解: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由已知,得
解得 q=-3或q=2.
备注
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a1,公比是q,
①②
则:
②÷①得:q= ③
③代入①得:a1= ,∴an=a1·qn-1= , 8.
答: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2项分别是 和8.
评述:要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式及通项公式.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案第课时等比数列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案第课时等比数列

总 课 题 等比数列 总课时 第13课时 分 课 题等比数列(一)分课时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体会等比数列是用来刻画一类离散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体会等比数列是用来刻画一类离散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重点难点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引入新课1.观察下列数列有何特点? (1)1,2,4,8,… (2)10,2110⨯,2)21(10⨯,3)21(10⨯,…(3)1,21,41,81,… (4)05110000.⨯,205110000.⨯,305110000.⨯,… 2.等比数列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0吗? 可以有为0的项吗?3.练习:(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①1,1,1,1,1; ②0,1,2,4,8;③1,21-,41,81-,161; ④1,2,1,2,1;⑤1,31,91,271,811; ⑥2,1,21,41,0.(2)求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 ①2,a ,8;②4-,b ,c ,21.(3)已知下列数列是等比数列,试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①、( ),3,27;②、3,( ),5;③1,( ),( ),881.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与证明:4.练习: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公比q 、第5项5a 及第n 项n a : ①2,6,18,54,…=q ______,=5a ______,=n a _________; ②7,314,928,2756,…=q ______,=5a ______,=n a _________; ③30.,090.-,0270.,00810.-,…=q ______,=5a ______,=n a _________; ④5,15+c ,125+c ,135+c ,…=q ______,=5a ______,=n a _________.例题剖析(1)在等比数列{}n a 中,是否有112+-⋅=n n n a a a ?(2)如果数列{}n a 中,对于任意正整数)2(≥n n ,都有112+-⋅=n n n a a a ,那么{}n a 一定是等比数列吗?例1在等比数列{}n a 中, (1)已知31=a ,2-=q ,求6a ;(2)已知203=a ,1606=a ,求n a .例3 试在243和3中间插入3个数, 使这5个数成等比数列.巩固练习1.下列哪些数列是等差数列,哪些数列是等比数列?(1)12lg 6lg 3lg ,,; (2)2122222-- ,,,; (3)a a a a a ,,,,.2.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52,第4项是25,求前3项.课堂小结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例2课后训练班级:高一( )班 姓名:____________一 基础题1.在等比数列{}n a 中,(1)若274=a ,公比3-=q ,求7a ; (2)已知81842= =a a ,,求1a 和q ;(3)已知6475= =a a ,,求9a ;(4)若1515=-a a ,624=-a a ,求3a .2.在等比数列{}n a 中,(1)已知972494= =a a ,,求n a ; (2)已知2732662-= -=a a ,,求n a .3.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n a 23=,求证: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二 提高题4.在两个非零实数a 和b 之间插入2个数,使它们成等比数列,试用a 和b 表示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5.若三个不相等的数c b a ,,成等差数列,又b c a ,,成等比数列,求c b a ::.6.等比数列的前3项依次是3322+ + a a a ,,,试问227-是否为这个数列中的项? 如果是,是第几项?。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2.3《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word教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2.3《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word教案

2.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这个故事大家听说过吗?生知道一些,踊跃发言.师“请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三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以此类推.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这就是国际象棋发明者向国王提出的要求.师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 g,按目前世界小麦年度产量约60亿吨计.你认为国王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生各持己见.动笔,列式,计算.生能列出式子:麦粒的总数为1+2+22+…+263=?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你们计算出结果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课件展示:1+2+22+…+2 63=?师我们将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是一个数列,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1,公比是2,求第1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所放的麦粒数总和,就是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式子的计算方法:记S=1+2+22+23+…+2 63,式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课件展示:S=1+2+22+23+…+2 63,①2S=2+22+23+…+263+264,②②-①得2S-S=2 64-1.264-1这个数很大,超过了1.84×10 19,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 g,那么麦粒的总质量超过了7 000亿吨.而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60亿吨,因此,国王不能实现他的诺言.师国王不假思索地给国际象棋发明者一个承诺,导致了一个很不幸的后果的发生,这都是他不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所造成的.而避免这个不幸的后果发生的知识,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知识.推进新课[合作探究]师在对一般形式推导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特殊的简单情形:1+q+q2+…+q n=?师这个式子更突出表现了等比数列的特征,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师若将上式左边的每一项乘以公比q,就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生q+q2+…+q n+q n+1.生每一项就成了它后面相邻的一项.师对上面的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帮助吗?师 生共同探索:如果记S n =1+q+q 2+…+q n ,那么qS n =q+q 2+…+q n +q n +1.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1-q n .师 提问学生如何处理,适时提醒学生注意q 的取值.生 如果q≠1,则有qq S n--=11. 师 当然,我们还要考虑一下如果q =1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果.生 如果q =1,那么S n =n .师 上面我们先思考了一个特殊的简单情形,那么,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我们怎样思考? 课件展示:a 1+a 2+a 3+…+a n =?[教师精讲]师 在上面的特殊简单情形解决过程中,蕴含着一个特殊而且重要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错位相减,消除差别”的方法.我们将这种方法简称为“错位相减法”.师 在解决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时,我们还可以使用“错位相减法”.如果记S n =a 1+a 2+a 3+…+a n ,那么qS n =a 1q+a 2q+a 3q+…+a n q,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a 1-a n q.师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q 的取值.如果q≠1,则有qq a a S n n --=11. 师 上述过程如果我们略加变化一下,还可以得到如下的过程:如果记S n =a 1+a 1q+a 1q 2+…+a 1q n -1,那么qS n =a 1q+a 1q 2+…+a 1q n -1+a 1q n ,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a 1-a 1q n .如果q≠1,则有qq a S n n --=1)1(1. 师 上述推导过程,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本质没有什么差别,都是用的“错位相减法”. 形式上,前一个出现的是等比数列的五个基本量:a 1,q,a n ,S n ,n 中a 1,q,a n ,S n 四个;后者出现的是a 1,q,S n ,n 四个,这将为我们今后运用公式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的和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值得重视的是:上述结论都是在“如果q≠1”的前提下得到的.言下之意,就是只有当等比数列的公比q≠1时,我们才能用上述公式.师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如果q =1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生 如果q =1,S n =na 1.师 完全正确.如果q =1,那么S n =na n .正确吗?怎么解释?生 正确.q =1时,等比数列的各项相等,它的前n 项的和等于它的任一项的n 倍. 师 对了,这就是认清了问题的本质.师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探讨一下:[合作探究] 思路一: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有:q a a a a a a a a n n =====-1342312..., 再由合比定理,则得q a a a a a a a a n n =++++++++-1321432......, 即q a S a S nn n =--1, 从而就有(1-q)S n =a 1-a n q.(以下从略)思路二:由S n =a 1+a 2+a 3+…+a n 得S n =a 1+a 1q+a 2q+…+a n -1q=a 1+q(a 1+a 2+…+a n -1)=a 1+q(S n -a n ),从而得(1-q)S n =a 1-a n q.(以下从略)师 探究中我们们应该发现,S n -S n -1 =a n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关系,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关系式中,n 的取值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生 n >1.师 对的,请同学们今后多多关注这个关系式:S n -S n -1=a n ,n >1.师 综合上面的探究过程,我们得出:⎪⎩⎪⎨⎧≠--==1,1)1(,1,11q q q a q na S n n 或者1,1,1,11≠⎪⎩⎪⎨⎧--=q q q a a q na n[例题剖析]【例题1】 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8项的和: (1)21,41,81,…; (2)a 1=27,a 9=2431,q <0.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分析:由(1)所给条件,可得211=a ,21=q ,求n =8时的和,直接用公式即可. 由(2)所给条件,需要从24319=a 中获取求和的条件,才能进一步求n =8时的和.而 a 9=a 1q 8,所以由条件可得q 8=19a a =272431⨯,再由q <0,可得31-=q ,将所得的值代入公式就可以了.生 写出解答:(1)因为211=a ,21=q ,所以当n =8时,25625521)21(1[2188=--=S . (2)由a 1=27,24319=a ,可得272431198⨯==a a q , 又由q <0,可得31-=q ,于是当n =8时,811640)31(1)2724311(2718=--⨯-=S . 【例题2】 某商场今年销售计算机5 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的销售量增加10%,那么从今年起,大约几年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 000台(结果保留到个位)? 师 根据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从中抽象出等比数列,并明确这是一个已知S n =30 000求n 的问题.生 理解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并找出等比数列中的基本量,列式,计算.解:根据题意,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增加的百分率相同,所以,从今年起,每年销售量组成一个等比数列{a n },其中a 1=5 000,q=1+10%=1.1,S n =30 000. 于是得到300001.11)1.11(5000=--n , 整理得1.1n =1.6,两边取对数,得n lg1.1=lg1.6, 用计算器算得1.1lg 6.1lg =n ≈041.02.0≈5(年). 答:大约5年可以使总销售量达到30 000台.练习:教材第66页,练习第1、2、3题.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1.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特别是在推导过程中,学到了“错位相减法”.2.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因为公式涉及到等比数列的基本量中的4个量,一般需要知道其中的3个,才能求出另外一个量.另外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公式有两个形式,在应用中应该根据题意所给的条件,适当选择运用哪一个公式.在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注意q 的取值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放在第一位来思考.布置作业课本第69页习题2.5 A 组第1、2、3题.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等比数列教案 苏教版必修5高三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等比数列教案 苏教版必修5高三

§【复习目标】1.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其通项公式; 2. 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及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理等比数列的概念,建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知识梳理】〔1〕等比数列的定义: 数列{}n a 中,假设q a a nn =+1(常数),0≠q ,对*∈N n 都成立,那么数列{}n a 叫等比数列,常数q 叫等比数列的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11-=n nq a a通项公式推广:n m n q a a -=〔2〕等比数列}{n a 的简单性质:1、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均有1n na q a +=〔常数〕; 2、对于任意的正整数2≥n ,有12+-=n n n a a a3、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m q p ,,,,如果n m q p +=+,那么m q p a a a a =〔3〕等比中项的概念三数a,b,c 成等比ac b =⇒2,即b 是a,c 的等比中项。

【课前预习】1.数列{}n a 中,假设对*∈N n 都成立,那么数列{}n a 叫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2. 判断命题真假:(1) 在数列{}n a 中,假设q a a n n 1-=〔q 是常数,)2,≥∈*n Nn ,那么数列是等比数列(2) 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221++=n n n a a a 3.制造某机器配件的一道工序是:用汽锤把厚度为a 厘米的金属工件锻造成厚度不多于原厚度的83%的工件.现知汽锤每冲击一次后,工件的厚度就比这次冲击前的厚度降低 3%,那么至少需冲击次.4.在等比数列{}n a 中,首项01<a ,那么{}n a 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公比q 满足: A .q>1 B .q<1 C .0<q<1 D .q<05. 假设四个正数a ,b ,c ,d 成等差数列,x 是a 和d 的等差中项,y 是b 和c 的等比中项,那么x 和y 的大小关系是. 【典型例题】题型一:等比数列的判定例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nn S nn a a 2,111+==+〔n=1,2,3,…〕,求证:数列⎭⎬⎫⎩⎨⎧n S n 是等比数列.题型二:等比数列中基本量的计算例2 (1)在等比数列{}n a 中,假设21,31==q a ,那么7a =;假设81,3273==a a ,那么 q=;假设31,811-==q a ,那么42,a a 的等比中项为.(2)等比数列}{n a 中,各项均为正数,且4,418453106=⋅=⋅+⋅a a a a a a ,求84a a +.题型三: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应用例3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数的和为21,中间两数的和为18,求这四个数.例4设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65=a .(1) 当33=a 时,请在数列{}n a 找一项m a ,使m a a a ,,53成等比数列; ★〔2〕当23=a 时,假设自然数)(,,,,21*∈⋅⋅⋅⋅⋅⋅N t n n n t满足⋅⋅⋅<<⋅⋅⋅<<<t n n n 215,使得⋅⋅⋅⋅⋅⋅tn n n a a a a a ,,,,,2153成等比数列,求数列{}tn 的通项公式.题型四:等差、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例5某种细胞,开始时有2个,1小时以后,分裂成4个并死亡1个,2小时后,分裂成6个并死亡1个,3小时以后,分裂成10个并死亡1个,……,按此规律,10小时后,存活的细胞有多少个?【巩固练习】1.首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第2,3,6项依次构成一个等比数列,那么该数列的公比为 .2.设4321lg ,lg ,lg ,lg a a a a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5,那么=14a a .3.在3与24之间插入5个实数,使这7个数成等比数列,这个数列的第4项是.4.去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为a 千亿元,要实现经过2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翻的目标,年平均增长率至少应达到 〔 〕(A)14201- (B) 12201- (C) 14211- (D) 12211-5.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1、a 99是方程x 2-10x + 16 = 0的两个根,那么a 40·a 50·a 60的值为〔 〕A .32B .64C .±64D .256 ★6.在等差数列{}na 中,4,171==a a,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假设23321,a b a b ==求满足801a b n<的最小的自然数n 的值【本课小结】【课后作业】 1.在等比数列{}na 中,7321=++a a a,8321=a a a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na 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1818212=⋅⋅⋅a aa ,假设公比q=2, 求18963a a a a ⋅⋅⋅的值.{}na 中,假设010=a,求证:等式),19(192121*-∈<+⋅⋅⋅++=+⋅⋅⋅++N n n a a a a a a n n 成立; 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n b ,假设19=b ,你能得到怎样的等式?并证明.{}n a 的前n 项和为nS,且)3(21n nS n a +=对一切正整数n 恒成立. 〔1〕证明:数列{}n a +3是等比数列;〔2〕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成等差数列的四项? 假设存在,请写出一组;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数列}{n b 满足*121(lg lg lg )()n n b a a a n N n=++⋅⋅⋅+∈, (1)假设数列}{n a 的首项10001=a ,公比q=101,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2)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122311111lg lg lg lg lg lg lg lg n n nn ka a a a a a a a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恒成立?假设存在,请求出实数k 的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2等比数列的概念参考答案〔简答〕【课前预习】……【典型例题】……【巩固练习】……6.n=7【课后作业】…… 1.n n n na a --==312,2 2. 2123. ),17(1722321*-∈<⋅⋅⋅=⋅⋅⋅N n n b b b b b b b n n5.(1)a n =a 1q n-1=1000×(101)n-1=104-n [3+2+1+…〔4-n 〕]bn= n1 (lga 1+lga 2+…+lga n )=n 1 lg 〔a1·a2…an 〕=n1lg[])4(12310n -+⋅⋅⋅+++=27n -(2)k=-1.【解析】由{an}的通项公式,利用对数运算求出{bn}的通项公式;第二问由条件逆推判断关系式成立,并求出k 的值。

高中数学 等比数列(4)教案 苏教版必修5

高中数学 等比数列(4)教案 苏教版必修5

等比数列(4)【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综合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式、通项公式、性质及前n 项求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能力。

理解这种数列的模型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刻苦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数学建模).【学法与教学用具】:1. 学法:2.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比数列的定义:nn a a 1+=q (+∈N n ,0≠q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0(111≠⋅⋅=-q a q a a n n ,3.性质:①b G a ,,成等比数列⇔G 2=ab (0≠ab )②在等比数列中,若m n p q +=+(,,,)m n q p N +∈,则q p n m a a a a ⋅=⋅4.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当1≠q 时,q q a S n n --=1)1(1 ① 或qq a a S n n --=11 ② 当1=q 时,1na S n =,当已知1a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1a ,q ,n a 时,用公式②.5.)1(11==n S a ,)2(1≥-=-n S S a n n n6.n S 是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①当1-=q 且k 为偶数时,k k k k k S S S S S 232,,--不是等比数列.②当1-≠q 或k 为奇数时,k k k k k S S S S S 232,,-- 仍成等比数列二、研探新知,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例1 已知:n S 是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96,,S S S 成等差数列,求证:285,,a a a 成等差数列.证明:∵396,,S S S 成等差数列,∴3692S S S +=, 若1q =,则3161913,6,9S a S a S a ===, 由96312S 0S S a ≠+≠可得,与题设矛盾,∴1q ≠,qq a q q a q q a --=--+--1)1(21)1(1)1(916131,整理,得3692q q q +=,∵0q ≠,∴3612q q +=,4372511118(1)2a a a q a q a q q a q a +=+=+==.∴285,,a a a 成等差数列.例2 已知一个项数是偶数的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其奇数项的和为85,偶数项的和为170,求这个数列的公比和项数。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学案:第10课时(等比数列3)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学案:第10课时(等比数列3)

等比数列(三)教学目标1.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2.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并系统了解判断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 3.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重点难点等比中项的概念,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应用基础知识一、复习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 1.等比数列的性质(1)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注意:m n m n a a a +⋅≠.(2)在等比数列{}n a 中,211n n n a a a +-⋅=;2n k n k n a a a +-⋅=(,,)n k n n k N *-+∈.(3)在等比数列{}n a 中,2,,,,,m m k m k m nk a a a a +++⋅⋅⋅⋅⋅⋅也成等比数列,公比为kq . 2.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若1nn a a -=常数对任意的整数1n >成立,则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 (2)中项法:若211n n n a a a +-⋅=对任意的整数1n >成立,则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若an bn a k m +=⋅(0)k ≠,则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二、练习1.判断:(1)已知)02(1≠≥⋅=-q n q a a n n ,,则{}n a 成等比数列.( ) (2)已知)0(≠⋅=cq q c a nn ,则{}n a 成等比数列.( ) (3)已知cb a 222 ,,成等比数列,则c b a ,,成等差数列.( ) (4)已知c b a lg lg lg ,,成等差数列,则c b a ,,成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n a 中,0n a >,344a a =,则2126log log a a +的值为。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431,,a a a 成等比数列, 则2a =。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 2.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 2.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等比数列的概念江苏省大港中学:吴学伍教学目标:1 体会等比数列是用来刻画一类离散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 利用等比数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等比数列“等比〞的特点.可以通过与等差数列进行类比来突破难点.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情境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意思为:一尺长的木棒,每日取其一半,永远也取不完.如果将“一尺之棰〞视为1份,那么每日剩下的局部依次为情境2:一位数学家说过:你如果能将一张纸对折38次,我就能顺着它在今天晚上爬上月球。

问题:与等差数列相比,上面这些数列有什么特点?二、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发现:1.上述数列的共同特征,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而等差数列的特征是,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2.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发现任何一项都可以找出来.通过讨论,得到这些问题共同的特点是,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三、建构教学1.归纳总结,形成等比数列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2.符号记法,假设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那么.问题1:以下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如果是,公比是多少?〔1〕;〔2〕;〔3〕;〔4〕.问题2: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那么它的项和公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问题3:当等比数列的公比为负数的时候,数列每一项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讨论答复〕答问题1中〔1〕、〔3〕是等比数列,公比分别是1和;〔2〕不是;〔4〕当不等于的时候是,等于0的时候不是.问题2中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能为0,公比也不能等于0.问题3中项是呈正负交替出现,形成摇摆数列.3.等比中项的概念.假设成等比数列,那么叫和的等比中项,且.注:同号的两个数才有等比中项,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四、数学运用1 例题.例1观察并判断以下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1〕1,3,9,27,81,…〔2〕〔3〕5,5,5,5,5,…〔4〕1,-1,1,-1,1,-1,…〔5〕1,1,1,1,1…〔6〕1,0,1,0,1,0,…〔7〕0, 0,0,0,0…〔8〕注意点:等比数列中不能出现0,非零的常数列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公差为0,公比为1,第四个例子,公比是负数时,可以得到摆动数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在后面求最值中,就有以它为背景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9 课时:§2.3 等比数列(3)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错位相减”的方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2.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公式探求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转化思想,优化思维品质.
2.从“错位相减法”这种算法中,体会“消除差别”,培养化简的能力
3.经历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推导与灵活应用,总结数列的求和方法,并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等比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求和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经历对公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磨练思维品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思维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突破难点手段:“抓两点,破难点”,即一抓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及时地给以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二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由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前n 项和公式,从而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和探究-建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首先回忆一下前两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即:1
-n n a a q =(0≠q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0(111≠⋅⋅=-q a q a a n n ,)0(11≠⋅⋅=-q a q a a m m n
3.}{n a 成等比数列⇔n
n a a 1+=q (+∈N n ,q ≠0)“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5.等比中项:若b G a ,,成等比数列,则G ab G ,2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6.性质:若m n p q +=+(,,,)m n q p N +∈,则q p n m a a a a ⋅=⋅
7.判断等比数列的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
8.等比数列的增减性
二、研探新知
1.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方法一:错位相减法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123,,,,,n a a a a L L 的前n 项和是=n S 123n a a a a ++++L ,
由12311n n n n S a a a a a a q -=++++⎧⎨=⎩L 得2211111123111111n n n n n n S a a q a q a q a q qS a q a q a q a q a q
---⎧=+++++⎪⎨=+++++⎪⎩L L ∴11(1)n n q S a a q -=-, 当1≠q 时,q q a S n n --=1)1(1 或11n n a a q S q
-=- 当1=q 时,1na S n = 这种求和方法称为“错位相减法”, “错位相减法”是研究数列求和的一个重要方法
注意:(1)n S n q a ,,,1和n n S q a a ,,,1各已知三个可求第四个;
(2)注意求和公式中是n q ,通项公式中是1-n q 不要混淆;
(3)应用求和公式时1≠q ,必要时应讨论1=q 的情况.
方法二:运用等比定理 有等比数列的定义,q a a a a a a n n ====-1
2312Λ 根据等比的性质,有
q a S a S a a a a a a n n n n n =--=++++++-112132ΛΛ 即 q a S a S n
n n =--1⇒q a a S q n n -=-1)1((结论同上) 围绕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
方法三:运用方程思想(提取公比q )
=n S n a a a a Λ+++321=)(13211-++++n a a a a q a Λ
=11-+n qS a =)(1n n a S q a -+
⇒q a a S q n n -=-1)1((结论同上)
“方程”在代数课程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程思想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数学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在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搭起桥梁,使问题得到解决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ΛΛn a a a a ,,321+它的前n 项和是
方法四:由等次幂差公式直接推得(详略)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 求等比数列1,2,4,…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
解:由2 2,121===q a a 得,1521)21(144=--⨯=∴S , 10232
1)21(11010=--⨯=S ,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为10S -4S =1008
例2 一条信息,若一人得知后用一小时将信息传给两个人,这两个人又用一小时各传给未知此信息的另外两人,如此继续下去,一天时间可传遍多少人?
解:根据题意可知,获知此信息的人数成首项2,11==q a 的等比数列,则:一天内获知此信息的人数为:122
1212424
4-=--=∴S 例3 (教材51P 例1)求等比数列{}n a 中,(1)已知;14a =-,12
q =,求10S ;(2)已知;11a =,243k a =,3q =,求k S .
解:(1)1010
11014[1()](1)102321112812
a q S q ---===---;(2)112433364113n k a a q S q --⨯===--. 例4在
b a ,之间插入10个数,使它们同这个数成等比数列,求这10个数的和
例5(教材51P 例2)求等比数列{}n a 中,372S =,6632
S =,求n a ; 解:若1q =,则632S S =,与已知372S =,6632S =矛盾,∴1q ≠,从而313(1)712a q S q -==-①, 616(1)6312a q S q -==- ②. ②:①得: 319q +=,∴2q =,由此可得112a =,∴121222
n n n a --=⨯=. 例6(教材51P 例3)求数列11111,2,3,,,2482
n n ++++L L 的前n 项和. 解:1111(1)(2)(3)()2482n n S n =++++++++L 1111(123)()2482
n n =++++++++L L 11(1)(1)(1)1221122212
n n n n n n -++=+=+--. 说明:数列的每一项都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的和,求解时要采用分组求和. 例7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 项中,数值最大的一项是54,若该数列的前n 项之和为n S ,且6560,802==n a S S ,求:(1)通项公式n a ;(2)前100项之和100S
例8设数列{}n a 6
5,1=a ,若以n a a a ,,,21Λ为系数的二次方程:*-∈=+-N n x a x a n n (0121且
2≥n )都有根α、β且满足133=+-βαβα,(1)求证:}2
1{-n a 为等比数列;(2)求n a ;(3)求{}n a 的前n 项和n S 。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1=q 时,1na S n =,当1≠q 时,q
q a a S n n --=11 或q q a S n n --=1)1(1 ; 2.这节课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用多种方法(迭加法、运用等比性质、错位相减法、方程法)推导出了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并在应用中加深了对公式的认识.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