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考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期末重点考点
一、名解
1、肺通气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2、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的能力。
4、肾糖阈: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5、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6、易化扩散: 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
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7、胸式呼吸: 以肋间外肌舒缩引起胸骨和肋骨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8、腹式呼吸: 以隔肌舒缩为主引起的呼吸运动。
9、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用的时间。
10、神经递质: 是指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
后膜是受体,并产生突出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10、氧容量: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称为血氧容量。
11、胃-肠反射:在12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高渗溶液及机械扩张均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
12、机体内环境: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细胞外液,故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13、体位性低血压: 当机体有平卧突然转为直立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心脏以下静脉血管充盈扩张,造成大量血液滞留,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排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引起脑、视网膜一时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的现象。
14、主动转运: 离子或小分子物质在膜上膜蛋白的作用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号能转运过程。
15、血型: 指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16、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17、消化: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加工、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8、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19、出胞: 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类物质被排出细胞的过程。
20、通气血流比值: 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21、动脉血压:指动脉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血压。
22、排泄:是指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及过剩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3、能量代谢:生理学中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24、基础代谢率:是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25、牵张反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一、简答
1、简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三种生理效应。
答:①减小吸气阻力,有利于肺的扩张,使吸气省力;
②调节大小肺泡力压,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
③减少肺部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泡内液体积聚,有利于肺泡处气体交
换。
2、胃酸的生理作用。
答: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变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同时还可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
②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③随食糜排入小肠后,可间接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④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3、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答:①肾小球的滤过;②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③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
4、胃酸分泌过多,过少对人有哪些影响。
答:①分泌过少,会引起腹胀、腹泻的消化不良症状;
②分泌过多,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侵蚀作用,是溃疡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5、饮食中缺碘为什么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答:由于饮食中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使血液中T3、T4浓度长期降低,从而对腺垂体的反馈性抑制作用减弱,引起TSH分泌异常增加,导致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肥大。
6、简述体的测量部位及正常值。
答:①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7~37.9℃
②口腔,温度正常值为:36.7~37.7℃
③腋下,温度正常值为:36.0~37.4℃。
7、中枢兴奋传递特征。
答:①单向传递;②突触延搁;③兴奋的总和;④兴奋节律的改变;⑤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8、小肠液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①弱碱性的黏液能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
②肠激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
③大人的小肠液,可惜是消化产物,使小肠内渗透压,降低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④在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存在许多寡糖酶和肽酶,能对进入上皮细胞的营养物质继续进行消化。
9、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答:①自动节律性;②富有伸展性;③兴奋性低,舒缩迟缓;④具有紧张性;
⑤对电刺激不敏感。
10、大量饮用清水尿量的变化。
答:大量饮用清水,水的占比增加,氯化钠占比减少,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明显增多,有利于血浆晶体渗透压恢复
11、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组成及生理作用。
答:①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主要是氯化钠),具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以及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的重要作用。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分子颗粒形成,主要有白蛋白形成。
在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的正常分布,以及维持血容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答:①搏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大动脉的弹性作用;⑤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
13、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答:①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②参与生理性止血;③促进血液凝固。
14、雌激素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雌激素:①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②促进副性征的出现;③对代谢的作用
雄激素:①影响胚胎分化;②促进男性附性器官的生长发育;③刺激男性副性征的出现;④维持生精作用;⑤促进蛋白质的合成;⑥促进红细胞生成。
15、生理性止血过程。
答:①受损伤的血管收缩;②血小板血栓形成;③止血栓的形成。
16、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肌肉活动;②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③精神活动;④环境温度。
17、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主要通过提高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而发生抗利尿作用。
三、选择、填空。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3、正常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即每千克体重有70~80ML的血量。
4、正常人全血比重:1.050~1.060。
5、血浆晶体渗透压对血细胞作用:高渗液中红细胞萎缩;等渗液中红细胞属于正常环境;低渗液中红细胞破裂。
6、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铁和蛋白质。
7、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
8、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9、内源性凝血因子:接触因子;外源性凝血因子:组织因子。
10、正常射血分数:50%。
11、健康成年男性的搏出量:60~80mL。
12、心脏射血发生在:等容收缩期。
1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PCO2、PH和温度。
14、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15、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16、.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提供。
17、中耳的组成: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
18、耳蜗静息电位,内淋巴液中电位:+80mV。
1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除极;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超极化。
20、生长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21、检测甲状腺的指标:T3、T4。
22、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由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来判断。
23、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