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宜宾)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
A. 罗马
B. 北京
C. 南京
D. 洛阳
【答案】B
【解析】【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故选:B
【点评】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A. I
B. Ⅱ
C. Ⅲ
D. Ⅳ
(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故答案为:(1)B;(2)B;
【点评】(1)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问题以及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2)考查几个地区和国家的人口问题,一般主要考查几个大国,学生要特别注意。
3.剪纸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
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A. 四合院
B. 竹楼
C. 蒙古包
D. 窑洞(2)图示景观所属地形区是()
A. 云贵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3)这种民居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建筑特点是()
A. 通风散热
B. 隔热防潮
C. 冬暖夏凉
D. 冬冷夏热【答案】(1)D
(2)B
(3)C
【解析】【分析】(1)读图观察可知,图中的传统民居是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故选D。
(2)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直立性强,必易坍塌,而且该地区气候较为干燥,降水较少。
故选B。
(3)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窑洞适应了当地冬暖夏凉的特点。
故选C。
【点评】(1)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2)民居建筑是人们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具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中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等。
(3)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我国的传统房屋建筑常用“南尖北平”来描述,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房顶坡度大,利于雨季排水,而北方降水少,房顶坡度较小(平顶屋)。
4.某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10‰
B. 3‰
C. 17‰
D. 7‰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7‰=3‰;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5.民居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智慧结晶。
下列建筑风格最能体现湘西民族特色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A项是西亚地区墙厚窗小的碉堡式建筑,B项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冰屋,C项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D项是“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湘西地区的特色民居。
故答案为:D。
【点评】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6.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 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
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汉语不仅在中国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都有分布;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东南亚居民很多人使用汉语,也有越南语,泰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7.如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
B.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C.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 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
(2)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 领土面积更大
C. 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
D. 人口总数更少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利亚,故A错误。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日本,故B错误。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故C 正确。
中国人口总量最大,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低,故D错误。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人口密度是人口总数与面积之比。
中国人口总数比印度多,人口密度比印度低,主要原因是中国领土面积比印度大。
依据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就全世界而言,人口增长只有人口自然增长一个因素,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不同国家或地区差别很大。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低,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较高。
8.下图是老王在银川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的建筑代表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印度教(2)银川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 川
B. 甘
C. 宁
D. 青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图中建筑为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结合题意。
(2)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行政中心银川市,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B ;(2)C 。
【点评】(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如下。
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上海市沪上海天津市津天津
重庆市渝重庆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吉林省吉长春
辽宁省辽沈阳内蒙古蒙呼和浩特河北省冀石家庄
新疆新乌鲁木齐甘肃省甘兰州青海省青西宁
陕西省陕西安宁夏宁银川河南省豫郑州
山东省鲁济南山西省晋太原安徽省皖合肥
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江苏省苏南京
四川省川成都贵州省黔贵阳云南省滇昆明
广西省桂南宁西藏藏拉萨浙江省浙杭州
江西省赣南昌广东省粤广州福建省闽福州
海南省琼海口台湾省台台北香港港香港
澳门澳澳门
9.如图为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图,图中的点代表超过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
读图,完成小题。
(1)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
A. 东部
B. 西部
C. 南部
D. 北部(2)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
A. 美国、中国、加拿大
B. 中国、美国、加拿大
C. 中国、加拿大、美国
D. 加拿大、美国、中国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因为加拿大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而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故选项C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美国人口密度为35人/平方千米,加拿大人口密度为4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为146人/平方千米。
即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中国、美国、加拿大。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加拿大的人口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中国、美国、加拿大人口密度大小,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回答即可。
10.(昆明)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其代表建筑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B图所示的是佛教的代表建筑寺院,C图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D图所示的是佛教的另一代表建筑佛塔。
故选:C
【点评】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11.下图为馕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馕带分布区()
A.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B.为人口稠密区
C.通用阿拉伯语
D.以白色人种为主
(2)下列民居中,与甲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A.
B.
C.
D.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馕带”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西亚、埃及等地,该地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A正确;“馕带”分布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是人口稀疏区,B错;埃及、西亚的阿拉伯国家通用阿拉伯语,新疆、巴基斯坦、印度不使用阿拉伯语,C错;西亚、北非、巴基斯坦、印度主要以白色人种,新疆区内汉族,各少数民族不是都是白色人种,D错。
故答案为:A。
(2)图中甲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因此该地房屋墙体厚,窗户小,房子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垒土、土砖、泥房等,C项中的建筑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
A 项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冰屋,B项是气候湿热地区的干栏式民居,D项是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故答案为:C。
【点评】(1)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
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
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发源于古印度。
(2)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气候相对比较干燥,人们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比较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
12.(长沙)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A.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 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 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 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
A. 冬冷夏热
B. 冬雨夏干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温和多雨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故选:A。
(2)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甲地人口稠密。
故选:D。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此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理解回答即可。
13.(连云港)下列民居景观图中,反映当地湿热环境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图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B图是高架屋,适宜湿热的气候环境,C图所示的是冰屋,D图是蒙古包。
故选:B
【点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炎热多雨地区为
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14.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
A. 36.5平方千米/人
B. 365人/平方千米
C. 0.0027平方千米/人
D. 300人/平方千米
【答案】B
【解析】【分析】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由当地人口总数除以当地面积,所以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365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是答题的关键,注意计算数据的准确性。
15.图示意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
A. 中部和南部
B. 中部和北部
C. 南部和北部
D. 东部和西部
(2)影响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水源和土壤
B. 气候、矿产和土壤
C. 地形、水源和矿产
D. 地形、水源和气候
(3)下列传统民居中,能反映山西省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A. 冰屋
B. 高架屋
C. 窑洞
D. 蒙古包【答案】(1)A
(2)D
(3)C
【解析】【分析】(1)农耕型古村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从图中可知,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2)从图中可知,农耕型古村落都在河流沿岸,地形平坦的地区,故影响山两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水源和气候。
(3)山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山西当地的传统民居,冬暖夏凉,依山而建。
故答案为:(1)A;(2)D;(3)C。
【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
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
(3)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典型民居为冬暖夏凉的窑洞。
16.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拉斯加位于五带中的()
A. 北温带和
B. 北寒带和北温带
C. 南温带和热带
D. 南寒带和南温带
(2)阿拉斯加面积约12万km2,总人72万(2011年),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大约为()
A. 0.42人/千米2
B. 4.2人/千米2
C. 42人/千米2
D. 420人/千米2
(3)分析判断阿拉斯加的支柱产业之一是()
A. 畜牧业
B. 种植业
C. 渔业
D. 纺织工业【答案】(1)B
(2)A
(3)C
【解析】【分析】(1)读阿拉斯加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北部有北极圈穿过,北极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分界线,所以阿拉斯加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故选B。
(2)人口密度表示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所以该地的人口密度等于总人口除以总面积,计算可得该地的
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
(3)阿拉斯加州拥有全球最纯净的天然海洋环境,是美国的第一大渔业州,捕鱼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渔业不仅是阿拉斯加的一项经济来源,也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由于受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影响,阿拉斯加的畜牧业、种植业都不发达,纺织工业也不发达。
故选C。
故答案为:(1)B;(2)A;(3)C。
【点评】(1)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
回归线至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到极点为寒带,均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2)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
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计算人口密度的土地面积是指领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
(3)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
东南部与中南部为温带气候,全年气温约0℃~15℃;内陆为大陆型气候,夏季极昼时可达26℃,冬季极夜时可达-15℃;西部与西南部受洋流影响,寒冷风大;北极圈内为极地气候,气温全年处于零下。
17.下图为聚落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
A.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B.交通线数量、分布不同
C.建筑物高度、密度不同
D.人口数量、服饰不同
(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湿热⑤靠近河流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1)C
(2)A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和丙都是农村景观,甲是牧区景观,丙是农村景观,以种植业为主,本题选C。
(2)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且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故本题选A。
(3)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结合选项选D。
故答案为:(1)C;(2)A;(3)D;
【点评】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18.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谷地。
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
如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梨花淡白柳深青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吊脚楼的修建是就地取材,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室内冬暖夏凉,①对。
层层落落的分布,可以获得较多的太阳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对。
底层架空是为了便于防潮,而不是为了防涝,③错。
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④对。
故答案为:B。
(2)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故A正确;荔枝为热带水果,故B错误;小麦将熟的时候梅雨也开始了,中秋时节梅雨季节已过,且梅雨主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故C错误;梨树为我国暖温带树种,在该地不宜种植,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1)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居民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比较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等。
(2)贵州省简称“黔”或“贵”,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地处云贵高原,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19.下列有关非洲和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 处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该地动物有随季节迁移的特点
B. A 处和②处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 非洲居民都属于黑色人种,南美洲居民以混血人种为主
D. 非洲西临大西洋,南美洲东临太平洋
【答案】 A
【解析】【分析】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其气候特点呈南北对称分布。
B处位于非洲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该地动物有随季节迁移的特点,故A正确;A处为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②处为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故B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南美洲居民以混血人种为主,故C错误;非洲西临大西洋,南美洲东临大西洋,故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