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4. 画中画》教学设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4. 画中画》教学设计2
一. 教材分析
《画中画》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中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画中画是指在一幅画作中,画家创作出另一幅画面,通常是通过在画布上绘制一个或多个框架来实现的。
通过学习画中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充满兴趣。
但是,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通过一步一步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画中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中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
1.画中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
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画中画的基本创作
方法。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
事物。
3.练习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画中画的范例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画中画的范例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画中画,激发学生
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美的元素。
教
师总结并呈现画中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
教师现场演示画中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
教师巡回
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画中画作品。
教师继续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
鼓励。
5.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加有趣、独特的画中画作品。
学生相互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6.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画中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
学生完成一幅画中画作品,并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美的元素。
8.板书(10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时间。
在完成《画中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
反思,可以发现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以提高未来的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
1. 课堂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问题一:在导入环节,学生对画中画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表现出困惑和迷茫。
问题二:在呈现环节,学生对于观察生活的引导反应不一,部分学生难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转化为绘画素材。
问题三:在操练环节,由于学生绘画技巧的差异,部分学生在跟随教师演示时遇到困难,进度不一。
问题四:在巩固环节,学生的作品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
问题五:在拓展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足,导致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问题六: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缺乏具体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家创作时缺乏方向。
2. 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解决办法一: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更多有趣的画中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画中画的魅力,并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画中画的概念。
解决办法二:在呈现环节,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美,然后再进行个人创作,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解决办法三:在操练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进行分组指导,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示范,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解决办法四:在巩固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巧,以增加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解决办法五:在拓展环节,可以适当延长创作时间,或者设置专门的创作课,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解决办法六: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提供一些创意话题或者绘画主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
改进措施
措施一:在未来的教学中,导入环节将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资源,以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措施二:教师在呈现环节中,应更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可以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措施三:在操练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措施四:巩固环节中,教师应更多的作品展示和点评活动,让学生相互学习,促进个性化创作。
措施五:在拓展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尝试,如结合不同艺术形式(如剪纸、手工等)来进行画中画创作。
措施六: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应提供明确的创作要求和建议,以帮助学生在家中也能进行有效的创作实践。
通过这样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可以不断提升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更好地满
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中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
和吸收课堂所学知识。
对于《画中画》这一课的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实践性作业
学生需要完成一幅画中画的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
法和绘画技巧,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作品中。
此外,学生还需撰写一份创作心得,反思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创新型作业
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可用于创作画中画的材料,如废旧画纸、杂志图片等。
学
生需要将这些材料进行创意性的组合,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画中画作品。
3. 研究型作业
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著名画家的画中画作品,并分析其创作手法和艺
术特点。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选择一位画家进行模仿,创作一幅类似风格的作品。
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是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专家点评环节,可以
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 学生自评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阐述创作思路、运用的绘画技巧以及创
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同伴互评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相互学习和借鉴。
评价内容包括作品的创意、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
3. 教师点评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创意表现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
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修养。
4. 专家讲座
邀请美术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绘画技法和艺术理念。
在讲座结束后,专家可以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5.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活动,将学生的作品公开展示,让家长和其他同学共同欣赏和评价。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和专家点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修养。
同时,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中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和专家点评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