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规划研
究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我国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的支持来推动。
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相反,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严重滞后。
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工业反哺农业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找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建设出现的问题,从而指出如何加强我国新农村建设。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议题。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将城镇化建设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我国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因此,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目的是为了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农村的快速发展,实现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统一。
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1.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互协调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最初阶段,我国农村地区贡献大量的原始资本,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
在我国城镇化和新农
村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效率,将劳动力从传统工业中解放出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保障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能够平衡,从而有效调整产业结构。
进而推动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这样,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既有来自于城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拉动力,也有来自于农村的推动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建设还是城镇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都有巨大的推动力。
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2.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经步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而言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为了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就需要将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吸纳到城市中来。
但是,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无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
因此,就需要大力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农村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将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城市。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城市化人口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二、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遇到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失。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的持久动力。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人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资金合理流动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但是,在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人才和资金的循环基本上处于中断状态,农村地区优秀人才以及有限资金不断涌入城镇,导致了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陷入资源枯竭的境地。
在我国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地区原本
稀缺的建设资源不断被集聚到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使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但是,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资本以及人力资源的流失,加剧了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状态,使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同时,虽然在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设立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将部分高素质人才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但是,由于岗位职责不明确以及大学生村官介入乡村管理存在种种障碍,导致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农村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是为了优化城镇工业产业结构,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将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
这导致了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地区的物质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
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人民的整体素质偏低,生态保护意识十分薄弱,农村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导致农村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城市工业产业转移到农村地区,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其次,我国农村地区原有的家庭式作坊,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最后,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方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城镇化不断扩张,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挤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能够使用的优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土地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在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寸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但是,由于在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缺乏科学的规划,一味强调规模扩张,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使得我国城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占用了农村的大量土地。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措施避免城镇扩张占用太多的农村土地,为新农村建设留有发展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三、城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研究
1.加强我国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建设。
首先,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继续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
在我国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责任,增强大学生村官的荣誉感,并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村官融入乡村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使大学生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习惯了城市生活,让其资源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这个转变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
这需要我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给予服务于基层建设的大学生一定物质利益保障,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大学生乐于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例如:按照有关政策由政府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经考核合格的,在录用为公务员、报考研究生时,可享受相应的待遇并享有一定的优先权。
最后,加强农村地区职业培训。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农村居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使之有一技之长,推动农村地区居民进行自主创业,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
首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不能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
在农村地区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性,对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的产业要坚决抵制。
不能因为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其次,要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对传统农村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形成了一批乡村企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管理不合理,加之农村地区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导致了乡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农村地区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因此,在乡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对乡村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乡村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进行合理布局。
首先,在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减少城市扩张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侵占了大量的农村土地,导致农村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空间严重不足。
因此,在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减少城镇扩张过程中对农村利益的损害,确保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其次,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布局。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农业发展用地与农村地区工业产业发展用地之间的关系,要在确保农村农业用地的基础上,为新农村建设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大量破坏农业生产用地,影响粮食生产安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