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1和对外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考点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2018·全国文综Ⅲ,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解析】由材料中的“1956年”“中共八大”可知,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材料中刘少奇强调“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说明法制建设要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被确立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故A项错误;材料的法制建设是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的,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项。

【答案】C
考点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018·全国文综Ⅰ,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面对西方国家的接触,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关决定,故A项正确;英、法、美等国“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说明西方国家仍未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应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等多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这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新中国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便更好地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这说明新政府非常注意争取国际支持,故D项错误。

【答案】A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形成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2)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确立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3)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后;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4)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依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举行。

(3)成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作用:它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依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3)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

(4)实践: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5)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中国民主政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大特点
(1)代表性: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2)全权性: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2.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

3.特点
(1)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2)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

(3)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

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的关系。

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

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原因: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②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表现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②从中央到地方的夺权风暴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

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措施
(3)成就
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③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82年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1984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防止“文化大革命”悲剧重演主要应防止个人崇拜。

错误。

中国要避免十年“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三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①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②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它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①过程: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1.问题由来与解决方法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本内涵
(1)一个国家。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前提。

(2)两种制度。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3)高度自治。

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台湾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但没有外交权。

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1)前提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4.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异同
5.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
(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两岸关系问题应该由全体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斗争。

(4)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阻挠。

四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
①国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对立和激烈斗争。

②国内:新中国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成就
①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我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我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1.“另起炉灶”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后,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错误。

“另起炉灶”指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后,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一边倒”政策并不矛盾。

正确。

“一边倒”政策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五开创外交新局面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过程: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意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②经过: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

(3)中日正式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联合声明。

(4)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①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②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1.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
(续表)
2.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根本出发点——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3)首要目标——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②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看,这几个方针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实质和进步性
(1)特点
(续表)
(2)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进步性
①从内容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②从影响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从外交政策的实质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主张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他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1971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了联合国。

错误。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主题一从大众传媒认识新中国外交的阶段特征
【情境再现】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A.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专家解读】
(续表)
【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材料中“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不符,故A 项错误;文字风格与材料中“积极报道”不符,故B 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设立特区,与材料中“1975年1月至3月”不符
,故C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中美关系对立,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1979年以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与材料中“积极和中性报道越来越多,而消极报道越来越少”相符,故D 项正确。

【答案】D 【视角出新】
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一种绘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右图宣传画(图中标语: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打倒美帝、打倒苏修)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
D.20世纪70年代初期
【解析】材料中“抓革命”不符合20世纪50年代初的史实,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与漫画中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漫画中“打倒美帝、打倒苏修”说明中美、中苏关系恶化,这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故C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开始缓和,故D项错误。

【答案】C
主题二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历史借鉴
【情境再现】
材料一《尚书·周官》中提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

在古汉语中“议”包含了商讨、谋划、评价、抉择等含义。

“议”的活动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通过语言进行协商(“语”);第二,协商过程中有理性的思考(“谋”);第三,协商的目的指向事情自身可能具有的最为恰当的解决方式(“宜”)。

在典籍中,“所议之事”主要是政治事务,如“议储”“议兵”“议勋”“议罪”等,都可以归之为“议政”,即政治协商的范畴。

在制度设计上,在上述所论及的先秦“三朝”制度中,“治朝”就是君臣之间每日的例行朝会,凡有官爵者皆可参加,讨论具体的政治事务。

秦汉以后,随着皇权专制体制的确立,“朝议”制度就逐渐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形式。

具体而言,“朝议”又有“廷议”和“集议”之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传谕旨,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

——摘编自卢兴、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
材料二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

……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
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政治协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缘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和新中国关于“政治协商”的不同及二者产生的相同政治影响。

【专家解读】
(续表)
【解析】第(1)问,从古代“议政”的形式、“议政”的内容和“议政”的规范性上分析。

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句号分层,分析汇总两层材料的含义即原因所在。

第(3)问,可以从组织“政治协商”的目的、组织者的阶层利益、参与者的主体地位来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所在;从其对决策正确性的保障,对社会矛盾的缓和,对执政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归纳其相同政治影响。

【答案】(1)特点:协商议政形式不断规范,发展固化为政治制度;协商议政的事务广泛;君主是协商议政的主导者。

(2)缘由:近代中国社会对民主政治有强烈的诉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民主为治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管理需要;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古代治国以和为贵精神的影响。

(答出三点即可)
(3)协商的根本目的不同:前者实际上是君权的辅助形式,其目的是维护君权的统治;而后者的目的是协调利益关系以实现个体和集团的合法权利。

协商主体的地位不同:古代“君”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权,“臣”和“民”的地位是从属性的;而现代政治协商在民主制度框架内进行,协商中的个人之间、党派集团之间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每个协商主体都享有生命、财产、言论等多方面的自由权利。

(答出两点不同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影响:政治协商在制度上为政治决策过程规定了理性协商的程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执政效率,缓和社会矛盾。

【视角出新】
“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

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

”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

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
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C.适应了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
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
【解析】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因此这一政党制度的形成符合传统文化内涵,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

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

A.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中国共产党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解析】从材料及所学知识来看,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前途实际上是有清醒认识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故A 项错误;此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因此此时提出实现社会主义为时尚早,故B项正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和效力,故C项错误;右倾是保守思想,而当时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应该属于“左”倾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B
2.某部法律文献序言指出:“我国同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同各人民民主国家已经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我国人民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友谊也日见增进,这种友谊将继续发展和巩固。

”据此可知,该部法律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与苏联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当时中国与苏联并未建交,故B项错误;1954年宪法颁布时,中国已经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正确;1982年宪法颁布时,中苏关系并未恢复正常,故D项错误。

【答案】C
3.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

”此“模式”( )。

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
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
C.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
D.首先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体现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实事求是”精神,C项正确;A项“最早”的说法错误,“和平统一思想”出现在“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之前,排除;B项“先河”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此“模式”是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D项错误,排除。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