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经营情况下,挂靠人和被挂靠人的法律责任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挂靠经营情况下,挂靠人和被挂靠人的法律责任详解
挂靠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它却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
挂靠解决了挂靠人的资质问题,但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比如挂靠人无赔偿能力情况下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
那么,挂靠情况下,被挂靠人一定会连带承担法律责任吗?且看下文。
一、影响因素分析
挂靠情况下的法律责任承担,主要体现在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对外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权利人更为有利。
至于连带法律责任承担后,被挂靠人的追偿权则是另一个法律关系。
被挂靠人是否承担连带法律责任,重点审查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1.用工主体资格
挂靠人自身是否有用工主体资格,直接决定挂靠人能否以自身名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从而影响被挂靠人法律责任的承担。
用工主体指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户、其他组织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也是用工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2.谁的名义
挂靠人对外以谁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直接影响法律责任的承担。
原则上以谁的名义实施行为,就由谁承担法律责任。
3.明知与否
民事行为的相对方是否明知挂靠人的真实身份,也是影响被挂靠人承担法律责任与否的重要因素。
明知——既可能是挂靠人明确告知,也可能是被挂靠人的明确告知。
不管哪种,都不影响明知的法律后果。
如果相对人明知是挂靠行为,还与其进行民事活动,一般由挂靠人承担法律责任。
4.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的工资由被挂靠人发放,则证明被挂靠人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要求被挂靠人承担法律责任。
二、法律责任承担方式
(一)对内——劳动者可以主张的责任承担方式
1.挂靠人以自身名义招用劳动者的
(1)劳动者主张的权利涉及给付内容,挂靠人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由挂靠人、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
(2)劳动者主张的权利涉及给付内容,挂靠人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由挂靠人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2.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招用劳动者的
(1)被挂靠人提出反对意见,并将挂靠事实告知劳动者的
劳动者主张的权利涉及给付内容的,由挂靠人承担责任;
(2)被挂靠人未提出反对意见,也未将挂靠事实告知劳动者的
劳动者主张的权利涉及给付内容的,挂靠人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由挂靠人、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
(二)对外——合同相对人可以主张的责任承担方式
1.挂靠人以自己名义对外实施民事行为
由挂靠人单独承担民事责任,不应当溯及基础的挂靠关系,被挂靠人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2.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对外实施民事行为
(1)被挂靠人的明确授权的
挂靠人与被挂靠人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2)被挂靠人未明确授权的
a.构成表见代理的
挂靠人与被挂靠人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b.未构成表见代理的
挂靠人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3.相对人明知是挂靠的
不构成表见代理,被挂靠人不承担责任,民事责任由挂靠人自行承担。
三、律师评析
1.共同诉讼人
以挂靠形式从事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均可以将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列为共同被告,作为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
至于最终是由挂靠人、被挂靠人还是由二者共同承担连带法律责任,在所不问。
成为被告只具有程序法意义,实质的责任承担则须法庭审理后作出。
2.机动车挂靠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机动车挂靠比较普遍。
比如特种车辆的挂靠,网约车的挂靠,出租车的挂靠,等等。
这种情况下的法律责任较为明晰,实际车主与被挂靠人作为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承担连带责任。
实际车主与被挂靠人人内部责任承担由双方自行分配。
3.建设工程挂靠
挂靠最早、最多出现的领域是建设工程领域。
通常挂靠人为解决资质问题,选择挂靠的方式。
司法实践中,这个领域的纠纷多发,涉诉案件较多。
作为被挂靠人来说,同意挂靠的风险较大,一旦出现工程质量、违约、拖欠工资等情形,除承担连带责任外,还可能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
尤其是消防工程方面,国家严禁挂靠和分包、转包,一旦被查处,可能直接面临被吊销执照和市场禁入的重罚。
4.个人承包、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
个人承包、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的情况也比较多见,实质上与挂靠经营的性质类似,在责任承担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