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措施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措施有哪些
1.做好施工阶段质量、工期、费用等全面管理
建设单位为了把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对项目设计图纸的合理性、科学性、投资性进行综合分析。
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管理,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作业。
尤其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施工变更问题、额外用工问题进行动态管理。
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严格管理,保证施工材料被安全放置在规定范围,并做好相关人员领取材料的登记。
对于施工项目中的隐蔽工程项目,监理单位需要及时进行验收,避免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进而影响到整个施工项目的建设进度。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建设项目的理想状态就是花费最少的钱,建设最优质量的工程。
但是,这个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存在的。
而项目的质量、项目的建设周期、项目的投资费用之间存在着直接影响关系,只要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另外两个因素也会产生变化。
为了有效地把控施工造价成本,需针对具体项目进行综合性研究和具体分析,最终制定出科学的造价管理计划。
2.做好设计变更管理。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投资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造价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设计变更费用的预算管理。
由于项目施工阶段非常容易出现各种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配置不当问题,导致工程返工等。
所以,建设单位需要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做好相关图纸设计变更方案,以便后期施工的及时调整,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达到标准。
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问题有以下几点:①施工设计变更导致的施工进度问题;②施工设计变更中引发的施工索赔问题;③施工设计变更造成的预算费用超支问题;④施工设计变更前出现的人力、物力、资源等费用问题;⑤施工工程量的变更导致的设计变更问题。
3.施工合同条款的严格管理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通常签订的施工合同中都对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一旦施工合同正式签订,施工单位就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的相关条款约定进行施工作业。
而建设单位则需要按照施工合同要求支付工程项目施工费用。
我国的工程施工合同规范文本中,存在着许多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计价条款体系,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各种条款内容,做好相关施工预算,才能够避免费用超支现象发生。
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前,还需要对施工合同中的一些核心条款进行严格审核,明确合同含义,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
4.优化施工组织设
施工单位还需要结合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制定出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抓住施工重点环节,实事求是地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作业,保证项目施工各个环节的建设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施工组织优化:①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②重视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配置管理;③要求施工技术的高效性和施工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管理;④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管理。
5.提升管理人员的素养能力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施工单位还需要招聘专业的项目经理来管理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
通过制定完善的工程项目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项目现场的有序管理,保证工程签收的原始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工程决算不准确等问题,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工程造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