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一、名词解释1.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2.尚书台: 东汉光武帝始设尚书台,综理政务。
魏始以尚书台为独立机构,国家正式政务中枢。
3.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
“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
汉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代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卿为三司使;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
4.嫡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5.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6.分封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7.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
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朝中后期,是指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8.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官名。
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
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
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
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
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9.郡县制: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涵盖了从古代封建时代到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变革历程。
以下将解释一些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重要名词。
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经济制度,以君主的统治为核心,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存在封建的附属关系。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王朝建立了辽阔的封地,将土地分配给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则与农民阶级形成了封建关系。
2.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政治体制,以君主为核心,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决策和治理国家。
君主专制体制保留了中国封建制度时期的特点,君主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于天命、神权或家族血统。
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强调知识和学问,形成了士人阶层,具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
科举制度充分发掘了人才潜力,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4. 五权分立:五权分立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指国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和军事权各自独立,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之一,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监督和决策等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广泛民主和人民群众的参与。
6.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政治运动,由毛泽东发起,目的是推翻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打破旧的社会秩序。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政治斗争和暴力活动广泛发生,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8.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十四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覆盖了2021年至2025年的计划。
十四五规划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和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政治政治制度史考试大题和名词解释
评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是近代一次社会变革,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虽然有历史局限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1内容
1901年,慈禧太后发布"预备立宪"的上谕.清政府连续颁布谕旨,推行新政.
a经济上奖励实业,令各省设立商会,并创立大清银行;
地方机构改革着重于增改司道各员。地方官制改革的重点:一是分设高等、地方、初等审判厅,作为独立于行政之外的专门司法机构,以为司法独立的基础。各省府州厅县增易佐治官员,使之组织议事会和董事会,作为地方自治机构。地方官制改革试图建立较为近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同时加强中央集权,但地方督抚多有保留,改革进展缓慢,改革也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督抚的矛盾。
政事堂:政事堂是袁世凯设置的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性质相当于清朝的军机处。1914年5月1日,袁世凯下令撤销国务院,在总统府内设置政事堂,通过政事堂直接控制、指挥各部。
约法会议:1914年1月26日,袁世凯颁布《约法会议组织条例》,议员60人,名义上由各地方和商会选举产生,但候选人由政府提名,且规定了严苛的条件,实际上当选的57人,均为袁的追随者。1914年3月18日,约法会议开幕。秉承袁的意旨通过《中华民国约法》,5月1日公布施行,即袁记约法。临时约法同时废除。
巡阅使: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对拥有两省以上的军阀给予巡阅使官衔,以便控制其地盘。袁世凯统治时期设立,1924年裁撤。形式上属于陆军部管辖,但当时大多数是虚职,有的则用于安抚。巡阅使的设立、裁撤、职权、机构等均没有统一的法规,完全因人而设,取决于北洋军阀内部平衡的需要,设置最长的达9年。主要的有长江、直鲁豫、东三省、苏皖赣、两湖等巡阅使。
○3失败的原因
a实施新政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统治方式,维护其专制统治,巩固自己的地位,保持皇族的利益,并不是真的想让中国走向民主。
中国政治制度史
四、封建制的鼎盛:周
1、严整的宗法制度
族人尊奉宗主,小宗尊奉大宗;与“礼”结合。
政权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基层政权分配于血缘关系。
2、分封制度
包茅裂土仪式 朝觐盟会制度 • 周代封建制与 欧洲封建制的 同异
4、课程内容与结构
• • • • • • • • • 第一讲“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 第二讲 皇帝制度 第三讲 中央政府体制 第四讲 地方政府体制 第五讲 古代监察制度 第六讲 古代官僚制度 第七讲 晚清的制度变革 第八讲 民国早期政体 第九讲 国民政府的党国体制 封建邦国时代
官僚帝国时代
近代国家时代
2、为什么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
• 学习古代政治制度有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传统中 国留给当代的制度遗产。只有在制度演化的历史 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把握未来。
3、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
• 微观考证:王仲荦《北周六典》 • 宏观分析:金观涛 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 中层理论: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五、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 • • • • • 三代封建制度的“协和万邦”;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战国时期的制度转型与社会变迁; 中央集权与编户齐民; 秦帝国的“海内一统”!
课后思考
• 李峰在《西周的政体》(三联书店,2010)中认 为西周是一种“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属 于早期官僚制国家。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二、皇帝的权力
(4)贵族力量
2、皇权的限制
皇观 权察 与皇 各权 政不 治能 势只 力看 的制 实度 际规 关定 系, 。还 要 看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所谓的官僚政治,乃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礼崩乐坏所谓“礼崩乐坏”,即是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3、朝聘“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
诸侯亲自觐见天子成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而在西周时是不许可的。
7、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
耶律阿保机曾把契丹和臣属契丹的部落编为20部,圣宗时扩展到34部,后来确定为48部。
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内四部族”,其次是“四大部族”,即: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奚六部。
各部设首领,称为“夷离堇”或“大人”,太宗时改为“大王”。
内四部族和四大部族是契丹统治的中坚力量,各有独立的治理权力。
4、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是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中“因俗而治”的政治管理机构的一种。
猛安谋克制原来是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
完颜阿骨打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
金代进入中原以后,在地方行政中保留这一制度,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施用范围除女真族之外,还有归附的契丹和部分汉人所在地区。
8、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八府。
清雍正时,由于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更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
中国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制度史复习资料《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绪论: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政体、国体和国家结构等一系列政治制度。
3.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1.)政治制度的内容是国体2).中国政治制度史所研究的政体3).国家结构4).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和有关政治的各种学说,5.)政治制度的运用6).中国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4.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一、权力一元国家本位二、政治世俗化三、政治伦理化四、国家机器人格化五、权责分离六、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1.三皇五帝:三皇(原始社会初中期)天皇、地皇、人皇(泰皇)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五帝时期(原始社会末期):五帝(存在三种说法)伏羲、神农、尧、舜。
黄帝、颛顼、帝喾、帝舜。
少皞、颛顼、尧、舜。
2.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原始人群--血缘家庭--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前氏族公社的原始人群:群体中设有首领,以身强力壮又凶勇慓悍的人来充当。
实行血亲婚配。
血缘家庭:集团的首领是按辈份排定的。
它是一个生产和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部互婚的集团,但排除了上下之间的通婚。
氏族:氏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也称为氏族公社。
它经过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发展阶段。
胞族和姻族:原始胞族是由两个以上的氏族自然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从一个氏族分裂而又重新组合起来的,同一胞族的氏族互为兄弟或姊妹氏族。
原始姻族是通过联姻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部落:是氏族组织的联合体,由若干个氏族、胞族联合而成。
部落设有首长,由本部落各氏族推选有威望的氏族首领担任。
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是由两个以上的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产生于原始社会。
中国政治制度史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 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 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 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内容: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 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设军机处,大兴文 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8)结束于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专题归纳
二、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它是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中 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丞相制度 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2)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而创立 的一种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 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 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 部即吏、户、礼、兵、形、工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三省六 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 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 治力量。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元、明、清 各朝官制均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实质情况变化不大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起初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 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 (4)科举制:随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原来的选官制度已 经无法推行下去,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这一制度为 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①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②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 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绪论政治制度史:政治制度史就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
第一章1、作为政治制度史的开端,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其次我们还将讨论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和过程。
2、服内和服外:是夏后直接控制区,也就是夏族自己的城邦国家。
服外则是其他方国。
3、封建制的盛世——西周4、西周宗法制度:1)合乎礼法的贵族配偶制度的确立2)继承制度:以贵以长原则3)宗法体系。
从周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构成了树根状的宗法体系。
4)宗庙祭祀,与宗法关系相对应,在宗法每一层,都强调嫡长子的地位,嫡长所在,即是宗庙所在。
第二章1、春秋战国是中国制度变迁中的重大转折时期,经过这个转折,中国就进入了帝制时代。
2、春秋战国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秀。
3、东宫制度:就是皇帝预先确定继承人,即预立太子、配备官属的制度,因太子所居被称为东宫而得名。
东宫制度的核心是皇位的继承。
4、汉朝官僚体系p551)外朝官2)中朝官3)地方官5、征辟,是指自上而下的选拔。
所谓天子的选拔叫做“征”,公卿二千石的选拔叫做“辟”。
第三章1、三国,贵族和豪强政治是如何表现出来的?p851)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经学的衰落2)地方豪强与官僚的高度结合3)农民变成了豪强的依附者4)三国政府对豪强贵族的依赖5)豪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度的变化,加强了贵族政治2、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征辟制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
其目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第四章1、隋唐制度转变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实现了官僚体系的考试录用制度,即我们常说的科举制。
2、隋唐恢复并且健全了三省六部的中央机构,确立了中书省(时称内史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
形成了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和工部的六部行政部门。
3、隋唐科举时代如何运行?p109-117(了解各要点)1)科举制度的科目民经科、进士科2)科举取士的过程3)唐朝科举考试的隐性制度因素4)科举与学校5)唐代科举制度的评价4、唐代的官吏任用考核制度p117-120(全面把握,了解要点并阐述)1)官员的任用和任用方式2)官员的考核(1)考核机构、(2)考核标准、(3)考核方式5、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五刑、十恶和八议十恶: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
中海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1、两寮六大:p220/225/228西周早期由“卿事寮”和“太史寮”执掌国家各项政务。
“卿事寮”之下有司土(徒),司马,司工(空),号称“三右”,也称“三事大夫”分管属于国家的民政,军政和手工业等事务。
其下各有一定的僚属。
“太史寮”之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号称“三左”,分管宗教祭祀及文字册命等事务。
三左三右合成“六大”,也称“六卿”,是国家主要行政官员。
早期,两寮分掌政权,不分轩轾。
中晚期,“卿事寮”的作用显著,“三事大夫”改称“三有司”,下辖机构增多,尤其是增加了“司士”一职,主管澄清吏治,监督百官,“太史寮”地位下降,也说明当时社会生活进入更文明的阶段,对实际的政务的处理超过了一般的祈求,占卜。
当然,太史,太仆,太祝的作用仍然不容低估。
两寮六大是较清晰的,但是后期,王家事务官往往侵夺国家政务,专制王权增强。
2、三公九卿:p221/229三公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特点: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2.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权重4.新的较完备的官僚制度。
3、三省六部:p221/236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中国古代政治史
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宰相府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职能机构,他们各有分工,按照不同的职责来贯彻执行皇帝和宰相的指示。宰相开府辅政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
二、简答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第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及其效果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名词解释
1、官僚政治
所谓的官僚政治,乃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礼崩乐坏
所谓“礼崩乐坏”,即是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3、朝聘
“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诸侯亲自觐见天子成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而在西周时是不许可的。
16、发奴兵役制
是特殊情况下出现的征兵制,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家征发四家僮奴充当兵役。第二种则是国家征调官府所有的僮奴为军,立功者可以免去僮奴身份。第三种是在战争需要的情况下征发徒刑犯为军,立功者可以免去罪责。此外,有些王朝还通过战争征服或掠夺的形式,收编一些降附军,胁迫被掠来的丁壮充军,或编为独立军伍,或分隶于各营。
9、君临之术
君临之术又称制横术,是君主驾驭臣子的权术之道,最常见的就是平衡术,这有利于君主独掌大权,防止臣下做大,但是却使君主与臣下相互猜忌,丧失了君主的执政同盟基础.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改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阶段和关键事件。
先秦时期在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初期阶段,先秦时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以君主为核心,贵族占据重要地位。
在这个时期,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理论,如仁政、君子等,并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这个时期实行的是法家的政治思想,强调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性。
然而,秦朝的统治并不长久,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汉朝修改了秦朝的一些法律政策,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来减轻百姓的负担。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了三个国家:魏、蜀、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统治者。
虽然这个时期的政权更加分散,但仍然保留了封建制度的一些特点。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鼎盛时期。
隋朝和唐朝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隋朝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恢复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唐朝。
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种制度让人才得到了更好的选拔机会。
此外,唐朝也实行了律令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末期时期。
明朝继承了前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然而,明朝的统治逐渐衰落,进入了末期。
清朝于1644年建立,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并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其统治一直延续到1912年。
现代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在20世纪初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进入了现代化的新阶段。
随后,中国历经了多次政治动荡和政权更迭,包括北洋政府、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国共内战等。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间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动作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酋邦制;是一种尖锥体的分层社会系统,以酋长为中心,每一人都依据他与酋长的关系的远近而决定其阶层。
P10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宗法制: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组织质变和扩大而成,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83)郡县制: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秦朝正式确立为地方行政区划,最初在全国36郡,郡以下设县,郡首和县令都由朝廷任命,郡县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为后世广泛采用。
禅让制:中国古代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旨在为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是一种原始的民主制度。
形式上,禅让制是在为君主自愿进行的,通过选举继承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世袭制: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
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
年号:年号是反映在位皇帝的执政纪年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起的名号。
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的称号。
尊号:皇帝是最高的尊号,在皇帝的名号前加新的东西,也就是尊号,也称徽号。
P64议政王会议:清代前期,满族宗王、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
其制源于努尔哈赤晚期设立的五大臣议政王佐理国事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所谓的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礼崩乐坏所谓“礼崩乐坏”,即是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3、朝聘“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
诸侯亲自觐见天子称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而在西周时是不许可的。
4、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是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中“因俗而治”的政治管理机构的一种。
猛安谋克制原来是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
完颜阿骨打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
金代进入中原以后,在地方行政中保留这一制度,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施用范围除女真族之外,还有归附的契丹和部分汉人所在地区。
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主管休整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地方行政三位一体的组织。
5、三司推事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司法机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6、宰相开府辅政制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
宰相府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职能机构,他们各有分工,按照不同的职责来贯彻执行皇帝和宰相的指示。
宰相开府辅政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
7、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
耶律阿保机曾把契丹和臣属契丹的部落编为20部,圣宗时扩展到34部,后来确定为48部。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
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
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王朝根据不同需要设立各种科目,指定有关官员担任举主,依规定荐举相应人才,经朝廷检验后给予录用或升迁。
定期的察举科目称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秀才科;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制科或诏举,如贤良、文学、明经、有道等科。
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
孝廉科是汉代最主要官员来源。
从察举科目的可以看出它是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注重声名取士。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
察举制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对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选官制度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察举是两汉时期国家选拔人才进行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
根据察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察举分为多种科目,如孝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尤异、治剧、童子、有道、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
根据察举科目的不同,察举程序也有一定的区别,但其主要程序是相似的,即首先由皇帝颁布举荐人才的诏令,然后由中央至地方郡国一定级别的官吏按照诏令的要求举荐人才。
被荐举者或由皇帝亲自策间,根据对策评定等级高下,然后授予相应的官职。
晃错、董仲舒等人就是这样走上仕途的。
也有的由尚书台考核选任,有的科目如明经等还必须经过文字考试这道程序。
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征辟是中国汉代征辟是汉朝封建统治者为搜罗人才、以加强统治而采取的特别措施,尽管由此入仕者的数量不多,但它通过皇帝征聘和高官辟除的方式给予应征者以特殊礼遇,可以使得一些本不愿为官的硕学名儒之士加入到封建统治阶层中来,而且统治者也可以籍此沽得求贤之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1、分封制:这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的制度。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极盛于西周,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故有诸侯国之称。
分封对象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分封的主要形式是“授土”、“授民”。
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且自置官署,任免官吏,征收赋税,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定期朝觐述职、进贡献礼、驰援拱卫王室的义务。
因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名义上仍归周天子所有,故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局面。
但由于其主要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无法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绝对管理,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宗法制:这是中国古代对家族内部成员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
其起源于西周时期,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在宗法制下,属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大支系,嫡长子传宗继统,即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及庶族系兄弟受封为诸侯,接受天子封赏的土地和城邑,是为小宗。
大小宗体系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旨在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它对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有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实现“国”和“家”的密切结合。
进入封建社会后,分封制崩溃,但宗法制仍然延续,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社会统治产生深远影响。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这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始建于秦朝,指的是封建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封建官僚机构管理并控制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其中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体现在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上,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一定的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郡县制和选官制度上,即中央机构对地方拥有绝对有效的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所谓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但是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郡县制:确立于战国时期而被后世广泛采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制。
(1分)春秋时代中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战国时出现郡管县。
郡的长官为“守”或“太守”,负责一郡行政、军事和财政。
县的长官称“令”或长,主管全县军政事务。
汉代以后州、路、行省先后取代郡成为一级行政区,而县制则沿用至今。
3、三省六部:P236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
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
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
4、票拟:P209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5、三公九卿:P229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
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6、郡县兵役制:P4027、二十四司:P2378、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
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历史存在着广泛的名词,以下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封建制度:又称农奴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
封建制度下,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作为封建世袭地主,享有特权,并以征收农民赋税的方式来获取利益。
农民则被束缚于土地,缺乏社会流动性。
2. 三纲五常:又称「三纲」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五个道德原则。
三纲五常是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要求。
3.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制度,封建时期贯穿了1300多年,直到20世纪初清朝被废除。
科举制重视文化学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推崇以文治国。
科举制的实行强化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4. 皇权专制:指君主制政体中,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中国历史上存在多个朝代的皇权专制制度,君主享有至高的权力,国家的决策和政策都由君主决定。
5. 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一个独立于国家的社会领域,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利和利益为基础,民间组织和市场经济在其中发挥作用。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曾受到政治权力的限制,但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人们的权益保障和社会参与度逐步提高。
6. 民主集中制: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国家行政机构中实行的组织制度。
民主集中制旨在实现党内民主和党的集中统一,党内的决策和选举通过民主程序进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7.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承认社会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的简要解释,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这些名词也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一个深奥的话题,涉及许多复杂的概念和名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演变过程。
1. 天命与天子中国历史上,天命和天子是两个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概念。
天命是指天道赋予君主的权力和责任,认为君权来自于天,君主是天意的代表。
天子则是指中国古代的皇帝,他们被视为天命的既定实现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 封建制与分封制封建制和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两种重要形式。
封建制是指君主通过封赏土地、授予爵位等手段,将国家权力下放给地方地主,以确保统治稳定和地方自治。
而分封制则是指君主将国家分成多个封国,由君主的亲属或功臣统治,以维持统一的政治权力。
3. 中央集权与分权中央集权与分权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政府组织形式。
中央集权是指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只是执行中央政府的指示和政策。
而分权是指政治权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分散,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4. 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是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制度,指君主拥有独立的权力和统治权,政府决策主要由君主单方面决定。
而君主立宪是指君主与国家议会或者法院合作,通过宪法限制君主的权力,实现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制度。
5. 党国体制党国体制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中国共产党在政治领域具有绝对领导地位的体制。
在党国体制下,党的领导是决策和权力执行的核心,在行政、立法和司法等各个领域具有决策和监督职能。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核心,也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制定法律和决策重要政策。
7. 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基层自治组织的两个重要形式。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地区的基层自治组织,负责处理村级事务和农村基本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
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
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王朝根据不同需要设立各种科目,指定有关官员担任举主,依规定荐举相应人才,经朝廷检验后给予录用或升迁。
定期的察举科目称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秀才科;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制科或诏举,如贤良、文学、明经、有道等科。
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
孝廉科是汉代最主要官员来源。
从察举科目的可以看出它是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注重声名取士。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
察举制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对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选官制度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察举是两汉时期国家选拔人才进行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
根据察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察举分为多种科目,如孝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尤异、治剧、童子、有道、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
根据察举科目的不同,察举程序也有一定的区别,但其主要程序是相似的,即首先由皇帝颁布举荐人才的诏令,然后由中央至地方郡国一定级别的官吏按照诏令的要求举荐人才。
被荐举者或由皇帝亲自策间,根据对策评定等级高下,然后授予相应的官职。
晃错、董仲舒等人就是这样走上仕途的。
也有的由尚书台考核选任,有的科目如明经等还必须经过文字考试这道程序。
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征辟是中国汉代征辟是汉朝封建统治者为搜罗人才、以加强统治而采取的特别措施,尽管由此入仕者的数量不多,但它通过皇帝征聘和高官辟除的方式给予应征者以特殊礼遇,可以使得一些本不愿为官的硕学名儒之士加入到封建统治阶层中来,而且统治者也可以籍此沽得求贤之名。
所以征辟作为对察举制的补充,它和察举一起构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总体。
征辟制的推行,有利于破格擢用人才,但也产生严重的弊病。
特别在东汉时,由于政治腐败,官僚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对辟主的感戴,形成两者间的隶属关系,助长了官僚中私人权势的增长。
外戚政治是集权专制的产物,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结出的一个怪胎。
特别是在唐朝以前,外戚在宫廷斗争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所谓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
其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外戚专权”。
汉代是外戚政治极其突出的时期。
北宋兵役制度,又称出戍法。
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
更戍军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
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
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
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
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
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
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
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
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
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
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
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
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所谓票拟,便是代皇帝草拟各种文书,大量是关于六部、百司各类政务奏请文书的批答。
它可以是先与皇帝共同讨论,作出决定后再草拟成文字,更多的是内阁先拟好批答文字,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送皇帝审批。
由于票拟要比以往各朝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制度更加细致、周到,特别是过去(如唐宋)草拟下行诏令和审核上行奏章的机构,有中书,有门下,有翰林院,比较分散,明代全都归口于内阁,这就给大多数中主单纯倚靠内阁票拟,自己可以不怎么关心政事,提供了极大方便。
其结果便是:表面上宰相废去,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的左右限制。
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
清代设军机处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废。
出自《明史·郑以伟传》:“文章奥博,而票拟非其所长。
”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
内阁权力的有无及大小,内阁实际地位的高低,也主要表现在所拟“票拟”被采纳的程度上。
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後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明朝的内阁制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
明成祖朱棣始开内阁于文渊阁,延揽大学士入内阁,正式有“内阁”之名。
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万历早期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明世宗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嘉靖以后,内阁权力急速发展,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
内阁的职权大体有票拟批答之职、草拟诏敕与封驳之职、顾问咨询与劝谏之职、会议决策与会审之职、经筵进讲之职。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