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轮专题复习《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六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13中学庞作珍
一、复习思路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要充分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即在资本主义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模式。

深刻理解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既要看到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又要认识其存在的弊端,分析苏联改革的原因和解体的原因,正确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总结苏联改革的曲折历程,并与中国、美国的经济发展作对比,探究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基本观点: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

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

两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是辨证的统一。

二、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
(一)关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建党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建立。

2.建国
(1)理论指导:夺权和建设的理论:《四月提纲》(背景、内容、意义)
(2)实践指导:
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苏维埃政权:同德、奥议和,退出一战;将一部分大型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有益探索。

3.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2)新经济政策(1921.3)
(3)晚年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
小结:列宁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二)苏联社会主义文明进程中的特点及其评价。

①苏联经济是计划经济,它消灭了私有制,国家掌握着所有生产资料,虽然在短时间内使苏联得以集中各种社会资源,迅速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尊重市场、自由贸易等重要发展趋势。

②苏联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集权制,这一体制在集中全国社会资源加快国家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制衡机制,使苏联国内长期缺乏健全的法制和民主,和全球化时代人们的民主和平等诉求背道而驰。

③苏联的解体只是意味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它既不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探索的结束,也不是俄罗斯文明的中断。

三、易混易错知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措施、结果、评价、存在问题。

背景:国内外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

进入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1)
措施:组建红军,抵抗进攻;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结果: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评价: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是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一种尝试,并不是苏俄当时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存在的问题:
①理论上的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
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实践上的后果:
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农、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动摇了工农联盟,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全国性的饥荒和政治危机。

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制,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得过死,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在反革命一边。

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正常供应,经济上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取得成功,而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是一种失败。

(2)新经济政策背景、标志、内容、特点、实质、作用。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反映出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②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③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④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⑤实质: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⑥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它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四、同类知识整合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必要性。

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之间的联系。

“三夫”改革的根本不同点。

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理解。

(1)必要性:斯大林模式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斯大林模式下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美苏争霸。

(2)联系: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这一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成为束缚苏联的历史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3)改革的根本不同:
①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整体上都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
戈尔巴乔夫则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捏夫改革在政治上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最终放弃党的领导,使苏联回到资本主义道路,并导致苏联解体。

(4)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理解:
①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巩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资本主义势力从敌视、遏制到颠覆,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③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适合本国国情,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拘泥于苏联模式。

④苏东剧变是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受挫。

⑤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正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专题单元测试题
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
1.促成俄国十月革命条件成熟的客观因素是
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世界大战 B.列宁《四月提纲》的指导作用
C.布尔什维克取得苏维埃中的多数 D.人民群众掀起新的革命高潮
2.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3.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成立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 B.将银行、铁路等收归国有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4.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6.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它对保障苏俄在军事上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C.它的许多措施超越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D.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之一
7.下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在实施中和实施后作用完全相反的政策有
①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国有化③实物分配制④普遍劳动义务制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征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9.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的社会根源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转变
C.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
10.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11.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12.对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恢复私有制,改变了社会性质
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基本上建立了适合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
D.利用国家计划来指导生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13.斯大林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对上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开始放弃列宁有益的探索②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的方向不是社会主义
③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是错误的④对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斯大林和列宁的看法不一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下图传递的信息不包括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15.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
A.曾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B.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为特点
C.有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D.对二战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有很大的影响16.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17.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

这一时期应该是
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体制时期
18.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19.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②沙皇村→儿童村③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内④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以上地名变更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③④
20.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2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的共同点
①改革都导致了苏联政治局势的失控②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
③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了改革④改革中都提倡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③④
22.“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

”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89年
B.1991年
C.1999年
D.2001年
23.“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就外部因素而言,东欧剧变是由于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②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法制建设③苏联“新思维”影响④西方“和平演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
24.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5.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其结果说明
①这是由于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②个人能力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走向
③执政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至关重要
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种体制就是要讲究稳定性
A.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26.列宁逝世以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

20世纪20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布哈林与斯大林的观点哪个更有利于苏联社会主义长久的发展?(1分)为什么?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其特征是什么?斯大林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3)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前进动力问题对中国是否有影响?举例说明。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 [材料二]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据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制作 [材料四]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能拖延了。

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

……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


[材料五]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

……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

这期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

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请回答:
(1)1929年苏联政府对农业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赫鲁晓夫农业改革依靠什么办法?是否有成效?结合你的知识谈谈你对苏联农业问题及农业改革问题的认识,并使用上述材料证明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布哈林。

因为布哈林的分析反应了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低的现实,其主张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步、协调发展是有利的。

答案:在所有制形式上单一,即公有制;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行政管理;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按劳分配。

其理由是个体农业不利于粮食生产;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

(3):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前进动力问题对中国是否有影响?举例说明。

答案:有,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主。

27.【答案】
(1)采取了全盘集体化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地区的农业生产纳人集体农庄体系中。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农业发展滞后,粮食产量不足供应国内需求。

(2)依靠垦荒,扩大产粮区。

有一定成效。

苏联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全盘化的集体农庄生产模式难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二中畜牧数量大幅减少、材料三中所示苏联时期谷物和肉类人均产量长期不能恢复到俄国战前水平即是明证。

(如回答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大力发展重工业,可得分。

然而材料中无此资料证明,因此运用材料证明部分不得分。

)苏联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东部地广人稀,可充分利用,垦荒种粮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及管理体制的问题没有解决,集体农庄的模式继续运用到新开垦区,经营和管理不善和粗放耕作现象出现,以致新开垦区粮食产量下降,最后依然不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