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标签:地理教学;素质教育;落实;方法
一、深刻领会地理教改内涵,把握地理教学发展趋势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深入人心。

改变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和追求目标。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地理教材的编排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注重地理知识体系、强化学科知识向注重联系实际、拓展地理视野转变,这与素质教育的需求契合,表现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时代发展趋向。

因此,教师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教学改革方向,发展学生的地理素质,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让学生以科学的视野看待周围世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注重理论学习,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
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或者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

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强化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素质教育方法
首先,是德育素质的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是业务素质的提高。

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

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

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再次,是文化素质的提高。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有专业地理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积累和更新,从各种媒介中捕捉地理学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填充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

最后,是心理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
学生心理的发展。

因此,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有轻松愉快的心境、豁达开朗的心胸、振奋昂扬的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些对于学生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转变教育观念,促进知识和素质的有效结合
地理教师与其他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

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五、重视素质教育主体特征,发挥教与学的地位作用
地理教学中贵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所以,仅仅传授教材的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突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记忆经验结论为主的学习方法,养成积极探究事物形成过程及成因的习惯。

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编制灵活多样的电视教材、网络教材、多媒体教材,作为现行教材的补充。

六、改变教育方式,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地理学科区域性、空间性比较强,用文字很难表达,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在现代电教育技术营造的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志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且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野外观察能使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同时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