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重症识别和现场急救技能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是必要的吗?
·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自九十 年代以来已受到众多学者和临床医师的挑战和质 疑:
·吹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高达2%,高浓度的二氧化 碳对心功和中枢神经有明显抑制作用。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无法达到规定的标 准——在单人复苏的操作中无法达到,在双人操 作的复苏中,由于两个动作的相互干扰很难顺利 完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对国际心肺复苏三期九步法流程
Ⅰ期CPR——BLS(基础生命支持)或称之为徒手 心肺复苏。
·实施时限:心搏、呼吸骤停的4分钟内。 ·实施地点:事发现场(院内:病房或急诊观察室;
院前: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路旁)。 ·施术者:第一目击者。 ·施术内容:
2.临床症状、体征学诊断:
a.突然意识丧失——拍肩、呼叫无反应。 b.大动脉搏动消失——股动脉、颈动脉搏动消失。 c.呼吸停止、紫绀。 d.抽搐。 e.大小便失禁。 f.瞳孔散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心搏呼吸骤停的处理流程:
1. CPR(心肺复苏) CPCR(心肺脑复苏): CPR技术是特指心搏呼吸骤停(猝死)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注意事项:
·操作者手掌根部要在按压期间始终紧贴胸部, ·按压要有力度达到胸骨下陷3—5cm。 ·按压要垂直,用力要均匀,防止肋骨骨折。 ·每按压5个周期后才能评估有效与否(一个周期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TV——(Thump version)拳击除颤:单手握
拳,用拳头的小鱼际,从患者胸骨中部上方30cm 处迅速有力地向胸骨中部捶击1—2次,如患者心 跳、意识、大动脉搏动均恢复,则停击,未恢复 者不必再击,可选电击除颤或胸外按压,人工呼 吸。此法适合于非专业人员现场急救无电击除颤 仪时。此法的适应症:心电监护下目击到的室速 或室颤(5秒钟内);4分钟内发生的心搏呼吸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Breathing):人工呼吸——·吹气人工呼 吸:口对口、口对鼻、口 对口鼻、口咽管吹气。
·面罩气囊正压人工呼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形成血液循环的原理是胸泵(胸腔
内的整体压力变化产生的心脏泵血)和心泵(心
脏直接受到压力产生的泵血)机制并存发生作用
的结果,肥胖者可能以胸泵为主,瘦弱者则以心
泵机制为主,停搏时间短者心泵机制占主导地位,
停搏时间长者则以胸泵和左房泵占主导地位,另
外按压力度、频率、气道阻力、心率等因素也可
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泵机制产生影响。
适应症——不管是什么病,只要患者呼吸停止或者自主呼吸 微弱,难以维持最低的供氧量时,都可以用口对口人工呼 吸的方法来抢救。
方 法:·解开过紧的胸部衣扣、胸罩; ·将一层薄的织物如手帕覆盖在患者嘴唇上,
·操作者先做数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一口气; ·将自己的口唇紧密包裹患者的口唇; ·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使其闭塞; ·另一只手将患者的下颏抬起; ·边吹气边观察患者胸部起伏与否; ·吹气完毕后放开紧闭的口鼻,让患者肺内气体自然流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按压深度:
成人-4—5cm, 5—13岁儿童3cm, 婴幼儿2cm。 ·按压频率100次/分。 ·按压与呼吸比:30:2。 (传统:单人复苏15:2;双人复苏1:5;2000年国 际复苏指南修定为无论单人或双人均为15:2,2005 年AHA复苏指南推荐为30:2)。
如此周而复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注意事项:
·每次吹气量800—1200ml,>1200ml时可造成胃 大量充气;
·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儿童吹气量需要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
准; ·每按压30次,吹气两口即30:2; ·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一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的模式:闭式按压,开胸按压。 ·闭式按压术:
适应症:心搏呼吸骤停者主要无严重的胸廓畸形,胸廓外伤 及胸壁有关疾患者,均可实施闭式按压术。
方 法: ·术者位于患者右侧。 ·以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点为按压部位(中、下1/3交界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CPR的基本原理:
(1).抑头举颏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吹气改善缺氧 的机制:
心搏呼吸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
舌肌和会厌也松弛后坠,使咽喉阻塞,抑头举颏
法,可使舌根向上提起,解除咽喉阻塞,使气道
畅通,此时就能够顺利地向肺内吹气,由于吹入
B.呼吸系统:气道梗阻(气管异物,喉炎)窒息性 哮喘。
C.神经系统: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 D.内分泌系统: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 E.电介质紊乱:严重酸中毒、低血钾、高血钾。 F.精神刺激:高度恐惧惊吓而死。 G.各种急性严重中毒:一氧化碳、DDV、鼠药。 H.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④氧饱和度
⑤有创动脉压
⑥血气生化
⑦系统与分级监护
⑧胃肠粘膜pH值 ⑨颅压、脑电
⑩微循环监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诊疗技术:
⑴面罩氧疗术
⑵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
⑶机械通气技术
⑷深静脉置管术
⑸胸外心脏按压术 ⑹电复律除颤术
⑺胃肠内外营养技术 ⑻低温技术
一个人突然意外地出现心跳呼吸停止,临床上 称其为猝死,它是最紧急的临床危象。
猝死要即刻迅速地就地抢救,正确而有效地实 施CPR,尽可能使猝死逆转。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心搏呼吸骤停猝死的临床诊断
1. 心搏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
A.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 常(室颤);主动脉夹层瘤;肺动脉栓塞。
适应症:院外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在无气管插管条件时, 急救专业人员的首选方法。
方 法:通过插入的口咽管将空气吹入肺内。 ·面罩气囊正压人工呼吸:
适应症:适合于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时使用。 方 法:将面罩气囊与患者面部紧密结合或用四头带将 其固定勿使漏气;一手按压气囊,每次供气500—800ml, 挤压频率12—14次/分。
停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同时 完成
·P(posture)—体位:置患者于硬板床或硬地 面,处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右侧。
·A(air way)—畅通气道:①垫肩法适合非专业的 现场抢救,要求置患者仰卧位的同时,将枕头 或同类物品置于患者的双肩下,由于重力的作 用可使患者头部自然后仰,拉直下垂的舌咽部 肌肉,使呼吸道通畅(颈部位损伤者该法禁 用);抑头举颏开放气道. ②口咽管法——最适合于专业急救人员, 一人在院外现场抢救时使用,该法简便能迅速 畅通气道,避免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时的交叉感 染,它是一个“S”型的扁腔软塑管,大弯头的 适合成人用,小弯头的适合儿童用,插口咽管 时,要使咽管的自然弯曲与舌弓的自然弯曲一 致,不可插反,涂抹石蜡油动作要轻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突发循环系统急危重症救治
心搏骤停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高血压急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重症心律失常 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心搏呼吸骤停——猝死的概念:
·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时反胃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达到10%—35%,吹入空气常进入患者的胃内,使 胃内充满空气,同时患者接受胸外按压,很容易 使胃内容物返入呼吸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是否完全抛弃口对口人工呼吸,
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单纯使用胸外按压而不做人工呼吸的复苏组与使 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并举的对照组比较后,复 苏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故一些学者提议在心肺复 苏的早期不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其理由是:单纯胸 外按压可产生5—7L/min的通气量,在心搏骤停的 4分钟内仍可维持有效的血氧浓度;在复苏时是否 完全抛弃口对口人工呼吸,正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口对鼻吹气人工呼吸: 适应症: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部严重损伤患者。 方法:先将患者口唇紧闭,再将气体从患者鼻腔吹入。
·口对口鼻吹气人工呼吸: 适应症:婴幼儿患者。 方 法:操作者用自己的口唇同时将患儿的口唇复盖,
吹气时,同时将气体从其口腔、鼻腔吹入。 ·口咽管吹气人工呼吸:
儿童与婴幼儿则以双乳突连线中点下一横指为按压部位。 ·用一手的掌根紧贴患者胸壁按压点。 ·另一手掌根重叠复盖于第一只手掌根的手背上。 ·手指并拢或相握持。 ·双肘伸直。 ·以髋关节作为支点,以躯干作为力臂,以双上肢作为活塞。 ·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背及上肢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的气体量只要>800ml时,则进入患者肺内的氧 气量可达到18%(正常时肺脏仅吸收吸入的 20%的氧气,其余的8肺脏扩张,恢复气体交换
改善缺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胸外按压恢复血液循环的双泵机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危重病急救医学病种范畴
⑴心跳呼吸骤停 ⑵各种类型休克
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
⑷急性冠脉综合征 ⑸急性心力衰竭
⑹严重心律失常 ⑺高血压危象
⑻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 ⑼重症胰腺炎
⑽消化道大出血 ⑾严重创伤、多发伤
I.临床诊疗技术中的意外事件。 a.手术中麻醉意外; b.心包穿刺或胸穿刺; c.小脑延髓池穿刺; d.心导管检查; e.心血管造影; f.脑血管造影、气管切开、气管插管。 J.突发的灾难性意外事故:电击、溺水、自缢、
严重创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现场急救人员对患者按特定的规范标准,分 步实施的电击除颤、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 其它相应的一系列抢救心搏和呼吸骤停的急 救技术操作的总称。
Time is lif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抢救时间早1分钟,成功率将上升10%!
时间就是生命,心搏与呼吸骤停亡,CPR开始越早, 存活率越高,越晚则存活越低。4分钟内实施CPR者 50%被救活,4分—6分钟内实施CPR者10%被救活, 6分钟以上才实施CPR者仅4%被救活,10分钟以上才 实施CPR者被救活的可能性很小。
⑼床旁血液净化术 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⑾临时、永久起搏术 ⑿胸腹腔闭式引流术
⒀开胸心脏挤压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容摘要
一.突发循环系统危重急症 心搏 呼吸骤停
二.突发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 三.现场常用止血方法 四.骨折固定转运 五.中毒急救原则
⑿重症哮喘
⒀重大、高危手术
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⒂内分泌危象
⒃脓毒症
⒄急性中毒
⒅MODS/MOF
⒆溺水、电击伤
⒇其他需入住ICU的患者如器官移植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监护技术: ①体温、呼吸、无创血压、心电
②呼气末PaCO2、呼吸力学 ③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