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素帖》奇险率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素帖》奇险率意
作者:日月
来源:《七彩语文·写字》2011年第07期
米芾个性怪异
严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很有个性的宋代书法家——米芾(fú)。
小鹏:怎么有个性呢?说给我们听听。
严老师:史书上说,他个性怪异,喜欢穿唐装,遇到石头,就拜为兄弟,因而人们称他“米颠”。
他六岁熟读古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是个早熟的怪才。
小钰:这样的怪才一定很聪明!
严老师:是啊。
米芾一生在书法上下了很深的功夫,行书的成就最大。
今天我们来欣赏他中年的作品《蜀素帖》。
《蜀素帖》的由来
小鹏:《蜀素帖》,这个名字很特别,什么意思呢?
严老师:北宋时,蜀地(四川)生产一种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为蜀素。
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个长卷,只在卷尾写了几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诗,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
因为丝织品的质地不如宣纸细腻(从右边的“青松本无华”中,可以看出丝织品质地比纸粗糙),吸墨效果不好,滞涩难写,所以一直没人敢写。
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他见了这卷蜀素却“当仁不让”,在上面题了自己作的六首诗,一挥到底,写得如鱼得水一般,随意自如,清劲飞动,这就是《蜀素帖》。
小钰:这些诗都是米芾作的?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诗人啊!
严老师:是的。
这样的书法作品被后人视为无价之宝,因为它不仅有书法价值,而且还具有文献价值、史料价值。
小鹏:您的话很有道理,书法家不仅书法上要独树一帜,而且要有学识,是吗?
严老师:是的。
书法家要有学问,这得下苦功夫。
米芾每天临池不辍,虽自幼天分高,但他的成功主要来自后天的苦练,丝毫没有取巧的成分。
小钰:严老师,我发现米芾写的字都是倾斜的。
为什么?
严老师:这正是米芾书法的一个风格:奇险。
再看上面的“青松本无华”五个字,个个倾斜,这样就显得生动了,从整体来看还显得很有气势。
苏轼用“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来形容米芾的书法。
小鹏:“沉着痛快”好理解,就是写得很潇洒,无拘无束,率意挥洒。
“风樯阵马”是什么意思呢?
严老师:这四个字中,只有“樯”的意思我们不清楚。
查字典吧。
樯,是桅杆的意思。
我们再看,米芾的书法很多字形是偏长的,真像那高高的
小鹏:真是这样。
用笔特别
严老师:米芾的在用笔上也有特别之处,你们看,他写的钩和我们一样吗?
小鹏:仔细看,真不一样啊。
严老师:这种钩人们称之为“蟹爪钩”。
小钰:真的很形象。
严老师:你们再仔细找找米芾用笔还有什么特点?
小钰、小鹏和严老师又继续讨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