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节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单元测试 (含答案)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节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单元测试模拟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 、KCl 和Na 2SO 4
B .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 2溶液、NaCl 溶液
C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 3溶液
D .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 2CO 3和NaHCO 3两种溶液
2.若一个氖原子质量是a g ,一个12C 原子质量是b g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
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C .Wg
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D .Wg
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3. 节日里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 .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 .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 与Na 2CO 3固体
4. 某溶液含有①NO -3、②HCO -3、③SO 2-3、④CO 2-3、⑤SO 2-4五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少量的
Na 2O 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 .①
B .①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④⑤
5. 实验室按如图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滴入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 2的空气排尽
B .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 2进入装置③
A
W aN
C.必须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CO2转移到装置③中
6.如图所示,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2 mol甲反应生成1 mol丙和3 mol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
B.甲的摩尔质量为17 g·mol-1
C.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比为1∶3
D.标准状况下,将11.2 L甲溶于500 mL水中,所得溶液中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7.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水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 B.1 mol氩气分子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 A C.0.5 mol碳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为0.5N A D.0.5 mol硝酸中含有的氧原子为1.5N A 8.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
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
C.“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
D.“84”消毒液中加白醋生成HClO:H++ClO-===HClO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烟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漂白粉的成分只有次氯酸钙
A.只有①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④
10. 如图所示,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

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硫酸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亚硫酸钠溶液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列变化过程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
①HCl ②Cl2 ③Ca(ClO)2 ④HClO ⑤CO2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2.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混有的少量苏打,最好向溶液中加入(或通入) ( ) A.熟石灰B.CO2C.Ca(HCO3)2D.盐酸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14.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0.3 mol·L-1 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 L该溶液中含有0.3N A个K+
B. 1 L该溶液中含有K+和SO2-4的总数为0.9N A
C. 2 L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1.2 mol·L-1
D. 将0.3mol硫酸钾溶于1L水中,所得硫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mol·L-1
15. T℃时,NaCl的溶解度为a g/(100 g 水),取该温度下的饱和氯化钠溶液V mL,测得其密度为ρ g·cm-3,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w(NaCl)=
a
a+100
%
B.n(NaCl)=Vρ58.5
mol
C.c(NaCl)=

58.5× a+100
mol·L-1
D.n(NaCl)=
aVρ
58.5× a+100
mol
二、非选择题
16. 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填写编号)。

(3)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中,若有标准状况下3.36L的氧气生成,则反应的CO2的质量为,此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7. 用MnO2氧化密度为1.19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mol/L。

(2)用双线桥法表示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能使________molHCl被氧化;其中,还原过程为:________→_______。

(4)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d. 挥发性
18. 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
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制备20.0 mL 0.10 mol·L-1的氨水,需向水中通入NH3的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

(2)假设0.10 mol·L-1氨水的密度为0.95 g·cm-3,则该氨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________。

(3)使氨水恰好完全反应需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mL。

(4)配制250 mL 0.10 mol·L-1的氨水,需5.0 mol·L-1的氨水________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过程中俯视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 食用碱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其成分为纯碱和小苏打。

甲、乙
两位同学想根据高中阶段学习的知识设计实验测定食用碱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认为可以根据食用碱中两成分的热稳定性差异,利用加热前后的质量差求小苏打的质
量分数。

(1)写出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字母)。

①三脚架 ②托盘天平 ③瓷坩埚 ④坩埚钳
⑤泥三角 ⑥石棉网 ⑦烧杯 ⑧蒸发皿 ⑨铁坩埚
⑩干燥器 ⑪酒精灯
A.①②③④⑤⑥⑪
B.①②④⑤⑨⑩⑪
C.①②⑥⑦⑧⑪
乙同学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来测定13.7 g食用碱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其流程如下:
(3)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最终称量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4)如果最终称量固体质量为11.7 g,则该食用碱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如果该食用碱在测定前已经受潮,则用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测得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会
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气体溶于635 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 g·cm-3。

试计算:
(1)所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 。

(2)取这种盐酸100 mL,稀释至1.18 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在40.0 mL 0.065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上述稀释后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

若使反应不产生CO2气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超过 mL。

(4)将1g不纯的NaOH样品(样品含少量Na2CO3和水),放入50 mL 2mol·L-1的盐酸中,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40 m L 1mol·L -1的NaOH 溶液。

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 g 固体。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C
6、D
7、D
8、D
9、C
10、D
11、D
12、B
13、D
14、B
15、D
16、(1)Na Na 2O 2 Na 2CO 3 
17、(2)①②③④
18、(3)2Na +2H 2O===2Na ++2OH -+H 2↑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4)13.2g 0.3mol
17、MnO 2+4H ++2Cl -=Mn 2+ + Cl 2↑+2H 2O 11.9 0.2 MnO 2 Mn 2+ a b
18、(1)0.044 8 
(2)0.18%
(3)20.0 
(4)5.0 量筒、烧杯、玻璃棒、25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偏大
19、(1)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2)B
(3)蒸发结晶(或蒸干) NaCl
(4)61.3% 
(5)偏大
20、(1)36.5% 11.8 mol·L-1 (2)1 mol·L-1 
(3)2.6 
(4)5.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