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人教版)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轮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人教版)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轮练习题含答案
专题: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卷Ⅱ)
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K sp(p)<K sp(q)
`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解析:选B A正确,难溶物质的溶解度可以用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表示,即图中a、b分别表示T1、T2温度下,1 L CdS饱和溶液里含a mol、b mol CdS;B 错误,K sp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所以K sp(m)=K sp(n)=K sp(p)<K sp(q);C正确,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Na2S固体,K sp保持不变,S2-浓度增大,则Cd2+浓度减小,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D正确,温度降低时,溶解度减小,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2、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
【答案】选B A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

B项正确。

C 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D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

3、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a2+)增大B.c(Ca2+)不变
C.c(OH-)增大D.c(OH-)减小
【答案】B
4、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6 mL 0.5 mol·L-1 NaCl溶液;③1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④50 mL 0.1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

【答案】C
5、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M=-lg c(M),p(CO2-3)=-lg c(CO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2-3)
B.b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2-3)
C.c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2-3)
D.MgCO3、CaCO3、MnCO3的K sp依次增大
解析:由pM=-lg c(M)可知(类比于pH),当pM越大时,c(M2+)越小,p(CO2-3)越大时,c(CO2-3)越小,图中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与虚线的交点是溶液中p(M)=
p(CO2-3)。

a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p(Ca2+)<p(CO2-3),则c(Ca2+)>c(CO2-3),A错误;b点p(Mg2+)大于饱和溶液中的p(Mg2+),即c(Mg2+)没有达到饱和溶液中的c(Mg2+),即b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由p(Mg2+)>p(CO2-3)可知c(Mg2+)<c(CO2-3),B错误;c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p(Mn2+)=p(CO2-3),故c(Mn2+)=c(CO2-3),C正确;MgCO3、CaCO3、MnCO3的p(M)、p(CO2-3)依次增大,K sp =c(M)·c(CO2-3)依次减小,D错误。

【答案】C

6、在25 ℃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

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
K sp(25 ℃)如下: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25 ℃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相同
解析: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A正确;只要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幂之积等于或大于K sp就会出现沉淀,故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B正确;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CaCl2溶液中c(Cl-)是NaCl溶液中的2倍,由K sp=c(Ag+)·c(Cl-),可知NaCl溶液中c(Ag+)是CaCl2溶液中的2倍,C错误;因为不同难溶物的K sp不同,通过计算c(Ag+)也不同,D 正确。

【答案】C

7、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20 mL 0.01 mol·L-1KCl溶液
②30 mL 0.02 mol·L-1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1HCl溶液
④10 mL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1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
%
【答案】选B AgCl(s)Ag+(aq)+Cl-(aq),由c(Ag+)·c(Cl-)=K sp,可知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

①中c(Cl -)=0.01 mol·L-1;②中c(Cl-)=0.04 mol·L-1;③中c(Cl-)=0.03 mol·L-1;
④中c(Cl-)=0;⑤中c(Ag+)=0.05 mol·L-1。

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8、有关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
Mg(OH)2(s) Mg2+(aq)+2OH-(aq) K sp=5.6×10-12
Cu(OH)2(s) Cu2+(aq)+2OH-(aq) K sp=2.2×10-20
向温度一定、有固态Mg(OH)2存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某物质或溶液,能使Mg(OH)2固体的质量增加的是()
A.CH3COONa的饱和溶液
B.NH4Cl的饱和溶液
C.CuCl2的饱和溶液
.
D.蒸馏水
【答案】A
9、25 ℃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在制备PbCl2的实验中,洗涤PbCl2固体最好选用()
>
A.蒸馏水
B.1.00 mol·L-1盐酸
C.5.00 mol·L-1盐酸
D.10.00 mol·L-1盐酸
解析:观察题图知,PbCl2固体在浓度为1.00 mol·L-1的盐酸中溶解度最小。

【答案】B
!
10、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0×10-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在含有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Cl-、I-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3稀溶液,首先析出AgI沉淀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 1.8
×10-11 mol·L-1
解析:AgCl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溶液中只要c(I -)·c(Ag+)大于K sp(AgI)即有AgI沉淀析出,A错误;因为K sp(AgI)<K sp(AgCl),在含有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Cl-、I-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3稀溶液,首先析出AgI沉淀,B正确;K sp(AgI)<K sp(AgCl),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 可以转化为AgI,C正确;因为AgCl在水中c(Ag+)= 1.8×10-10= 1.8×10-5 mol·L
-1,当Q c(AgI)≥K sp(AgI)即有AgI沉淀生成,c(I-)·c(Ag+)≥1.0×10-16,故c(I-)≥1 1.8
×10-11 mol·L-1,D正确。

【答案】A
11、已知25 ℃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 sp=5.6×10-12,MgF2的溶度积常数K sp=7.4×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时,向饱和MgF2溶液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后,不可能有Mg(OH)2生成
B.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c(Mg2+)大
C.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D.25 ℃时,Mg(OH)2固体在同体积同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中的K sp相比较,前者小
解析:Mg(OH)2与MgF2的化学式形式相同,由于后者的K sp较大,则其溶解度较大,因此在饱和MgF2溶液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有溶解度更小的Mg(OH)2生成,故A错误;由于Mg(OH)2的K sp较小,所以其溶解度较MgF2小,故饱和Mg(OH)2溶液中c(Mg2+)小,B错误;在Mg(OH)2的悬浊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加入NH4Cl,它电离出的NH+4与OH-结合为NH3·H2O,使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c(Mg2+)增大,C正确;K sp只与温度有关,D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
(1)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 mol/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造成的损失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S(s)Fe2+(aq)+S2-(aq),加入稀盐酸后,S2-+2H+===H 2S↑,破坏了FeS的溶解平衡,使上述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FeS溶解
(2)BaSO 4(s)Ba2+(aq)+SO2-4(aq),用水洗涤使BaSO4的溶解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造成BaSO4的损失;而用H2SO4洗涤,H2SO4===2H++SO2-4,SO2-4的存在抑制了BaSO4的溶解,故BaSO4损失量少
2、在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或锥形瓶未润洗,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注:用标准液滴定未知液)
【答案】滴定管未润洗,所测结果偏高;锥形瓶未润洗无影响。

3、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25 ℃)
①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 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

(1)由题中信息K 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K sp越大,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第②步中加入Na2CO3后,由于CaCO3比CaSO4更难溶,故应转化为CaCO3,③步的操作主要是除去Na2SO4,最后一步可加入足量盐酸,证明生成的沉淀已全部转化为CaCO3,故沉淀溶解。

【答案】(1)大
(2)Na2CO3+CaSO4===Na2SO4+CaCO3
(3)洗去沉淀中附着的SO2-4
(4)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完全溶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