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避税避债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避税避债案例
一、避税案例。
1. 老张的遗产税“巧妙”化解。
老张是个精明的商人,辛苦打拼一辈子,积累了不少财富。
他知道在一些国家或者未来国内可能会有遗产税这个东西,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到时候被征走一大笔。
老张就给自己买了一份大额的终身寿险。
保额设定得很高,每年缴纳保费。
后来老张去世了,保险公司赔付了一大笔保险金给他的家人。
这时候就体现出保险避税的妙处了。
在很多国家的税法规定里,这种人寿保险的赔付金是不被计入遗产范围的,也就不用缴纳遗产税。
老张的家人顺利地拿到了这笔钱,没有因为可能存在的遗产税而减少财富的传承。
就像老张在生前给家人留了一个“财富保险柜”,这个保险柜的钱是免税的,直接就到了家人的口袋。
2. 企业主小王的税务筹划。
小王开了一家小公司,每年利润还不错。
但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交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他咨询了理财顾问后,了解到企业可以为员工购买团体商业保险,这部分费用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
于是,小王给自己和员工都购买了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等合适的保险产品。
比如说,企业一年利润100万,如果没有买保险的话,要交25万的企业所得税(假设企业所得税率25%)。
但是买了20万的团体保险后,计税利润就变成了80万,企业所得税就只需要交20万了。
这就相当于通过保险的方式,合法地降低了企业的税负,企业少交了5万的税,同时员工还得到了保险保障,大家都很高兴。
二、避债案例。
1. 老李的债务隔离“法宝”
老李是个有点倒霉的人,前几年做生意的时候被合作伙伴坑了,结果欠了一屁股债。
不过好在他之前给自己买了一份年金保险。
在债务到期,债权人找上门来的时候,老李心里很慌。
但是律师告诉他,他买的这份年金保险有一定的债务隔离功能。
虽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完全避债,但在老李这个案例里,这份年金保险是在他债务发生之前就购买的,而且保费来源合法,是他自己多年的积蓄。
并且,年金保险的受益人为他的孩子。
法院在审查他的财产情况时,考虑到保险合同的特殊性,没有把这份年金保险的权益作为偿债资产。
这就像给老李的孩子留了一笔“干净”的钱,不受他债务的影响。
老李虽然在生意上失败了,但是至少他通过保险给家人留下了一份经济保障。
2. 赵女士的婚姻财产保护与债务风险防范。
赵女士是个很有理财意识的人。
她在结婚前就给自己买了一份大额的分红型保险。
结婚后,她的丈夫做生意失败,欠了很多外债。
这时候债主们想把夫妻双方的财产都拿去抵债。
可是赵女士的这份婚前购买的保险却有不同的情况。
因为是婚前财产,而且在保险合同里明确规定了受益人的权益等。
法院判定这份保险的相关权益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范畴,不能被用来偿还丈夫的债务。
这就好比赵女士在结婚前给自己围了一个“财富保护圈”,即使婚后遇到债务风波,这个圈里的钱也能安然无恙,既保护了自己的婚前财产,又避免了债务的牵连。
不过要注意哦,保险的避税避债功能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绝对有效,是要遵循法律法规等各种条件的。
但在合适的情形下,确实能起到很好的财富规划和风险防范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