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周青,邹慧莉,吴艳英
(邳州东大医院,江苏邳州 221300)
【摘要】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之间我院急诊科室接受急救护理47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根因分析法进行不良事件管理,同时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未应用根因分析法46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根因分析法应用后,急诊急救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至1.3%左右,护理满意度提升至90.2%以上,不同时点工作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根因分析法,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根因分析法;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16.168.02
急诊急救是针对于突发疾病或是急危重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由于急诊急救患者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病情复杂且发病较急,相对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而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计划之外的负面事件[1]。
根因分析法(RCA)是美国医师创造出的一种质量结构探询程序,将其应用于临床上,能够进行回顾性、系统性的循证分析,进而在问题发生之前对潜在的风险和原因进行控制和修正,从而做到事前预防、流程再造、多角度、多层次防控风险,防止同类事件反复出现[2]。
本研究对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之间我院急诊科室接受急救护理47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男300例,女176例,年龄18~68岁,平均(43.5±12.1)岁。
同时,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接受急救护理462例患者为对照组,男262例,女200例,年龄19~70岁,平均(45.6±14.2)岁。
两组观察对象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确定原因
确定影响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类组织关系,通过“推移图”、“鱼骨图”和“原因树”等方式和工具进行分析,依据时间顺序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描述。
从环境、设备、材料、方法和人物对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找出其因果关系,通过提问式核对法对原因进行确定:第一,如果没有这个原因,还会出现这一问题吗?第二,排除或是纠正这一原因后,是否还会出现同类问题?第三,排除或是纠正这一原因后,这一问题是否还会存在。
原因分析过程中需要对人为因素和流程加以重点控制,若存在人为因素或是流程方面因素的影响,则需要溯源分析,提高流程的合理性,淡化对于责任的追求,仅关注不良事件的控制和预防。
1.2.2 整改措施
确定问题的发生原因后,组建质控管理小组,并由质控管理小组对整改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包括强化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环境改善以及工作流程优化等。
在护理人员中加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宣传,保证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以患者为核心,坚持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实现急诊科效能运转有机结合。
质控管理小组还需要定时排除护理风险,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因分析法应用后,急诊急救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至1.3%左右,护理满意度提升至90.2%以上,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不同时点工作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表1 根因分析法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分析[n/%]
时间诊疗次数
护患纠纷
发生率
上报率护理满意度
实施前46238(8.2)34(73.7)323(69.9)实施后4766(1.3)6(100)429(90.2)
5.26230.282 5.262
0.0220.0000.022
3 讨 论
根因分析法(RCA)是一种针对问题而提出的系统分析方式[3-4],在急诊救治护理工作中应用根因分析法,能够对产生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进而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根因分析法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医疗单位预防和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及其原因分析的常用方法,也是整体上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的主要途径。
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较强,因而护理工作质量的改善十分关键。
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根因分析法,能够针对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而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3-4]。
证据是根因分析法应用的基础,通过逐条分析、层层剖析、循证调查确定不良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通过护理模式的完善不断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和护理管理制度,最终确定出有效的预防策略,其优势在于能够确定事件的根源,进而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5-6]。
同时,应用根因分析法后,能够显著降低由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因素诱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有效规避潜在风险,这也是缓解医疗环境外部压力因素的一种有效途径。
护理人员准确分析分管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标志标识进行悬挂告知。
对于新修订的相关规章制度、流程, 护理部不定期到科室进行督导检查护士执行情况并设置一定的奖罚措施。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在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根因分析法,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至1.3%左右,护理满意度提升至90.2%以上,这一数据明显优于实施前,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不同时点工作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下转170页)
管理的机制,这样的机制包括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责任制度、护理风险防控规程、护理风险高危环节的管理、神经外科专科护理规程、护理风险应急预案等等,通过对每个环节的管理进行规范,将护理风险与日常的工作考核挂钩,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责任意识。
3 结 语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的患者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对其的临床护理之中,要有相应的风险意识。
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技能和素质,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段雪彬,平艳娇,李旭等.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健康周
刊,2017,(22):61,52.
[2] 金玉红,游栋,游洪等.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J].中国组织工
程研究,2014,(z1):279-279.
[3] 王成花.浅析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及其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
养,2017,27(4):402.
本文编辑:李爱英
综上所述,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根因分析法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这就能够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振容,蒋晓莲.数据挖掘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
杂志,2017,52(10):1262-1264.
[2] 潘瑛.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运用效果[J].中
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145-147.[3] 姜莹莹.根因分析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
南,2018,16(7):253-254.
[4] 唐玉清.根因分析法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J].中国卫生产业,2018,43(1):43-44.
[5] 刘亚玲,鱼小敏,刘莉. 根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效
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 4) : 161-162. [6] 马丽华. 分析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价
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6):215-216.
本文编辑:李爱英
本研究对集束化气道护理管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集束化气道护理管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美芬.综合性气道管理方案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
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0):18-19.
[2] 韩丽娟.集束化气道护理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
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2):254-255.
[3] 徐慧.集束化气道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
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4):135-136.
[4] 芦义红,孙立平.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的护理
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48-249.
本文编辑:李爱英
综上所述,精细化流程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吕黛霞.改进流程管理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
志,2016,24(23):39-40.[2] 任泽秀.精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
杂志, 2015, 21(6): 31-32.
[3] 李丽娥,王冬霞,朱丹丹.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
理管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21):3597-3599.
本文编辑:李爱英
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情景模拟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士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韦美爱, 吴惠芳, 覃照菊,等. 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在骨科疼痛管理
中的应用研究[J]. 广西医学, 2017, 39(1):135-137.[2] 沈辉, 蒋银芬, 黄庆红,等. 查检表结合情景模拟培训在提升低
年资护士安全输血能力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9):711-712.
[3] 房欣. 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6):250-251.
本文编辑:李爱英
(上接164页)(上接166页)(上接167页)(上接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