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法》示范课教学设计【西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72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连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36+3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36+7的右边相应写上36+37。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3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36+3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36+37比36+7多加了30。
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
让学生回忆起借助了小棒。
教师:今天我们也可以首先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理解36+37的计算过程。
指导学生活动:小棒分别摆出36和37,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后,再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出:把单根的7根小棒和6根小棒中的其中3根合起来,刚好凑成10根小棒,即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下3根单独的小棒,整捆和单根的合起来一共就是9捆零3根小棒,所以36+37=7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显示:
教师:利小棒同学们已经能算出36+37的结果了,如果没有小棒竖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36+37呢?首先你会写36+37的竖式吗?
请一生上台写竖式后教师一块纸板遮住37的3。
教师:如果我把37的3遮住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难发现遮住十位上的3以后的竖式和左边的竖式一模一样了。
教师取走纸板,十位上多一个3以后该怎么算呢?你会算吗?
如果学生有会算的,可请他来讲一讲他是怎么算的。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计算的全过程,教师则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依然从个位加起,6+7满10了,向十位进1,剩下的3对齐个位写,然后把十位上的两个3相加得6,现加上进位的1合起来就是7,把7对齐十位写。
教师:比较一下两道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两道竖式后回答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都要把数位对齐,并且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教师: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教师:除了这样算,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引导学生多种算法来解答,如:①30+30=606+7=1360+13=73
②36+30=6666+7=73③30+37=6767+6=73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教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你会算了吗?
2、教学例4
出示例4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了,让我们来看看从这幅情景图中你又能提出哪些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相互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后集体抽一两个学生说出他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教师抽其中的一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如:26+35=35+17=教师:这两个算式你会算吗?你准备怎么算?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小棒来算,也可以竖式算,还可以口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竖式来计算第一题。
让学生说出他口算的过程:如6+5=1 120+30=5050+11=61。
教师:口算的过程和我们竖式计算的过程有联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有两种算法联系,其实口算的过程就是竖式计算的过程。
二、巩固练习
1、P66课堂活动1,2,3题。
2、P70课堂活动。
3、P72课堂活动。
三、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