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友资源应用于“选培送扶”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19卷第12期
探索校友资源应用于“选培送扶”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毕斐白雁
【内容摘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校友资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其实践经验是人才培养的宝贵来源和精神财富。
开发校友资源,有利于高校招生、在校生培养、就业以及扶持年轻校友事业发展等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文从校
友工作的角度,探索校友资源应用于人才培养“选、培、送、扶”全过程的机制和方法。
【关键词】校友资源;人才培养;高校招生;创业就业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科研项目“行业型大学校友会的体制机制创新”(编号:2017XYZD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毕斐(1982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校友会、教育基金会、来华留学白雁,北京交通大学对外联络合作处
校友资源,是指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是学校独有的具有持久性、广泛性以及不断增值性的重要资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1]。
作为学校宝贵的育人资源,校友资源从思想、行为以及实践等层面均对在校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除了对学校发展的直接回报,校友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正日益显现并受到重视。
开发校友资源,已成为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重要思路,应充分重视并加强校友资源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选”———紧密结合学校对外工作,校友资源助力高招咨询
校友资源是招生工作中的重要资源,也是学校发展外部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招生工作的品牌资源、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2]。
校友的社会声誉为母校带来了无上荣誉,在本科招生工
术”与“应用”划分界限,而是用“学术”辅助“应用”,利用人们对世界科学的认识去改造世界,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具备的不是所谓的动手能力,而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能力。
(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回应性建议。
根据关于人才培养的回应性不甚理想原因和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分析,提出几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建议。
一方面,学院不应该一刀切,定性为应用型院校就不重视学生的学术思考能力,但也不要颠倒主次关系,将过多的资源集中在对学生理论知识探究方面的培养上。
而应该让“学术”辅助“应用”,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当地人才市场需求。
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结合当地市场结构的特点,开设针对本地市场的特色专业。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要摒弃学校是学校,企业是企业的不联系的观点,应考虑到专业与地方产业经济结构的关系,在开设专业课程前,针对性的调研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学生各方面技能的需求,避免出现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另一方面,要提高师资力量,鼓励教师进修深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合理分配学校的资金资源,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校内实验环境和校外的实习基地。
三、结语
应用型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在毕业后可以将其所学的知识直接应用在社会实践领域。
但是一个不可逃避的现实是,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经过本科学习后,只掌握了一些空泛的理论知识,甚至,有些理论知识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可以对应应用的场景,只是理论家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出来的一种完美情况。
这不仅没有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无法满足当地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这就要求地方应用型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不断探索改进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方案,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人才不同方面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回应性,减少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现象的出现,为地方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夏萍,王恩燕,秦艺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6,30:131 132
[2]刘永刚,季秀杰.地方财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9,35:81 83
2020年第19卷第12期
作中,校友的品牌效应更加明显。
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的校友,能为学校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为专业课程设置、招生工作等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校友会是广大校友与母校建立联系的桥梁,新形势下应提高创新意识、完善工作机制,与招生部门紧密结合、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友在招生工作中的作用,既有利于促进招生工作,又有利于校友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会不断支持学校招生工作,地方校友会成立、换届、年会等紧密结合招生工作,不断加强各地方校友会与各省份高招咨询组的紧密联系,校地双方建立招生联动小组,发挥地方校友会的地域优势及校友的示范效应,提升该校在各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助力高招咨询和招贤纳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二、“培”———基于校友资源开发人才培养实践教育
校友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丰富、与母校有着特殊情感联系的群体,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宝库。
校友对本科生的育人作用是十分突出的,与学生在学校接受的课堂教育相比,校友资源对在校生的影响是自内而外、潜移默化的,在开展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是新形势下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强成才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打造系列校友互动平台,加强成才教育。
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校友会连续十年举办校友毕业30年、20年、10年值年返校系列活动,累积超过2万人次校友返校。
返校期间,由校友倡议设立的“校友专项基金”、“年度捐赠基金”、“校友励学金”等累积近500万元,为在校生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他们热爱母校、回馈母校的精神让大学生深受感染。
它的设立为校友与母校、校友与大学生之间又搭建了一个互爱互助的平台。
学校连续8年开展“寻访校友”活动,形成饮水思源传承纽带。
累计寻访校友500余人,完成人物专访五百余篇。
通过学生返乡采访校友,使在校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校友风采,传承优秀校友精神文化,实践知行统一,使校友资源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升华和补充。
在校友们和同学们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一是通过开展“百场校友讲座进校园”、“校友创业沙龙”系列活动,定期邀请包括服务西部、扎根基层、担任村官以及自主创业的优秀校友代表回校与大学生座谈,各类校友讲座和报告在为师生提供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帮助,成为弘扬校友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加强在校生教育的重要渠道,活动已渐成品牌。
二是开通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出版《知行交大》,作为宣传校友事迹的平台,已先后刊登百余名校友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事迹鼓舞士气的作用。
同时与学校各单位共同配合,利用新生入学、毕业教育等机会,邀请校友代表为学生做成长成才报告。
通过校内媒体广泛宣传优秀校友的事迹。
(二)与校友所在企业和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育。
北京交通大学行业特色鲜明,校友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学科设置高度吻合,同时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是难得的在校生实践教育和就业实习基地。
通过将知识获取、生产体验、科研实验、实习就业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弥补学生课堂教育与实践相对脱节的不足,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强化在校生理论学习、提升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合理运用校友资源在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可通过建立实训基地、聘任实践教育导师等,发挥校友不在编的教师作用,加强高素质高能力校友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补充实践教育环节的师资力量,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定位。
(三)依托校友资源,提升学生创业素养。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北京交通大学培养出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成功企业家。
据不完全统计,该校校友担任董事长或创始人的企业中,纳斯达克、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企业近50家,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创业企业近50家,创投基金中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职业经理人50余人,这些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高管及创业团队都是校友,具有十分明显的交大特征。
他们的创业经历和经验更加贴近本校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创业需求,对学生创业有具体地针对性地指导意义。
校友会通过聘任“校友创业导师”,邀请校友企业家回校开展创业讲座,覆盖创新创业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行业技术前瞻等内容,全方位充实创业工作的精神和内涵,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和竞争力。
三、“送”———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搭建走向社会的“绿色通道”
学校与多个校友的领军企业签定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就业与实习渠道。
毕业季,各地方校友会、行业校友会回校迎接毕业生,提前与校友建立联系,进行职业引导教育,发挥传帮带作用。
连续四年举办校友企业实习与就业专场招聘,以实习带动就业。
全面提升在校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深化在校生对于专业、职业、事业、创业的认知与领悟,拓宽职业视野,为职业选择提供有效指导。
校友会指导各地校友组织开展“双迎新”活动,欢送本科生新生入校,迎接新毕业学生到各地工作,培育校友意识,合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帮扶,完成学校与社会职业领域完美对接、平稳护送,同时为所在地区企业锁定人才,树立优秀校友榜样,提前布局毕业生的回乡就业。
在服务校友的同时,传递学校发展规划,精准对接校友所在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信息,实现就业直通。
四、“扶“———校友资源扶持青年校友职业生涯发展
遍布全球的51个地区、行业校友组织,为青年校友走向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朋辈资源,对毕业生在角色转换、入职咨询、职业发展规划等给予了大力辅导和支持,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使毕业生能在就业当地尽快找到“家”的感觉,时刻能感受到母校的温暖和强大。
北京交通大学于2017年12月成立物流校友会,2018 2019年组织企业参访、校友讲座、主题年会、物流论坛等数十次,为物流行业青年校友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学习、信息交流、拓宽视野的机会,为青年校友与资深业内校友搭建了交流平台,加速青年校友成长成才,扶持青年校友职业生涯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英静.基于校友资源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人力资源开发,2016,16:173
[2]陈加辉,葛庆龙.浅析校友资源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作用[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