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79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第79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将下列句子写在相应的方格里,要求书写正确、清晰、美观。
(2分)
将爱心送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蹂.躏.(róu lìn)奢(shē)侈酝酿(niàng)倔(jué)强猝(cù)然长逝
B.应和(hè ) 雏.形(chú)洗濯.(zhuó)缀.连(zhuì)险象迭(dié)生
C.自省(xĭng)啜.泣(cuò)禀( bǐng)告诅(zǔ)咒玲珑剔(tì)透
D.伫.立(zhù)迸(bèng)溅蜕(tuì)变玷(diàn)污忍俊不禁( jīn )
3.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获益匪浅问心无愧头晕目眩鞭策
B.瘦骨嶙峋花枝招展繁弦急管弘毅
C.盘虬卧龙芊芊细草多姿多彩金窖
D.庞然大物鹤立云端绝处缝声扼运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
..的一句()(3分)
A.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
B.九年级(3)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
....。
C.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发誓即使是海枯石烂
....也不分开。
D.登上塘朗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想》和《在山的那边》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B.《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稼轩长短句》中的第一章。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D.《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主要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6、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
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
据介绍,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届时,④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改为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改为
(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改为
7 、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句子。
(4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8、综合性学习(8分)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为了庆祝大家在初中所经历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学校组织了多样的活动,相信聪明的你对此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吧!
(1)在班级组织的中秋庆祝会上,老师想好了两种活动形式,并为之取好了名字,请你仿照它们再准备一种与老师不同的形式。
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2分)
老师设计:①制作贺卡表祝愿②编写短信感恩情
你的设计: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轮圆月寄托了华夏儿女最为深挚的思念。
请在以下对象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为他们撰写一条表达祝愿的手机短信。
要求突出中秋节日氛围,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表达祝福之情,20字左右。
(抄示例不能得分)(4分)
示例:亲爱的老师,中秋月儿圆,情意连绵绵。
你们的爱如月光般纯结无私,中秋快乐。
备选对象:①你的父母②你的老师③台湾同胞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
(一)古诗文积累。
9.默写填空。
(10分)
(1)《次北固山下》中抒发作者淡淡乡愁的句子是?。
(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孔子所说的
“,”来表示要随时随地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3)诗歌是深情的讴歌。
诗词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曹操以老马自期,唱出英雄迟暮、豪情不减的壮歌:
,。
(《龟虽寿》)孟浩然与老朋友薄酒几杯,闲话农事,平平淡淡却深情无限:
,。
(《过故人庄》)
李白将一腔思念之清拜托明月清风,成就华章: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并简要谈谈这首小令传达的意境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所著的《》(2分)
11.解释划线的词语。
(3分)
作青云白鹤观()项为之强()鞭数十()
12.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昂首观之.使之.冲烟飞鸣 B.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C.项为.之强以虫蚁为.兽D.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
”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5一18题。
(18分)
忽略
○1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的光芒,很美,很好。
○2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的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
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的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
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好玩似的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
○3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的憧憬。
○4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5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的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
结小西瓜给我吃。
”
○6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要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
”
○7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好它们的。
”
○8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心。
○9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
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着地炫耀着。
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已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
孩子哇一声哭了。
⑩随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⑪“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
你也是,就知道哭。
乖,别哭了。
”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⑫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过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
这也是一个生命呀,孩子想。
⑬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有一颗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
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
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
妈妈待会儿带你去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⑭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15.文中写孩子“痴痴的看”、“满心欢喜地看”小瓜苗、“满眼的憧憬”,表现了孩子
对。
(4分)
16.文中“孩子的画”表现了孩子怎样的情感?(4分)
17.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与开头相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18.①文中母亲的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忽略”,找两处。
(4分)
②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忽略?(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7--23题。
(22分)
一颗豆粒
①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②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
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
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为此,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③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
④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
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全部家当。
⑤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
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⑥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
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8个月、10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⑦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⑧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去。
⑨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
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
⑩“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
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
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⑪“妈妈,实在对不起。
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
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
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⑫“妈妈,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
妈妈,谢谢您。
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
我们先睡了。
妈妈,晚安!”
⑬、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⑭“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
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
⑮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
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⑯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
他们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双双毕业于妈妈所憧憬和期望于他们的一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⑰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9.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4分)
20.第④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3分)
21.第⑥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3分)
22.第段中,大儿子为什么向母亲道歉?(4分)
23.第段中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4分)
24.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4分)
四.作文(55分)
(1)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2)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你幸福的时候,请以“成长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初一语文半期考试答案
一、1、略 2、C 3、D 4、B 5、B
6、①重庆也将迎来第14个直辖日。
②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会堂演出。
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④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观众
7、示例:语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8、(1)符合活动内容的节目形式均可,如:朗诵诗歌颂中秋,拍摄DV录精彩。
(2)略
9、(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示例:《天净沙秋思》以苍凉、萧瑟的意境表达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14、①童年的“我”,充满童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②“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15.对瓜苗的喜爱,希望它结出小西瓜。
16. 答: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17. 答:首尾呼应,升华了主题。
18(1). 答:a.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心。
b.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2) 答:母亲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不关心孩子的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
19.因为“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
20.进一步突现他们家庭的贫穷,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