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方增先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粒皆辛苦方增先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通过描写稻谷从播种到收获的生长过程,表现了农民的勤劳与智慧。

全诗结构严谨,语言平易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却能让人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

一、两个比喻突出了农民辛苦劳动、丰收后又要流汗的事实。

农民费尽心血、日夜操劳,终于换来丰收的喜悦;但还得继续辛勤劳动,秋天颗粒无收,那将是怎样的失望啊!因此,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体现了农民的勤劳和智慧。

在课文中,作者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浑身都是米,粒粒皆辛苦”,“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形象地描述了农民辛勤劳动、艰辛生活的场景,也告诉我们农民们把每一粒粮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育。

同时,这些比喻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性,起到了很好的渲染效果。

再如,从“穿衣”写到“吃饭”,用“下田”对应“上山”,则进一步刻画了农民“粒粒皆辛苦”的辛勤劳作。

第一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说:春天撒下一粒种子,到秋天就会收获许多粮食。

第二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说:社会上没有哪个地方没有农田,而那些不种田的人还是饿死了。

农民为什么挨饿呢?这是因为“地力竭”“人力尽”。

其实,地力之所以“竭”“人力之所以“尽”,都是因为“种植不劳动”,即只管收割,不知锄草、施肥,这才使土
地贫瘠,人力耗尽。

因此,作者在这里讲了农民们的劳苦功高,但他们“犹饿死”,就是指他们没有保护土地、改良土壤的意识。

“粒粒皆辛苦”,则是总括了上一句的内容,并与下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照应。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与前面写农民“任牛鞭鹿”的劳苦紧密相连。

第三句“成”和“不成”是关键词,前一句是肯定,后一句是否定。

“成”,是指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不成”,是指庄稼还没有获得大丰收,原因在于“粒粒皆辛苦”。

由此可见,虽然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但付出的辛苦和劳动是巨大的。

最后一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通过写“香稻”“碧梧”来衬托农民的辛苦和他们收获后的快乐。

“鹦鹉粒”,是从成语“鹦鹉学舌”中引用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模仿别人而不善于创新。

“凤凰枝”,典出《庄子》,传说南方有一种树叫“梧桐”,凤凰非常爱惜这棵树,不愿意随便栖息,一定要等到叶落归根后才离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