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8九上·番禺月考)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
A . 纸张燃烧
B . 火药爆炸
C . 粮食酿酒
D . 湿衣服晾干
2. (2分) (2018九上·灌阳期中) 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 CO
B . CO2
C . SO2
D . NO2
3. (2分)(2020·漳州模拟)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是()
A .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 .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C .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D . 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4. (2分)(2019·靖远模拟) 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镉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
B . 镉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C . 镉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D . 镉原子中中子数为48
5. (2分)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 ,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
B . 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
C . 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
D . 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00%
6. (2分)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中的图(a)、图(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俩的做法是:
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c)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指针平稳后,两同学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别是()
A . 甲、乙都偏向右边,但偏差值不同
B . 甲、乙都偏向左边,但偏差值不同
C . 甲、乙都指向正中
D . 甲指向右边,乙指向正中
7. (2分) (2017九下·荣成期中)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收集气体
C . 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D .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8. (2分) (2018九上·宝山期中)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正确的是()
A . 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 . 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C . 生成物均是化合物
D . 氮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9. (2分)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 . 硫+氧气二氧化硫
C .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D . 氯化氢+氨气→氯化铵
10. (2分)将5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后,再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5g(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
A . 12%
B . 44%
C . 56%
D . 88%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11. (4分) (2019九下·保山期中) 人类应合理利用和开发金属资源。

(1)生活中用铁锅作炊具,利用了铁的________性;为防止铁制品锈蚀,通常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使铁制品与________隔绝。

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2)在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_种情况。

三、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九下·万州期中) 根据图示推断(假设均完全反应),请回答问题:
(1) D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B是水,则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若B是酸,则与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写出上述图示中生成白色沉淀C和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白色沉淀C的反应:________;
生成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13. (6分)(2020·常德)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得到的沉淀质量为1.00g。

计算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01%)
五、实验题 (共2题;共8分)
14. (6分)现有下列如图1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应选收集装置,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草酸(H2C2O4)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H2C2O4 CO2↑+CO↑+H2O,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且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填字母);除去其中的CO2可选仪器AC,C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_(填小写字母):
a.烧碱溶液b.浓硫酸c.澄清石灰水.
(3)图2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铁屑,则加热处的现象为________;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
15. (2分) (2020九上·六安期末) “蜡烛一吹就灭”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灭火原理,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

(1)(探究一)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________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

小聪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扇子扇灭,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她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________,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2)(探究二)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石蜡蒸气,使蜡烛熄灭。

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查阅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实验1: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向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错论)蜡烛吹就灭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分析、讨论)
①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小红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实验l和实验2两个实验,主要是应用了科学探究方法中的________法。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16. (4分)(2020·乐平模拟) 据媒体报道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后,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

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并要探究某下水道的气体的成分: (提示: 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猜想)
I含有可燃性气体CO;
II含有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有可燃性气体________和________;
(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________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⑴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
气瓶

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

⑵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略目的是除去________
⑶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烧杯内壁有①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
(作出判断)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________也有相同的现象。

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________的存在。

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三、流程题 (共1题;共5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
五、实验题 (共2题;共8分)答案:14-1、
答案:14-2、
答案:14-3、
考点:
解析:
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考点:
解析: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