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试卷(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试卷(有答案)
水霖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
本试题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云翳(yì)作揖(yī)熨帖(yùn)煤屑(xiāo)
B.哺育(bǔ)坍圮(pǐ)押解(jiě)刹那(chà)
C.蹒跚(pán)戏谑(xuè)倔强(jué)刚愎(bì)
D.讣告(fù)恫吓(dòng)狭隘(yì)粗犷(guǎng)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3分)
A.叙事,言简意赅,情实事真,无故作姿态之言。
B.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C.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D.升到高中,就应该遵守高中的一切规章制度,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
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B.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餍饫,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往。
4.依次填进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等公然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在谈自己的工作态度时他说:“___________”;在概括今后工作时他说:“___________”;在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题目时他说:“___________”;在谈到两岸合作题目时他说:“___________”;在回答记者“什么是快乐”题目时他说:“___________”。
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聪明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往问开化的大地,往问解冻的河流
⑤时进则进,时退则退,消息不失其时
A.①⑤③②④B.⑤①③④②C.③⑤①④②D.③①⑤②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共21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叫进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回”。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往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进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回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相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5.下列四项中加点词语的语言现象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共事二三年B.可怜体无比C.昼夜勤作息D.汝岂得自由
6.下列“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及时相遣回B.儿已薄禄相C.还必相迎取D.会不相从许
7.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
C./shti/"target="_blank">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题目。
(8分)春闺思【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①。
注:①渔阳,征戍之地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
(4分)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2分)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
11.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补写名句,每题2分,共6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屈原《离骚》)
(2),。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3)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回园田居》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诗经•氓》)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国际与本土张颐武
春节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回首过往,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态。
春节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切。
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气力的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
“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变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逐步为世界所了解。
固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在世界很多华人移民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
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
春节在全球的意义的凸显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华人的结构随着三十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侨的大量出现而产生了变化,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因此以大陆的文化为特色的过年方式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的一种,和传统的过年的方式
如舞龙舞狮等融合之后,形成了全球春节文化的新形态。
另一方面,过年的意义在今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时刻更加凸显了出来。
国内的“过年”的气氛也一年浓似一年。
在计划经济时代,春节被简化为“过革命化的春节”。
而八十年代时,在现代化和西化的浪潮中,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也还没有像今天一样被强化得如此之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春节的意义,越来越夸大在这一时刻的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当然,春节的国际化还仅仅限于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有爱好的人,还难以变得更普及。
它还不能在全球获得更多的影响力。
这当然和中国文化的现实的处境有关,其全球的传播和理解还有不少局限和题目。
因此,如何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让世界更加深进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
关于春节的那些中国文化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认,这实在对于全球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高度的意义和价值。
让人们了解春节的趣味和活力,还需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
春节在国内的传统意义得到了相当大的弘扬和发挥。
当然也造成了返乡和回家的诸多困扰和题目,造成了春运的巨大的压力。
现代所要求的是高度的活动性,是跨越边界的需要和人的高度的灵活性,这和传统的回乡的感情的关系是复杂的。
今天的春节热说明中国社会的本土因素在当下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展现。
从这一点上看,如何回应这样的感情和精神的追求就是社会需要认真探究的。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B.中国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成为一些地区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春节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并为众人所了解。
D.在过往,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不断强化。
E.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正在不断扩大影响。
13.下面选项不属于“春节新变化”的一项是()(3分)
A.各国政要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
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
C.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
D.春节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
14.从全文来看,春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的原因有哪些?(4分)
15.结合文意,概述应如何解决春节面临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题目?(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请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8题。
乡里故事
文/侯发山
玉米棒子堆在院子里,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
根旺靠墙蹲着,有滋有味地吧嗒着旱烟;娘和香草坐在玉米堆前撕扯着玉米皮儿,一边说着麦大米小的闲话;五岁的儿子“嗷嗷”叫着在玉米堆里翻跟头……
根旺冷不丁发现一个陌生的老头站在院墙边,眼睛直直地盯着香草,根旺就喘着粗气,拿眼狠狠地剜这个老头。
香草刚嫁过来那阵儿,只是一个小毛丫头,面黄肌瘦,病怏怏的,可长着长着,一下子就灿烂了:酡颜扑扑的像个熟透的柿子,又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芍药,两道弯弯的柳叶眉,嘴角微微地向上挑着,似乎总是在笑……她虽说是个瞎子,但村里的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没有不咽口水的。
根旺受不了老汉那钩子似的目光,猛地站起来,冲他吼道:“滚!饥了到别处讨饭往。
”老头嘿嘿地讪笑着,说:“这闺女的眼睛有治。
”
根旺这才知道老头是个江湖郎中,他陡然睁大眼睛,说:“真、真的?”老郎中走进院子,朗声说道:“试试再说呗,我看有七八成把握。
”
香草一边剥着玉米,一边伸着耳朵听着。
她听了老郎中的话,心里热热的,一脸的喜不自禁,心说要是我的眼睛能够看得见,该多好啊。
儿子颠颠着跑过来,说:“老爷爷,只要能治好俺妈的眼,俺的手枪给你。
说着手里扬起一把木制的手枪。
”
根旺弯腰把儿子揽在怀里,亲了亲他的脸蛋,对老郎中说:“只要能治
好香草的病,我给你当牛使!”
娘却冷着脸,抓起一穗玉米甩到墙角,说:“哪里来的骗子,滚!”
老郎中忙讨好一笑,说:“大嫂,我这药可是祖传秘方……治不好一分钱不要。
”
根旺的脸也急成了猪肝色,说:“娘,中不中试试。
”
娘也不搭话,摇着小脚拽着根旺回到屋里,冷冷地说:“你撒泡尿照照你那样儿!”
根旺莫名其妙,说:“我的样儿咋了?”
娘用指头捣了捣根旺那光光的脑壳,又捏了捏根旺那皱巴巴的麻子脸,使劲拍了拍根旺驼着的脊梁。
根旺咧着嘴茫然地说:“娘,有话好好说,别绕弯子了。
”
娘给戗出火气,压低声音恶恶地骂:“你真是榆木疙瘩,香草要不是眼瞎,会跟你?她的眼若能看见,你这样子容貌还不把她给吓跑?到时只怕你这小庙,供不下她那尊大菩萨哩。
”
根旺打了个颤,脸色跌下来,僵僵地笑了一下。
在香草之前,他也说过几门亲事,女方都是到家里看看,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香草尽管是个瞎子,样子容貌挺周正,也不嫌弃他,煮饭洗衣样样都来得,待娘也孝敬,对他又温柔,使他享受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想到这里,根旺就硬着脖子,说:“娘,就算香草治好后不要我了,我也不后悔。
”
娘瞪了根旺一眼,说:“放屁!”随后,娘便指鼻子挖眼地数落开了根旺。
根旺从小丧父,是娘把他养大,他从未违过娘的意,伤过娘的心,但这次他打定主意,非治香草的眼睛不可。
老郎中说了能治,香草也听到了,若是不给治,没良心是一,香草能不伤心?香草早就巴看着她的眼睛能够看得见,初一、十五拉上她到山神庙磕头的时候,她许的头一个愿就是这个……根旺心里有千言万语,但不知从何说起,就扑通给娘跪下了,说:“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起来。
”
娘默了半天,长叹一声:“由你吧……咱丑话说前头,她将来要离家出走,可得把孩子留下。
”
老郎中留下几十包药就走了,说:“半年后我再来。
”
半年后老郎中来时,香草已经把药吃完了,眼睛还是老样子,什么也看不见。
老郎中愁眉苦脸,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看走眼了?”说着又往端详香草的眼睛。
娘松了口气,掩饰不住兴奋地翻了老郎中一眼,说:“你这把年纪了,还好意思出来糊弄人?!”
根旺气不打一处来,操起锨把说:“老头你给我滚!再玩花招就把你的腿打断!”
香草忙摸索着走到根旺身边,推搡着他的胳膊,柔声地说:“不怨这位大叔,是我把药偷偷倒掉了,根本就没吃。
”
根旺吃惊地张大嘴巴,说:“为个啥?”
香草说:“我忘不了年年夏天,你拿着小勺,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西瓜;
我忘不了我那次发热,你背着我走了五六里的山路往看医生……你天天晚上给我洗脚,就冲这一点,我一辈子也不离开你。
”香草说这话的时候,脸如绽开了的花。
根旺就傻乎乎地笑着,心里很美。
老郎中迷惑地说:“闺女,你把眼睛看好,你们的日子不是更红火吗?”香草浅浅一笑,说:“都说外边的世界很出色,我怕眼睛治好后,经受不住***……”
根旺的鼻子酸酸的,呆呆地怔在那里。
(选自《学术期刊•辽河》,有删改)
16.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分)
17.结合作品,扼要分析“香草”这一人物形象。
(5分)
18.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作品扼要分析。
这篇/shti/"target="_blank">描写比较成功,请以第②段和第⑤段中的细节描写为例,扼要赏析。
(5分)
21.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五、语言运用(12分)
22.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快乐”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6分)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四周的针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观察右边一幅漫画,回答题目。
(6分)
(1)请为这幅漫画取一个有意味的标题。
(2)这幅漫画讽刺了一种的社会现象。
六、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母亲给自己还不识字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母亲期待她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不要害人;第二,能养活自己;第三,让自己满足和快乐,不至于愧对自己。
这样的期待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人的、社会的、乃至国家民族的,就是这些殷殷的期待让我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期待”为话题,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shti/">作文评分参考广东省作文评分标准。
其中,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可酌情扣1~2分。
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