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现代职业教育是建立在现代产业条件和科技进步基础上,它直接面向社会产业。
相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应具有更强劲的区域服务功能。
职业教育应首先立足于区位经济,满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培养符合生产、服务一线使用要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人才市场需求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是职业学校了解市场,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机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机电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大加工制造类如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各种领域得到极其广泛应用。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单位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对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凸显
(2)发展趋势
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已显示机电行业处于平稳和较快的发展态势之中, 2011年机电行业的经济运行由近持续高速增长回归到15%左右的正常发展速度,并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同时,产业转移的梯度效应也为机电行业的发展扩展了空间。
2.机电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与电子技术已变的密不可分,使机电行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
总体上,从业人员数量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下降趋势。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机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从以前单纯的“懂机”或“懂电”,向既“懂机”又“懂电”,特别是懂得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
3.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1)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
以上职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归纳起来可划分为四类:设备或系统的操作、调试、装配、维修;质量检验、监督与控制;生产管理
(个别);行政管理(个别)。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学历结构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历占了很大比例,企业对这些岗位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并不高。
显而易见,中职层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3)企业近三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数
从企业调查得知,多数企业近三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数成增长态势。
4.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基本都拥有与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车工、普通钳工、维修电工、通用设备维修、电工电子、装配钳工、现代测量、气液电控制、AutoCAD,各类证书。
5.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职人员进修需求分析
许多企业提出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在职人员进行继续培养,各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但企业的培训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满足,特别是在专业技能的进修上,相当多的培训机构或学校只能提供单一工种的培训,无法提供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的培训。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调研
1.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1)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近年来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基本肯定。
但各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调查表明,企业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突出表现为普通机加工、电气维修、机械维修和数控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企业对职业道德、社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企业对部分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方面满意度不高,对毕业生在设备、设施保养能力甚至包括动手操作能力评价也不高。
对本专业毕业生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要求则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较大
的分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制造型企业则要求较低。
另外,大规模企业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比较看重,而小型企业则普遍重视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
2.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实训条件,学生取证,师资等方面情况如下:
(1)课程设置一般有:机械制图,电工电子基础,机械基础,数控加工技术,可编程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制工艺,液压与气动控制,工程力学等。
使用的教材种类繁多,有国家教育部中等专业规划教材,市教委统编,机工版,高教版,劳动版,自编教材等。
(2)各校都有实训室,一般开设实训有:车工,钳工,电工,电子,液压,数控,机械加工,机床电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