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保分2题型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4 图示图解类
[模板概述] 该类试题可包含大量的生物学信息,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多是通过图形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或是以图形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过程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
解题思维模板如下:
例题 (2014·重庆,9节选)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与呼吸强度)。
激素处理――→24 h 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位于第四果枝节主茎上)30 min ――→24 h
测定该叶片和幼铃等的放射性强度
图
1
图2
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
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__________组。
B 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 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_____。
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 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思维导表
(2)幼铃中葡萄糖主要是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输出。
答案C输出减少C>A>B>D
解析由题干可知,幼铃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导致的,对比A、B、C三组,发现C组幼铃中有机物占百分比最高,因此幼铃脱落显著减少。
B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百分比较多,即光合产物输出减少。
由图中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中有机物的输入,则D组用激素处理叶片,导致叶片中有机物输出明显减少,且小于B组,则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A>B>D。
1.甲状腺激素(T4)的形成经过合成、贮存、重吸收、分解和分泌的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激素(T4)是由甲状腺球蛋白(TG)参与合成的,过程①中的无机离子是__________;TG-T4复合物以__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2)在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细胞重吸收TG-T4复合物后,T4是如何被分离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碘离子(或I-)胞吐(2)促甲状腺溶酶体与含有TG-T4的囊泡融合,其中的水解酶将TG水解,并释放T4(3)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
解析(1)合成甲状腺激素(T4)需要碘离子参与合成,所以图中过程①中的无机离子是碘离子;由于TG-T4复合物是大分子化合物,只能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2)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在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细胞才以胞吞的形式重吸收TG-T4复合物,溶酶体与含有TG-T4的囊泡融合,其中的水解酶水解TG-T4复合物为一系列氨基酸和T4,T4才分泌释放到甲状腺细胞外。
(3)在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2.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________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________(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填场所)组装。
(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________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________(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________(填场所)转移到ATP中。
(4)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3的还原②内外物质运输③H2O裂解释放O2④酶的合成
答案(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2)类囊体薄膜上基质中(3)丙酮酸基质中内膜上(4)①②④
解析(1)图中甲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叶绿素通常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合成。
(2)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参与光反应的酶(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组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催化CO2固定的酶在叶绿体基质中组装。
(3)图中乙为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氧气充足时,光合作用产生的三碳糖可被氧化为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同时产生[H]和ATP;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叶绿体中产生的过多的还原能通过物质转化合成NADPH,NADPH可通过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ATP。
(4)由图示可知,乙(线粒体)产生的ATP能够进入甲(叶绿体),所以在线粒体中合成的ATP可以用于C3的还原,同时还能用于内外物质的运输、酶的合成等。
水的光解不需要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