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县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习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01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等。

粗盐、蒸馏水。

【实验步骤】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将粗盐和水倒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粗盐溶解充分,观察发生的现象:__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__。

2.过滤
制作一个过滤器,组装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操作。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其液面不能超过滤纸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3.蒸发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__较多固体__时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并记录________g,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为________。

(略,合理即可)
【问题与交流】
1.过滤适用于什么混合物的分离?利用了物质的什么性质?
解:适用于“不溶性固体+液体”的分离。

利用了物质溶解性的不同。

2.你得出的产率与理论产率相比是否存在误差?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解:产率偏高:过滤还有杂质;结晶时没掌握好火候;含有其他盐,不纯。

产率偏低: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烧杯未用水冲洗到容量瓶中;蒸发时液滴飞溅有损耗;蒸发时晶体析出不完全;计算错误等(合理即可)。

【反思、拓展与评价】
1.经提纯得到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
解:由于过滤只能除去食盐中难溶性的固体杂质,并不能够除去其中可溶的氯化钙和氯化镁,因此,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混合物。

2.教师或小组长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实验习题
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在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C)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2.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B)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3.蒸发食盐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B.当蒸发皿中有少量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
C.停止加热后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D.停止加热后还需要继续搅拌
4.(2018·宁波)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B)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5.(2017·邵阳)在“粗盐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下列各步骤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A)
A.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
B.过滤:直接将粗盐水倒入漏斗中
C.蒸发:等蒸发皿中水分蒸干便停止加热
D.计算产率:将精盐直接转移到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6.“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出现下列情况仍继续实验,有可能造成计算出的精盐产率偏低的是(A)
①溶解步骤中,粗盐未充分溶解②过滤步骤中,得到的滤液浑浊③蒸发步骤中,有液滴飞溅现象④蒸发步骤中,得到的固体潮湿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7.(2017·呼和浩特)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实验操作①
C.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8.(2017·丹东)小明在进行粗盐提纯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遇到了如下的问题,请你帮助小明来解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__过滤__、蒸发、计算产率。

(2)经过滤后,食盐水仍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_滤纸破损__(答一点即可)。

(3)在蒸发实验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较多固体__时停止加热。

(4)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小心溅出,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不变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9.工业上用海水获取粗盐以及实验室用粗盐制得精盐都包含许多化学实验知识,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溶解__。

(2)海水晒盐与下列操作中__A__的原理相同。

(3)上述操作可能用到图中装置,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漏斗__,用甲制取淡水可选用装置__C__(填序号),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防止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__。

(4)粗盐提纯的步骤是①__溶解__、②__过滤__、③蒸发、④计算产率。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加速溶解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未用玻璃棒引流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①⑤②③⑥④__(填操作序号),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出现较多固体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①②③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随堂检测
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2、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中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仅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致冷剂
C、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
D、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5、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6、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B、在纬度相同的地方,海拔越高植物越稀疏
C、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
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
7、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灭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温室肥料
8、如下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B中装有澄清
石灰水;C中装有紫色石蕊溶液。

请回答:
(1)在A中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当有二氧化碳生成,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若有二氧化碳通过,C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若有二氧化碳通过,D中___________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性质,因此可用来___________。

9、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供给呼吸 B.用于灭火
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
10、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随堂检测参考答案1、D 2、D 3、A 4、B 5、D 6、D 7、A
8、(1)大理石稀盐酸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 CaCO3↓+H2O
(3)溶液由紫色逐渐变为红色 CO2+H2O=H2CO3
(4)最下面的蜡烛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9、A 10、A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2.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3.实验室获取一瓶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胶塞、集气瓶、铁架台
B.酒精灯、水槽、集气瓶、试管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胶塞、玻璃片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玻璃棒
4.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5.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医疗上用纯氧进行急救 B.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
C.液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D.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7.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后,加热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B.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催化剂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高锰酸钾能增加氧气的产量
8.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

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9.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输氧时,a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 导管进入
D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 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0.“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 2、20%以上的O 2、还有CO 2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 .可以利用反应2Cu +O 2=====△2CuO ,测定“人造空气”中O 2的含量
D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 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11.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 .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12.用右下装置进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除了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之外,还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氮气( )
A .是有色的气体
B .不能支持燃烧
C .可溶于水
D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3/5
二、非选择题
13.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城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

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 2等) 二氧化硫(SO 2)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88 40 44 Ⅱ 夏季 67 33 36 Ⅱ 秋季 90 46 54 Ⅱ 冬季 98 69 60 Ⅱ
(1)对该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__可吸入颗粒物(或TSP)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__冬季__,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冬天天气较冷,取暖所用的煤的量增大(或冬季降雨偏少,雨水对空气中粉尘的冲刷作用减弱)__。

(答一点即可)
(3)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__使用清洁燃料(或大量植树造林等合理均可)__。

(答一点即可)
1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__,__化合反应__;
(2)碳在氧气中燃烧__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__,__化合反应__;
(3)硫在氧气中燃烧__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__,__化合反应__;
(4)加热氧化汞__氧化汞――→加热汞+氧气__,__分解反应__;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__,__分解反应
__。

1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 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 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 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
25 mL 15 mL 9 mL 15%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装置二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__。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铜粉的量不足__;__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__。

答案
BCCBC DCCCC 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