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对点训练:三类运动图像问题
1.(2018·连云港高三期末)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 随
时间t 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质点( )
A .0~2 s 内向x 轴正方向运动
B .0~4 s 内做曲线运动
C .0~4 s 内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 .0~4 s 内位移为零
解析:选C 位移—时间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0~4 s 内斜率一直为负,质点一直向x 轴负方向做直线运动,故A 、B 错误;在0~4 s 内,斜率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物体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 正确;Δx =x 2-x 1=(-10-10) m =-20 m ,故D 错误。
2.[多选](2018·宿迁调研)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 =0时刻开始,
物体的x t -t (x 为t 时间内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
交点分别为(0,0.5)和(-0.5,0),由此可知(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解析:选CD 由题图可得:x t
=(t +0.5) m/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v 0t +12
at 2得: x t =v 0+12
at 对比可得初速度 v 0=0.5 m/s ,12
a =1 m/s 2,则得加速度为 a =2 m/s 2。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A 、B 错误,C 、D 正确。
3.(2016·江苏高考)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
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下列速度v 和位置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解析:选A 由题意知在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设机械能为E ,小球离地面高度
为x 时速度为v ,则有mgx +12m v 2=E ,可变形为x =-v 22g +E mg
,由此方程可知图像为开口向左、顶点在⎝⎛⎭⎫E mg ,0的抛物线,故选项A 正确。
4.(2018·海口二模)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像和速度(v )—时间(t )图像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 .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
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在t 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又都是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两车路程相等,故B 错误;由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t 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C 正确;0~t 2时间内,丙车的位移小于丁车的位移,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所以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
5.(2018·咸阳模拟)如图甲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块静置于x 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从t =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 轴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
B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
C .t =4 s 时物块位于x =4 m 处
D .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为6 m
解析:选A 由x -x 0=v 2
2a
,结合图像可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5 m/s 2,初位置x 0=-2 m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v =at =0.5×4 m/s =2 m/s ,故A 正确,B 错误;
由x -x 0=12at 2,得t =4 s 时物块位于x =2 m 处,故C 错误;由s =12
at 2,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s =12
×0.5×0.42 m =0.04 m ,故D 错误。
6.(2018·南宁三中一模)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 段与bc 段的速度方向相反
B .bc 段与cd 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ab 段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 2
D .bc 段质点通过的位移为2 m
解析:选C ab 段与bc 段图像都在t 轴上方,速度为正,方向相同,故A 错误;v -t 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bc 段与cd 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 错误;ab 段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 =Δv Δt =4-21 m/s 2=2 m/s 2,故C 正确;bc 段质点通过的位移x =12
×0.5×4 m =1 m ,故D 错误。
对点训练:追及相遇问题
7.[多选](2018·扬州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 A 、B 两物体
的位移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
B 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 .A 、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 比A 晚出发2 s
C .A 、B 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D .A 、B 两物体在A 出发后4 s 在距原点20 m 处相遇
解析:选BD 由题意可知A 、B 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开始运动,但A 比B 提前2 s 开始运动,故A 错误。
由于A 、B 位移图像的斜率都大于0,故两物体运动的方向都为正方向,
故B 正确。
由题图可知A 物体的速度v 1=Δs 1Δt 1=204 m/s =5 m/s ,B 物体的速度v 2=Δs 2Δt 2=204-2
m/s =10 m/s ,故C 错误。
由题图可知在t =4 s 时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在s =20 m 处相遇,D 正确。
8.(2018·江阴模拟)如图(a)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 -t 图像,(b)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位移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B.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C.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s0处
D.丙的运动速率大于丁的运动速率
解析:选C由题图(a)读出,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都是2 m/s,甲的速度沿正方向,乙的速度沿负方向,说明两质点,速度方向相反,而速度是矢量,则质点甲、乙的速度不同,故A错误;由于甲、乙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未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故B错误;由题图(b)看出丙从距原点正方向s0处出发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丁从原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s0处,故C正确;丙图线的斜率小于丁图线的斜率,则丙的运动速率小于丁的运动速率,故D错误。
9.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
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
解析:选C设两物体从下落到相遇的时间为t,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则由题意可得gt=v0-gt=v,解得v0=2v,故A错误;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B自由
下落到地面的速度为2v,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 B=2v
g,竖直上抛A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t A=
22v
g=
4v
g,故B错误;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A=
(2v)2
2g,B开始下落的高度h B=
1
2g⎝
⎛
⎭
⎫
2v
g
2,
显然两者相等,故C正确;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为h=1
2gt
2=1
2g⎝
⎛
⎭
⎫v
g
2=
v2
2g=
1
4h B,
故D错误。
10.(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段考)货车A正在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仅有75 m。
(1)若此时B车立即以2 m/s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A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
(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车刹车的同时,B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B车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 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A、B两车相距最近或相撞。
设经过的时间为t,则:v A=v B
对B车v B=at
联立可得:t=10 s
A车的位移为:x A=v A t=200 m
B车的位移为:x B=1
2at
2=100 m
因为x B+x0=175 m<x A
所以两车会相撞,设经过时间t相撞,有:v A t=x0+1
2at
2
代入数据解得:t1=5 s,t2=15 s(舍去)。
(2)已知A车的加速度大小a A=2 m/s2,
初速度v0=20 m/s
设B车的加速度为a B,B车运动经过时间t,两车相遇时,两车速度相等,则有:v A =v0-a A t v B=a B t
且v A=v B
在时间t内A车的位移为:x A=v0t-1
2a A t
2
B车的位移为:x B=1
2a B t
2
又x B+x0=x A
联立可得:a B≈0.67 m/s2。
答案:(1)两车会相撞 5 s(2)0.67 m/s2考点综合训练
11.(2018·无锡月考)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1
v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1
v-x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
C.四边形AA′B′B的面积可表示质点从O到C′所用的运动时间D.四边形BB′C′C的面积可表示质点从C到C′所用的运动时间
解析:选D由题中1
v-x图像可知,
1
v与x成正比,即v x=常数,质点做减速直线运
动,故A 错误;1v
-x 图线斜率不等于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故B 错误;由于三角形OBC 的面积S 1=12OC ·BC =x 12v 1
,体现了从O 到C 所用的时间,同理,从O 到C ′所用的时间可由S 2=x 22v 2
体现,所以四边形BB ′C ′C 面积可体现质点从C 到C ′所用的时间,故C 错误,D 正确。
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甲物体
运动的v -t 图像为两段直线,乙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为两段半径相
同的14
圆弧曲线,如图所示,图中t 4=2t 2,则在0~t 4时间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B .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C .两物体t 1时刻相距最远,t 4时刻相遇
D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解析:选D 0~t 2时间段内,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2~t 4时间内甲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速度是矢量,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只能表示直线运动,B 错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t 3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错误;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与t 轴所包围的面积即为位移,可求知0~t 4时间段内,位移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D 正确。
13.斜面长度为4 m ,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
速度v 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 与初速度二次方v 02
的关系图像(即x -v 02图像)如图所示。
(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
多长?
解析:(1)由v 02=2ax 推知,题中图线斜率为12a
, 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2 m/s 2。
(2)由题中图像可推知,当滑块的初速度为4 m/s 时,滑块刚好滑到斜面最低点,故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时能滑到斜面最低点。
设滑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时间为t ,
则x =v 0t -12at 2,即:4=5t -12
×2t 2, 解得t =1 s ,t =4 s(舍去)。
答案:(1)2 m/s 2 (2)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