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坐标系中的创新“点”同步辅导素材新版北师大版word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标系中的创新“点”
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究点的坐标规律题是学习本单元知识的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
点,这部分题一般都运用到“循环”来解答,下边举两例一同看一看.
例 1( 2016 年岳阳)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
为 1 个单位长度, P1, P2, P3,,均在格点上,其次序按图中“→”方向摆
列,如: P1( 0,0), P2(0, 1), P3(1, 1),P4( 1,﹣ 1), P5(﹣
1,﹣ 1), P6(﹣ 1, 2),,依据这个规律,点P2016的坐标为.
分析:依据各个点的地点关系,可得出下标为 4 的倍数的点在第四象
限的角均分线上,因此点P2016在第四象限的角均分线上 .
由于 P ( 1,﹣ 1), P (2,﹣ 2), P ( 3,﹣ 3),,可知横、纵坐
4 8 12
图 1
1 .
标的绝对值均是下标的
4
而 2016÷4=504,且 P 在第四象限,因此P ( 504,﹣ 504) .
2016 2016
故填( 504,﹣ 504).
评论:解题的重点是由已知点的坐标特点发现四个象限内点的下标的规律.
例 2 如图 2,动点 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 1 次从原点运
动到点( 1, 1),第 2 次接着运动到点(2, 0),第 3 次接着运动到点(3, 2),...... 按
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7 次运动后,动点
P 的坐标是()
A.( 2017 ,0)
B.( 2017 ,1)
C.( 2017 ,2)
D.( 2016 ,0)
分析:由于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第 4 次,第 5 次分别运动到点(1,1),(2,0),(3, 2),(4, 0),(5, 1),因此每次运动后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次数,纵坐标以1,0, 2, 0,每 4 次为一个循环 .
因此第 2017 次运动后点P 的横坐标为2017.
由于 2017÷4=504 1,因此第2017 次运动后,点P 的纵坐标与第 1 次运动后同样,
此时,点P( 2017,1) .
应选 B.
评论:解题重点是先确立横坐标的递加规律,再联合循环规律确立纵坐标.。